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路西法效应(解读)
[播]李锐、[著]菲利普·津巴多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世界级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大咖,带你了解好人是如何变坏的 书籍介绍: 这本书的名字叫《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是谁呢?它本来是个天使,后来堕落成了恶魔,被上帝贬入了地狱。还有一些观点说,路西法就是恶魔撒旦。这本书通篇都在研究这个主题: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作者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情境的力量。在某些环境下,在某个情境中,一个普通人会突然堕落,堕落成恶魔。作者还认为,一个普通人可以屈服于环境,变成恶人,同样也可以对抗环境,成为英雄。 作者介绍: 菲利普·津巴多,世界级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大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主持了非常有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邪恶心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因此,在2004年的时候,他应邀担任了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的专家证人。在虐囚案的调查过程中,他又认真审视了30年前的实验,并借此契机,首次通过文字详细叙述了当年的实验细节,写了《路西法效应》这本书,我们也得以了解到整个实验的全貌。 你将听到: 1.“斯坦福监狱实验”具体的研究过程。 2.武断地把人分成善恶两大阵营的“特质论”的悖论之处。 3.什么是“平庸之恶”? 4.“平庸之恶”究竟坏在哪里? 5.环境是如何一步步扭曲人性的? 金句: 1.人类能够因为愚蠢的意识形态就放弃人性,追随卓越且有吸引力的权威者所下的命令,消灭所有被标示为“敌人”者。 2.纵观人类历史,有能力行动者却袖手旁观,知情者却无动于衷,正义之声在最迫切需要时保持沉默,于是邪恶方能伺机横行。 3.恐怖是国家所握有的最特别的心理武器,利用恐惧,国家可以使人民为了交换政府所许诺的安全生活,而愿意牺牲基本自由。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播]于浩、[著]王小波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王小波以犀利而又风趣的文笔,告诉你一种真正的文化 内容介绍: 这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主要讲的是王小波对优秀文化的一种独特性认识。本书不是在就文化而谈文化,而是从文化的三个具体形态去谈文化的。第一个形态是小说。这是因为王小波的第一个身份是作家。作者认为,好的小说应当像艺术一样,优美而又震撼人心;第二个形态是电影。电影不能粗制滥造,更不能落入俗套;第三种形态是生活。作者结合自己的阅历,从中国和西方进行了对比,认为,好的生活应当能把一个人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作者: 关于王小波本人,人们有很多评价。不过,所有评价中,妻子李银河的评价最为恰当。李银河说,王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王小波曾自称是一名愁容骑士,这是堂·吉诃德的别号。王小波像一个天真的孩童,满脑子的奇思妙想。王小波还是一位行吟诗人。他的一生都在竭尽所能的歌唱,既歌唱忧郁,也歌唱幽默,更歌唱完美。最后,王小波还是一位自由思想者。自由是他的天性,也是他毕生都在表现的生命品格。 金句 1.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否则, 写出来的文字就是一种垃圾。 2.由此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努力地去做事,拼命地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 3.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得无趣。 4.中国为什么没有这种幽默,道理是明摆着的:这里不允许幽默,只容许假正经。 你讲听到: 1.王小波为什么要写作? 2.为什么说韵律是好小说的一个标准? 3.幽默有什么作用? 4.中国拍不出科幻片的原因有哪些? 5.外国电影里的幽默有着怎样的特点? 6.好莱坞电影存在怎样的弊端? 7.国内外的知识环境有何差别? 8.什么是历史感? 9.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
活出生命的意义(解读)
[播]于浩、[著]维克多·弗兰克尔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幸存者、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大师,带你一起寻找生命的意义 书籍介绍: 这本书相当于弗兰克尔的现身说法,他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描述了在集中营这种极端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发展历程,并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系统的探讨。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纳粹军队那些丧心病狂的恶行,也没有写自己遭受了多少非人的待遇,而是把自己剥离出来,以上帝的视角和旁观者的身份,研究人们对这种极端体验的反应,最终写成了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 作者介绍: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他经历坎坷,能够活下来简直就是个奇迹。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号称“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哥哥、妻子全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了下来。弗兰克尔扛住了这炼狱般的磨难,始终对生命充满了饱满的热情。你可能无法想象,作者在67岁时学会了驾驶飞机,在80岁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从集中营里被解救出来后,弗兰克尔积极投身心理学研究,把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研究联合起来,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寻找生命的意义,解救了无数身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 “意义疗法”号称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与弗洛伊德派和阿德勒派齐名。弗兰克尔认为,弗洛伊德所宣扬的快乐,阿德勒所宣扬的权利和金钱,不过是人们在追求生命的意义过程中,衍生出的副产品。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我们一生最艰巨的使命。 你将听到: 1、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囚徒在经历极端生命体验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2、心理学上说的“暂缓性迷惑”“人格解体”“心理减压病”“预期焦虑”等,都是什么意思? 3、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4、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 5、作者说集中营里的很多囚徒不是死于食物和医药匮乏,那么,这些人究竟死于什么? 金句 1、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2、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3、快乐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