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梦的解析(解读)
[播]滕欢、[著]弗洛伊德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弗洛伊德传世之作,精神分析第一名著,照亮人类幽暗梦境的火把 书籍介绍: 这本书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作,被誉为精神分析第一名著,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步形成。在这本书里,弗洛伊德引用和分析了大量梦的案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梦进行了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旧有认知。这本书的影响力很大,在全球畅销了100多年,被很多人认为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名作之一。 作者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了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概念,比如性本能、自我、本我、超我、潜意识等等。他的整套学说在西方人文学科领域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等等。 金句: 1、儿时经历是梦中材料的来源之一,而且人在清醒时往往既不能回忆起这些经历,也没有利用这些经历。 2、梦是精神、情感和心理的无秩序状态,它是各种自身功能在缺乏命令和控制状态下的游戏,是一架精神自动机。 3、不加掩饰地表现欲望得到满足的梦是存在的。而那些经过伪装的满足欲望的梦,则必然包含着对那种欲望的反抗,因此在阻碍下,那种欲望只能被变形表达。 4、欲望不会因为“不合规矩”就裹足不前,它有理由害怕审查的功能,因此必须把自己隐藏在梦的后面。 5、梦的感情往往不属于梦后面隐藏的内容,而是内容的对立面,目的是使人无法认识内容的真面目。 你将听到: 1、弗洛伊德是怎么看待梦的?梦的本质是什么? 2、弗洛伊德为什么说梦是一种伪装?梦会采用哪些伪装手法? 3、弗洛伊德是如何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释梦的? 4、弗洛伊德式释梦的贡献和局限在哪?
东北游记(解读)
[播]李锐、[著]迈克尔·麦尔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个美国作家笔下的东北长幅画卷,展现了黑土地的沧桑历史和时代巨变。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东北的纪实文学作品。作为东北女婿的迈克尔·麦尔,利用便利的条件在东北大地上畅游,用摄影机般精准的描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串联起了东北大地的历史和现状,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老外眼中的东北大地是什么样的。 作者介绍: 迈克尔•麦尔,美国纪实作家。20世纪90年代作为志愿者来到中国,在北京居住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主要作品有《再会,老北京》和《东北游记》。 金句: 1、很多中国人的民族特征并不明显,只是默默存在于他们的身份证上。然而在东北,这些特征清清楚楚,映在脸上,流在血液里。 2、当一句话大众到连瘾君子都能随意引用,那这句话一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3、多年的岁月中,历史与各种见证历史的物件慢慢堆积,就像排水道中堵塞的残余。 4、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都明白见证传统流失,老景翻新的感觉。在北京,也许你上周还在一条巷子里的小店吃面条,下周再去就发现那儿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 5、在荒地村的地上世界,唯一能够感知到的过去,就是灿烂阳光下红砖墙上的政治标语,油漆涂的,已经褪色了。这里所谓的历史,是属于每个人的,活生生的,每个村民的记忆有多长,历史就有多长。 你将听到: 1、东北农村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2、辽宁和吉林有哪些可以值得去的地方? 3、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在哪? 4、一个老外眼里的东北到底是什么样的? 5、为什么说东北的苦难史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反脆弱(解读)
[播]李锐、[著]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本极具颠覆性的经典力作,帮助我们从危机中获益 作者: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一位传奇人物。在学术领域,他拥有沃顿商学院MBA学位和巴黎第九大学的博士学位,是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还精通多国语言,对古代语言也颇有研究;在商业领域,人们称他“像买彩票一样做股票”,而且逢买必中,还必是头奖。 “9·11”事件发生前,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做空美国股市,因而一夜暴富;次贷危机爆发前,他又先知先觉地做空美股,大赚特赚了一笔。 书籍介绍: 未来一片混沌,充满不确定性和危机,我们总是对此感到焦虑不安,也总是试图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危机的发生。事实上,不管你做什么,都不可能扛住风险,反而还可能适得其反,使危机更大。我们要做的不是预防,而是迎面直上,在危机中获利,从不确定性中受益。 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书中的观点极具反思性和颠覆性,方法非常具有实操性,是一本很好的行动指南。 金句 1、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的人,而是那些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2、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3、有了障碍物,烈火才能烧得更旺。 4、微小的骚动和焦虑滋养了灵魂,让物种繁荣的不是和平,而是自由。 5、一个人做事拖拖拉拉不是因为他不理性,而是他身处的环境不合理,称这个拖延的人不理性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其实才是不理性的。 你将听到: 1、“反脆弱”是指能从危机中获利,现实中居然还有这种操作?那么,如何才能在危机中获利呢? 2、在贫困地区,把大部分资源投到学术研究上,并不能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 3、危机发生后,企图通过寻找原因、填补漏洞,预防再次发生危机,结果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危机,为什么? 4、什么是理性试错?又该如何进行理性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