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活出生命的意义(解读)
[播]于浩、[著]维克多·弗兰克尔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幸存者、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大师,带你一起寻找生命的意义 书籍介绍: 这本书相当于弗兰克尔的现身说法,他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描述了在集中营这种极端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发展历程,并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系统的探讨。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纳粹军队那些丧心病狂的恶行,也没有写自己遭受了多少非人的待遇,而是把自己剥离出来,以上帝的视角和旁观者的身份,研究人们对这种极端体验的反应,最终写成了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 作者介绍: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他经历坎坷,能够活下来简直就是个奇迹。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号称“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哥哥、妻子全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了下来。弗兰克尔扛住了这炼狱般的磨难,始终对生命充满了饱满的热情。你可能无法想象,作者在67岁时学会了驾驶飞机,在80岁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从集中营里被解救出来后,弗兰克尔积极投身心理学研究,把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研究联合起来,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寻找生命的意义,解救了无数身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 “意义疗法”号称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与弗洛伊德派和阿德勒派齐名。弗兰克尔认为,弗洛伊德所宣扬的快乐,阿德勒所宣扬的权利和金钱,不过是人们在追求生命的意义过程中,衍生出的副产品。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我们一生最艰巨的使命。 你将听到: 1、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囚徒在经历极端生命体验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2、心理学上说的“暂缓性迷惑”“人格解体”“心理减压病”“预期焦虑”等,都是什么意思? 3、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4、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 5、作者说集中营里的很多囚徒不是死于食物和医药匮乏,那么,这些人究竟死于什么? 金句 1、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2、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3、快乐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播]于浩、[著]哈丽雅特·布莱克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人生是自己的,从说“不”开始戒掉取悦症 内容介绍: 取悦症是一种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的心理疾病。取悦症并不等同于发自内心的奉献精神。取悦症会压抑患者的情感、让患者忽略自己的需求,并因此变得衰弱、紧张,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本书梳理了取悦症的类型,并提出了缓解取悦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介绍: 哈丽雅特·布莱克,做了25年的临床心理学学者,成功治疗了数百位被取悦症困扰的患者,可以说,布莱克对取悦症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就是她多年来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结晶。布莱克还创作了许多心理自助类畅销书,如《谁在操纵你》。 你将听到: 1.取悦症患者的特点是什么? 2.取悦症患者的代价是什么? 3.取悦症患者会有什么样的错误思维? 4.取悦成瘾是怎么形成的? 5.孩子听话能逃避父母离婚吗? 7.长期压抑情绪会造成什么伤害? 8.如何戒掉取悦症? 金句 1.你越是认定自己应该当好人,而不是当个真实的人,你就越是会遭受怀疑、不安以及畏惧的纠缠和折磨。 2.维护自身利益跟为人自私有着重大区别。你可以选择做圣人,牺牲自己来满足家人和朋友的需求。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证明你不自私,而只能证明你喜欢伤害自己。 3.固执地以为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对你好,这只会让你对别人感到格外失望、愤怒和怨恨。 4.不管你为人多好,都不能保证你免遭他人的拒绝、冒犯、排斥、反对甚至抛弃。 5.把你父母满意的标准当成你做出重大人生依据,这是误入歧途。
白鹿原(解读)
[播]冯雷、[著]陈忠实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关中大地的一颗明珠,中国文学的不朽史诗。 内容简介: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2016年4月29日病逝。 值得看: 祠堂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一说到祠堂,我们的心头总会笼罩一种阴森和恐怖,祠堂仿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变成的僵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祠堂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它寄托着中国人的感恩和虔诚之心,也凝聚着中国人的忏悔和救赎之心。 以信仰为依托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 革命不是暴力,也不是你死我活,更不是打家劫舍。革命是向一切缺陷和不足告别,而不是毁灭那些好的和正确的东西。只有以信仰为依托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而假借革命谋取个人私利,满足个人野心,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