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分组
货币战争(解读)
[播]兆龙、[著]宋鸿兵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揭秘货币背后的战争大幕,解读货币战争趋势,为读者展现政治风波和经济危机背后无形的操纵 内容介绍: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多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 《货币战争》通过描写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作者介绍: 宋鸿兵, 世界金融历史学者,著有《货币战争》系列丛书,因在书中成功预测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而备受关注。2009年,宋鸿兵被全球销量第一的美国商业杂志《商业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人”。他首创的“货币战争”一词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媒体普遍使用的国际热门用语。 金句: 1.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政府和人民为此而节省下来的巨额利息开支是中国能够高速长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和基于这一切之上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以及天才的预见力,使得罗斯切尔德家族在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漩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 3.经济增长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储蓄积累起真正的财富,然后这些真金白银的资本被用于投资,从而产生更多的财富,这种财富是实实在在的,虽然见效慢,但增长的质量高,副作用小。二种是由债务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国家、企业、个人大量负债,这些债务经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化之后,巨额债务货币增发产生了泡沫财富,货币贬值,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4.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有银行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会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再通过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 5.如果说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那么政治利益冲突的背后正是经济利益的较量。
岛上书店(解读)
[播]奕呈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本现象级全球畅销书,讲述的是关于书、爱书人和书店的故事,有趣、温暖、动人,恰如其分,又汹涌澎湃,提醒我们为什么阅读,为什么去爱。 内容简介: 几乎与世隔绝的艾丽斯岛上,爱妻去世后,费克里陷入无尽的孤独,他独自经营着一家书店,这是一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褪色的招牌上写着:小岛书店。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 但是,此时的费克里却几近沦为孤岛,他想喝死自己、把生意做垮,就在这时,他丢了一件宝贝,又意外地得到了一件宝贝,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作者简介: 加布瑞埃拉·泽文(Gabrielle Zevin),美国作家、电影剧本编剧。年轻并极富魅力,深爱阅读与创作,为《纽约时报书评》撰稿,现居洛杉矶。 毕业于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已经出版了八本小说,代表作有《玛格丽特小镇》《岛上书店》《时光倒流的女孩》等,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孙仲旭(1973-2014),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业余从事文学翻译。翻译作品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动物农场》、《上来透口气》、《巴黎伦敦落魄记》,理查德·耶茨的《恋爱中的骗子》、《复活节游行》,伍迪·艾伦的《门萨的娼妓》,卡佛的《火》,奈保尔的《看,这个世界》等。 李玉瑶,女,现任职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执行副主编,优秀的翻译家。翻译作品有《阿克拉手稿》《与狼共舞》《房间》《激情》《回来吧,可莫》《购物狂的异想世界》《上帝也单身》《爱情故事》《塔拉路》等。 犀利金句: 1、独自生活的难处,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样的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 2、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3、生活中每一桩糟糕事,几乎都是时机不当的结果,每件好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 4、没有人会漫无目的地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 5、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 6、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解读)
[播]李锐、[著]陶涵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最具影响力的蒋介石传记,带你从第三方视角认知那个风雷激荡的岁月。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陶涵在台北工作时,曾经和蒋介石有过几面之缘,再加上可以接触到很多不能为外人道的史料,他写的这本书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这本书的观点,可能有些人认同,有些人不认同,但只要逻辑自洽,史实来源可靠,我们就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因为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观点,都可以作为通往历史真相的参照系,促进我们思考。 关于作者 陶涵,美国资深外交官,上世纪60年代在台北工作,负责给美国当局提供政治分析和报告。中美建交后,还做了一段时间美国驻华大使,后来又在美国国务院情报处做副处长,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可以说是美国最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了。 金句 1、现代史上主要的世界领导人能像蒋一样常年居于高位、积极参与缔造历史的世界大事,此一纪录恐怕也非后人能及。基于这个理由,不论你怎么看待蒋一生动荡岁月的功过,他的故事大有可观之处。 2、爱国和民族精神,是恢复中国的尊严及世界地位的关键。问题出在,中国似乎缺乏建立这样一支大军所需要的公共意志力以及热切的民族主义,犹如一盘散沙。 3、蒋介石和毛泽东一样,相信要恢复中国的主权和世界地位,条件就是国家统一,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愿意牺牲一切保家卫国、有纪律的人民。他们或友或敌所打的军事大战,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领土完整或政治权力,还有对现代中国重回泱泱大国所怀有的憧憬。 4、蒋介石觉得,台湾就好像是上帝赐给他的避难所,使他终于能够打造一个有秩序的繁荣社会,实现他替中国未来建立楷模的梦想。 5、如果我去世时是个独裁者,我必将和所有的独裁者一起为后人遗忘。但是,如果我能替民主政府建立确实稳固的基础,我将永远生活在中国每个家中。 你将听到: 1、蒋介石是如何走向权力中心的? 2、蒋介石是怎样斗倒汪精卫的? 3、蒋介石有着怎样的抗战战略? 4、蒋介石的失败是美国人捣乱造成的吗? 5、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