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兄弟 上(解读)
[播]殷超、[著]余华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一个横跨两个时代,经历天翻地覆、生离死别的故事 内容介绍: 《兄弟》是余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分上、下两部,讲述了一个横跨两个时代,经历天翻地覆、生离死别的故事。故事中,一个家庭,从组合到崩溃,一对兄弟,从相识到死别,他们不断坚守,又不断毁灭。 余华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作者介绍: 余华,祖籍山东高唐,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当过五年牙医,后弃医从文,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近30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长篇小说《兄弟》在2008年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金句: 1.“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兄弟,你们要亲如手足,你们要互相帮助,你们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他们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3.“李光头,你以前对我说过:就算天翻地覆慷而慨了,我们还是兄弟;现在我要对你说: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 4.这就是人世间,有一个人走向死亡,可是无限眷恋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外两个人寻欢作乐,可是不知道落日的余晖有多么美丽。 5.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如何阅读一本书(解读)
[播]良辰周、[著]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内容简介: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 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作者简介: 莫提默·J·艾德勒: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 精编书摘: 读书的两种方法: ·精力分配法 70%的书,略读,翻翻目录挑重点读。 20%的书,通读,抓中心,形成个体系架构。 7%的书,把书读薄,再读厚,做笔记。 3%的书,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系统读书法 围绕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挑选1、2本主读(7%或20%类),再挑选3、4本副读(20%或70%类)然后做思维图,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心理学与生活(下)(解读)(解读)
[播]于浩、[著]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书籍介绍: 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那些高深莫测的知识和理论,而是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心理学与生活》作为全球多所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材,却非常通俗易懂,深受欢迎。 它将心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联系起来,是普通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者介绍: 菲利普·津巴多,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生成就奖获得者。1971年,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论证了环境可以重构一个人的性格,因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理查德·格里格,资深心理学教授,获Lex Hixon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 金句 1.心理学是一本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 2.因为脑的可塑性依赖于生活经验,所以大脑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活动所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3.儿童的基本生存取决于与他人形成有意义和有效的关系。 4.抑郁被形容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因为它发作频繁,也因为几乎人人都在一生的某些时间或多或少地体验过。 5.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提醒我们:“每个出口都是通往其他地方的入口。” 你将听到: 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2.心理学的历史轨迹是什么? 3.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4.意识的功能有哪些? 5.有哪两大学习理论? 6.人的心理和生理在哪两个阶段发展最快? 7.如何治疗心理疾病? 8.如何重构人和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