分类
首页
我的书架
全部
影视戏剧
摄影
设计
美术与书法
理论与赏鉴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刘震云
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当年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刘震云为重温那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对白:文字、舞台、银幕的言语行为艺术
罗伯特·麦基
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继《故事》之后,时隔二十年再一次深度创作。横跨四个领域,为影视、戏剧、小说的对白编写甚至日常生活的对话解读搭建出新的理论高度。在这本书里,对白的完整定义扩展至“对别人说”、“对自己说”、“对读者和观众说”三个维度,其戏剧性和叙事性的两种类型也在不同故事媒介的分析中得到了清晰的特质呈现。通过揭露“对白是带着特定目的的言语行动”,麦基进一步指出常见的对白谬误,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出精心设计的对白如何构建人物、引爆冲突、推动场景和实现故事设计。
如何聊电影
安·霍纳迪
无论是在约会时和恋人聊TA喜欢的老电影,还是向朋友推荐斩获奥斯卡奖提名的新人新作,我们都需要一些聊电影的方法。 然而,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和茱莉亚·罗伯茨的浪漫爱情喜剧差别如此之大,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它们各自好在哪里,以及该如何评价它们? 美国资深影评人安·霍纳迪,集三十二年观影经验,与普通读者及影迷分享了她的观影之道。带我们回顾了一部电影的基本制作过程——从剧本撰写到声音剪辑,深入了解每一个具体环节;解答了那些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好剧本除了要有几句经典台词,还应该有什么?大银幕上的经典表演和舞台、电视上的表演究竟有何区别?怎样的摄影、剪辑和音效设计值得我们交口称赞…… 全书充满了电影幕后制作的轶事趣闻,透过104位业界传奇人物的亲述,《如何聊电影》将帮助我们在观影时换个角度,学着像职业影评人那样,做自己的电影评论家。
中国人的音乐
田青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也是一本通过中华传统音乐来讲“中国”和中国人的书;是以中国传统音乐、各地民歌为脉,饱含深情讲述的“中国故事”。中国音乐究竟好在哪儿、美在哪儿?如何代表中国?如何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魅力?新音乐的力量在哪里体现?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自己欣赏音乐的逻辑?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器乐与乐器、民歌与民族声乐、新音乐,带领读者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金声玉振”,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长亭外,古道边”“风在吼!马在叫!”“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代精神。从音乐层面、地缘及历史层面、人文层面,讲述了蕴藏在音乐里的民族情感。 中国音乐之独特,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中国的传统音乐之美,能触及心底柔软的一块,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作者认为,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面对西方音乐的强势冲击,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与共的态度,创造属于中国人新时代的新音乐。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
J.K.罗琳
阿不思·邓布利多教授知道强大的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正在着手夺取巫师界的控制权。邓布利多无法独自阻止他,于是委托神奇动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德带领一支勇敢的团队来执行一项危险任务:团队成员有男女巫师,还有一名麻瓜面包师。在此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熟悉的和陌生的神奇动物,并与格林德沃日益壮大的追随者大军正面交锋。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邓布利多还能旁观多久?《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官方剧本是这部电影的绝佳拍档。它邀请读者探索J.K.罗琳和史蒂夫·科洛夫斯撰写的完整剧本的每一个场景。书中还特别包含幕后花絮及大卫·叶茨、大卫·海曼、裘德·洛、埃迪·雷德梅尼、考琳·阿特伍德等人的评论。
我爱我家·珍存集(全3册)
梁左
英达导演亲自校对,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唯一官方认证剧本,历时4年,重磅问世。 精装珍藏本共3册,近1500页,收录360张精彩剧照。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我爱我家》剧本文本。 以剧本形式呈现台词,增添舞台指示、角色动态,明确方言、标点用法。 随书附赠珍藏别册。明确《我爱我家》120集演员表、插曲、花絮。公开珍贵幕后剧照。收录演员关凌、编剧张越撰文。 用纸张珍存经典,以文学承载热爱,30年后再续“我家”情怀。 中国近30年社会热点,这部神剧皆有预言。
人物:文本、舞台、银幕角色与卡司设计的艺术
罗伯特·麦基
《人物》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人物礼赞,探讨人物发明的灵感源泉,并为塑造你的才华奠定基础,以创作出具有超级想象力的虚构人物。第二部,人物创作,阐述见所未见的人物创作,从“由表及里”的方法开始,过渡到“从内到外”,拓展到多维度和复杂性,最后以最为极端的角色作结。第三部,人物宇宙,书写类型人物、表演以及读者/观众/人物关系。第四部,人物关系,通过铺陈五部散文、戏剧和影视作品中的“剧中人物”来阐明卡司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救猫咪 3:反击战
布莱克·斯奈德
《救猫咪3:反击战》是剧本导师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系列第三册,也是系列的完结篇。本书延续前两册的实战派理念,在原有方法论基础上补充了“提案”“五步式结局”“从15张卡片拓展为40张”等更多创作技巧,并针对新人编剧的常见错误予以解释说明,对不断冒出的各类问题给出解决之道。另外,本书也是一本职业编剧的“生存指南”,从接触制片人,到选择代理人和经纪人,再到面对观众评论……布莱克从自身经历出发,为这些现实问题提供了个人洞见,鼓励编剧不要畏惧碰壁,要接受并勇于改变,不断反击直到成功。 本书完善了“救猫咪”创作法,而作者本人始终秉持的自律、专注、积极的精神,也可以让所有创意写作者都从中汲取力量。
卡利古拉
加缪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戏剧代表作,《异乡人》《快乐的死》译者张一乔新译版。 卡利古拉的情人去世后,他失踪了三天,回来后性情大变,突然声称自己发现了真理,那就是“人终有一死,而他们并不快乐。” 面对这个无法改变的命运,卡利古拉想要实现“不可能”。他想把月亮握在手里,把天空掺进大海,令美丑混淆不清,让苦难的人发笑。他要为这个世纪送上众生平等的大礼。直到不可能之事终于笼罩大地,最后,人终无一死,他们都将幸福快乐。 为了实现这一切,一场伟大的试炼开启,卡利古拉将帝王的权力推至极限,世间万物等待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