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分组
沉默的大多数(解读)
[播]于浩、[著]王小波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当代中国最具批判性的思想家王小波,告诉你打破沉默的智慧。 书籍介绍: 王小波对沉默的态度和鲁迅先生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总是充满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貌似深刻,其实一经分析和推敲,就原形毕露了。《沉默的大多数》讲的就是王小波批判这些思想和观点的一些智慧。这些智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点。一是诚实,也就是尊重事实。二是理性,也就是尊重知识和科学。三是乐趣,也就是要做一个有趣的人。这些智慧的形成,离不开王小波的人生阅历。 作者: 说起王小波,许多人都会想到他的《时代三部曲》,认为他是一个实力派作家。其实,王小波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不仅经历过文革时代,也经历过知青时代。他曾在名校就读,毕业以后又去了美国深造,师从著名学者许倬云先生。他的学术起点是理工科,后来又受到了人文科学的深度影响。王小波是当代中国最具批判性的思想家之一。读他的书,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独有的讽刺和幽默。最关键的是,这种讽刺和幽默能把我们带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中。 金句 1.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 2.“重建精神结构”是好事,可别建出大笼子把大家关进去,再造出些大棍子,把大家揍一顿。 3.我们的社会里,必须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把未来的命脉握在自己手里。 4.他的本意恰恰是劝人不要放弃求知这一善行。抱着封闭的态度来生活,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 你讲听到: 1.花剌子模的故事说明什么? 2.什么是知识分子的中古传统? 3.当代学者应当如何看待“士”的传统? 4.王小波认为的新道德有哪些内容? 5.理性的第一个表现是什么? 6.科学的特质有哪些? 7.科学发展的拦路虎有哪些? 9.如何开辟新学问?
微习惯(解读书)
[播]良辰周、[著]斯蒂芬·盖斯
本书是一本介绍微习惯行动法则的书籍,这是最近大火的一种习惯养成策略。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很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所以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因此也就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微习惯策略的科学原理表明人们无法长期坚持大多数主流成长策略的原因,也揭示了人们长期坚持微习惯策略的可能性。人们无法让改变的效果持久时,往往认为原因在于自己,但其实有问题的并不是他们本身,而是他们采用的策略。当你开始用微习惯策略教你的方法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持久改变其实很容易。 作者简介: 斯蒂芬·盖斯是个天生的懒虫。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从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了许多文章。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他崇尚极简主义,喜欢打篮球和探索世界。 犀利金句: 1.坏习惯有多可怕,好习惯就有多神奇。 2.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 3.哪怕是一点点行动,也比毫无作为强无数倍。 4.相比某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儿事儿的影响力会更大。 5.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45%都源于习惯,而习惯远比这45%的比重代表的含义更重要。
人性的弱点(解读)
[播]鲁阳、[著]戴尔卡耐基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世界上最畅销、最经典、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 内容简介: 该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也是世界上最畅销、最经典、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能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此书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了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你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戴尔·卡耐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世界著名励志大师,也是著名演讲家、作家、教育家,同时被称为是成人教育之父。 经典书摘: 1、人类本质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想要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给他想要的东西。 2、人类自然的天性,是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 3、不要批评、责备或抱怨他人。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怨恨。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我们指责他人的时候,想想“如果林肯碰到这个问题,会如何解决?” 4、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欢为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因此,如果想要改变他人,就有应该诉诸一种高尚的动机。 5、在人生路上摔过跟头的人,往往总是乞讨别人去了解她自己,这种方法并不管用,人们对你并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