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分组
历史深处的忧虑(解读)林达作品
[播]林嘉、[著]林达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如果追求阳光,势必接受阴影”,林达带你走进真实的美国,打破对美国的刻板印象。 内容简介: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坚守这套制度所要付出的代价。 作者简介: 林达:为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 经典金句: 1、在美国,除了宪法,谁说了也不算。总统和政府,最大的忌讳莫过于违宪。 2、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 3、迄今为止,在安全和自由面前,美国人还是选择自由,还是选择继续支付代价以保留自由。 4、美国在其特殊的移民背景所造成的复杂社会现状下,让它的人民享有这样的自由,这等于把这个国家变成一个风险巨大的世界自由实验室,走进去作一番观察,确实很长见识。但是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去欣赏它的成功,或者只从另一个角度去嘲笑它的失败,都意义不大。 5、一个追求纯净和完美的人,这种人格上的优点在非成熟期非常容易走向的一条歧路,就是不宽容。 6、在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之下,我们发现,当中国人常常以“好”,“不好”,“坏”这样的字眼去作道德评判的事情,在这里往往是通过立法尽量把它归入法律的范畴,并且使之深入人心。所以,刚来的时候,和美国人聊天,立即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差别,就是我们在评论一件事情“好”和“不好”的时候,他们经常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合法的”以及“这是非法的”。
南渡北归(中)(解读)
[播]悠悠、[著]岳南
书籍介绍: 《南渡北归》全书分为三部曲,分别是《南渡》《北归》和《离别》。 三部曲成书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它为我们讲述了上个世纪抗战全面爆发后,大批知识分子流亡西南,然后回归中原,最后又分别在大陆和台湾一一凋零的历史。 本节音频在《南渡北归》一书的基础上,带你回到民国后期,从全面抗战爆发开始,去了解一下那段可悲可叹的岁月,以及在那个大时代里,一群知识分子可歌可泣的人生。 作者介绍: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余部,《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等历史、传记类作品十余部。 金句: 1.“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可惜的是,王氏此言,在日后的清华与全国教育界被视为敝履和歪理邪说被无情地扔到垃圾堆中,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庞大的官僚体制和管理队伍控制的大学, 其办学成绩自可想见。 2. 陈寅恪借碑文而抒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情怀,如天光突裂,地火迸喷,再次展现了内在的文化精髓与人性光辉,于苍茫的天地间扬波激浪,振聋发聩。此文一出,世人莫不为之动容。 3.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 4.易卜生所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5.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时代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播]于浩、[著]哈丽雅特·布莱克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人生是自己的,从说“不”开始戒掉取悦症 内容介绍: 取悦症是一种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的心理疾病。取悦症并不等同于发自内心的奉献精神。取悦症会压抑患者的情感、让患者忽略自己的需求,并因此变得衰弱、紧张,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本书梳理了取悦症的类型,并提出了缓解取悦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介绍: 哈丽雅特·布莱克,做了25年的临床心理学学者,成功治疗了数百位被取悦症困扰的患者,可以说,布莱克对取悦症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就是她多年来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结晶。布莱克还创作了许多心理自助类畅销书,如《谁在操纵你》。 你将听到: 1.取悦症患者的特点是什么? 2.取悦症患者的代价是什么? 3.取悦症患者会有什么样的错误思维? 4.取悦成瘾是怎么形成的? 5.孩子听话能逃避父母离婚吗? 7.长期压抑情绪会造成什么伤害? 8.如何戒掉取悦症? 金句 1.你越是认定自己应该当好人,而不是当个真实的人,你就越是会遭受怀疑、不安以及畏惧的纠缠和折磨。 2.维护自身利益跟为人自私有着重大区别。你可以选择做圣人,牺牲自己来满足家人和朋友的需求。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证明你不自私,而只能证明你喜欢伤害自己。 3.固执地以为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对你好,这只会让你对别人感到格外失望、愤怒和怨恨。 4.不管你为人多好,都不能保证你免遭他人的拒绝、冒犯、排斥、反对甚至抛弃。 5.把你父母满意的标准当成你做出重大人生依据,这是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