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播]于浩、[著]哈丽雅特·布莱克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人生是自己的,从说“不”开始戒掉取悦症 内容介绍: 取悦症是一种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的心理疾病。取悦症并不等同于发自内心的奉献精神。取悦症会压抑患者的情感、让患者忽略自己的需求,并因此变得衰弱、紧张,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本书梳理了取悦症的类型,并提出了缓解取悦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介绍: 哈丽雅特·布莱克,做了25年的临床心理学学者,成功治疗了数百位被取悦症困扰的患者,可以说,布莱克对取悦症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就是她多年来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结晶。布莱克还创作了许多心理自助类畅销书,如《谁在操纵你》。 你将听到: 1.取悦症患者的特点是什么? 2.取悦症患者的代价是什么? 3.取悦症患者会有什么样的错误思维? 4.取悦成瘾是怎么形成的? 5.孩子听话能逃避父母离婚吗? 7.长期压抑情绪会造成什么伤害? 8.如何戒掉取悦症? 金句 1.你越是认定自己应该当好人,而不是当个真实的人,你就越是会遭受怀疑、不安以及畏惧的纠缠和折磨。 2.维护自身利益跟为人自私有着重大区别。你可以选择做圣人,牺牲自己来满足家人和朋友的需求。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证明你不自私,而只能证明你喜欢伤害自己。 3.固执地以为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对你好,这只会让你对别人感到格外失望、愤怒和怨恨。 4.不管你为人多好,都不能保证你免遭他人的拒绝、冒犯、排斥、反对甚至抛弃。 5.把你父母满意的标准当成你做出重大人生依据,这是误入歧途。
知行合一王阳明(解读)
[播]李锐、[著]度阴山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一本了解阳明心学的入门级读物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在天皇为他举办的庆功宴上,说了一句话:一生俯首拜阳明。 1917年,青年毛泽东研究阳明心学,非常感慨,写下《心之力》。老师杨昌济非常喜欢这篇文章,破格给了105分,比满分还多5分。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会引得无数伟人敬佩不已? 内容介绍: 度阴山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本书讲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文风幽默风趣。它最大的亮点,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了阳明心学的精华,这是一本很好的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的入门级读物。 这本书主要为我们讲述了三点内容,第一点说了王阳明创建心学的原因;第二点分析了心学给王阳明带来了军功;第三点总结了心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者简介: 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理事,代表作有《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等。 你将听到: 1、为什么是王阳明创建了心学? 2、当我们在谈论心学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3、心学给王阳明带来了什么? 4、心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5、心学有什么缺点? 6、理学有什么缺点?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解读)
[播]悠悠、[著]阿尔伯特·埃利斯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心理学大师埃利斯经典作品,帮我们摆脱过激情绪和行为,不被别人和其他事被牵着鼻子走。 内容简介: 埃利斯提出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将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不恰当的、过度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反应,意识到自己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并与之辩论,放弃它们,然后采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改善情绪,战胜自己的疯狂念头和过激反应,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美国心理学巨匠,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其中有许多都成为常年畅销的经典。 犀利金句: 1、一个人的价值是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来评价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 2、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我们给了它意义。我们赋予生活意义的方法是,决定什么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什么是我们特殊的目标和目的,从而为我们自己选择了意义。 3、我们常常自然而然地对挫败我们的人或事反应过度——而我们考量它们的方式则是雪上加霜。 4、当你失败时,被击败的最惨部分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你从未尝试过许多事情,你从未欣赏过那么多有趣的经历。 观点总结: 让我们反应过激的并不是我们遇到的人或事。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别人、和其他事打交道,我们原以为这些人和这些事是我们情绪的幕后操盘手,但这不是真的,事实让我们大跌眼镜,并不是别人和其他事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而是我们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和非理性信念,让我们自己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自己成了自己的傀儡。 有更好的选择可以替代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信念。 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我们拿来把事情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的病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以及经过无数次自我强化、固化,根植于脑海中近乎愚蠢和疯狂的非理性信念,是可以改变的,有更好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信念可以选择,我们可以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来改善情绪,战胜自己的疯狂念头和过激反应,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