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李鸿章传(解读) 20世纪四大传记
[播]殷超、[著]梁启超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国学大师梁启超经典之作,近代史颇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的“裱糊匠”生涯! 内容简介: 欲了解近代中国,不可不了解李鸿章!《李鸿章传》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去世后不久就写成的,也叫《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以“常带感情”之笔,描述了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功业与悲情。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直至最后与八国联军谈判,气愤交加去世。李鸿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受制于那个时代,又不由地让人感叹他“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2年归国,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金句: 1.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2.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3.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 4.及其败然后知其所以败之由,是愚人也,乃或及其败而犹不知其致败之由,是死人也。
逆转(解读)
[播]雅而、[著]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美国怪才格拉德威尔教你如何面对强大的敌人,反败为胜 作者介绍: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纽约客》杂志的专职作家,畅销书作者、演讲家,曾获得“加拿大总督功勋奖”,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格拉德威尔是个有创意的作家,擅长以小见大,喜欢用讲故事的方法引领读者探寻故事背后隐藏的道理。格拉德威尔的其他作品,如《大开眼界》《异类》《引爆点》等,也都大受好评。 书籍介绍: 在本书中,格拉德威尔通过许多事实案例向我们阐明,优势与劣势是可以相互逆转的。弱者如果能找到强者的薄弱之处,就有可能打败强者;另一方面,强者优势太大,反而可能受到限制,把优势变成劣势。 金句 1.一个理智的人会让自己去适应社会,而不理智的人则会固执地让社会去适应他。因此,这个社会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于这些不理智的人。 2.阅读障碍患者通过发展出另一种技能来弥补自己缺失的阅读能力,有时候,这种缺失其实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3.最彻底的变革起初并不是由革命者——而是由愚蠢、粗暴的政府挑起的。 4.使用权利时,必须让人看到它的合法性,使用不当的话,便会造成与预期效应相反的结果。 5.有些优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源,而另外一些优势则只有在缺乏物资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你将听到: 1.劣势在什么情况下能变成优势? 2.单亲孩子会有更好的成就吗? 3.轰炸能使人变得更强吗? 4.弱者打败强者的方法有哪些? 5.英特尔为什么没能取得苹果的手机芯片市场? 6.什么是相对剥夺?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解读)
[播]滕欢、[著]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莎菲尔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那些“求而不得”的东西,会俘虏我们的大脑,吸引我们的全部心思,让我们忽略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眼光变得更狭窄,一步步陷入稀缺困境。 稀缺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发生稀缺问题,无论人们在主观上是否愿意,这个缺少的东西都会牢牢占据我们注意力的制高点,干扰我们的心智,迫使我们的思想只围着一个问题转,直到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这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后果,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糟糕。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莎菲尔,分别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两位都是各自领域内著名的大师。因此,这本书是跨界合作的产物,通过不同领域思想的碰撞,带来一个全新的观点:“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从这个奇妙而独到的视角出发,作者阐述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观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善日常生活,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你将听到: 1、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忙碌的人们时间永远不够用? 2、我们该如何跳出穷忙困境? 3、什么是“稀缺心态”? 4、究竟是无能让人贫穷还是贫穷导致无能? 5、“稀缺心态”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