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个人信息,解锁更多服务

富人的逻辑(解读)
[播]李锐、[著]雷纳·齐特尔曼
本书为我们讲述了拥有巨额的财富不代表富有,告诉我们创造财富需要的特质,以及需要避免的投资误区。让我们了解到富人的致富逻辑。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富人的思维逻辑,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作者雷纳•齐特尔曼,是德国世界报的主编,也是一位很成功的投资人士。他在报社的时候,组织过一场成功的地产会议,从而在房地产界建立了人脉。后来自己经营了一家房地产行业服务的传播顾问公司,成为业内的佼佼者。齐特尔曼曾经写过17本书,其中最著名的一本叫《敢于不同:成功人士和你我之分》,被翻译成六种文字出版。如果你想知道让财富增值的方法,一定要仔细聆听本书的内容。 你将听到: 1、拳王泰森的生活是如何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 2、财富和幸福感是一种什么关系? 3、低波动性的项目一定是低风险吗? 4、为什么说诚信是创造财富的最佳策略? 5、百万富翁请客喝平价酒说明了什么?

原则(解读)
[播]悠悠、[著]瑞达利欧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华尔街投资大神、“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的人生经验之作,多角度、全面立体地阐述生活和管理原则,适合多层次、多领域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出身美国普通中产家庭,26岁被炒鱿鱼后在自己的两居室内创办了“桥水”,现在桥水管理资金超过1 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 如今,达利欧将其白手起家以来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公开,涵盖为人处事、公司管理两大方面。经由多角度、多层面地阐述,配上达利欧本人多年来的各种人生经验和感悟,使得这本书轻松易懂,接地气,任何人都能轻松上手实践,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管理十分有益。 作者简介: 瑞·达利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出生于纽约长岛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26岁时创办桥水,经过42年的发展,“桥水”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达利欧本人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 值得看: 一些有效的管理原则: 避免和员工产生距离感。 你需要极其了解你的员工,经常性提供并听取反馈意见,开展富有成效的讨论。你的工作职责安排中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对不诚实零容忍。 不要相信那些不诚实的人说他会痛改前非,绝不再犯。实际上,他们很可能重蹈覆辙,将这种不诚信的人留在身边只会后患无穷。 不要为自己或别人犯的错郁郁寡欢,要热爱这些错。 记住:1)错误是不可避免的;2)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3)为犯错而懊恼会阻碍你的成长。 别老担心面子上过不过得去,真正应该担心的是是否能达成目标。克服内心安全感的缺失,一心一意实现自己的目标。 经典金句: 1、如果你把目标只设定为明知自己能实现的东西,那你对自己的要求就太低了。 2、英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英雄,他们是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步骤才成为英雄的。 3、尽管很多人认为别人教给你什么,好好学就能实现成功。但我认为,发现自己想要什么,明白实现梦想的方法,这才是更光明的道路。 4、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有弱点,所以每个人的差异在于处理问题的方式。 5、尽管很多人认为痛苦不好,但我认为想要变得强大,就需要经受痛苦。 观点提炼: 多倾听别人的看法。 头脑封闭的代价极为高昂——当他人向你展示各种美妙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威胁时,你会视而不见;当他人提出建设性甚至是能救你一命的批评时,你也无法领会。 原则将决定你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你的处事原则会决定你的行为标准。当你同他人初识时,你们各自恪守的原则将决定你们的互动模式,若你们的价值观和原则能够达到共享,你们就会相处得很愉快,并建立长期的友谊。否则在相处中就会面临持续不断的误解和冲突。

悉达多(解读)
[播]悠悠、[著]赫尔曼·黑塞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德语文学巨匠黑塞写给印度宗教的绝美情书;一个佛性灵魂的诞生,让你历尽繁华与沧桑,与世界和解,与神道合一。 内容简介: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离家出走,踏上了求道之旅。他做过沙门苦行僧,他聆听过佛陀宣讲教义,他跟名妓坠入过爱河,他成为过腰缠万贯的富商。这些都无法让他的灵魂得到解脱。在极度厌倦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他来到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著名的德语文学作家、诗人、评论家。以《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黑塞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精彩看点: 1、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摈弃一切目标。 2、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实、痛苦与救赎。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
京公安网安备110105020304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