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分组
东北游记(解读)
[播]李锐、[著]迈克尔·麦尔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个美国作家笔下的东北长幅画卷,展现了黑土地的沧桑历史和时代巨变。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东北的纪实文学作品。作为东北女婿的迈克尔·麦尔,利用便利的条件在东北大地上畅游,用摄影机般精准的描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串联起了东北大地的历史和现状,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老外眼中的东北大地是什么样的。 作者介绍: 迈克尔•麦尔,美国纪实作家。20世纪90年代作为志愿者来到中国,在北京居住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主要作品有《再会,老北京》和《东北游记》。 金句: 1、很多中国人的民族特征并不明显,只是默默存在于他们的身份证上。然而在东北,这些特征清清楚楚,映在脸上,流在血液里。 2、当一句话大众到连瘾君子都能随意引用,那这句话一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3、多年的岁月中,历史与各种见证历史的物件慢慢堆积,就像排水道中堵塞的残余。 4、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都明白见证传统流失,老景翻新的感觉。在北京,也许你上周还在一条巷子里的小店吃面条,下周再去就发现那儿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 5、在荒地村的地上世界,唯一能够感知到的过去,就是灿烂阳光下红砖墙上的政治标语,油漆涂的,已经褪色了。这里所谓的历史,是属于每个人的,活生生的,每个村民的记忆有多长,历史就有多长。 你将听到: 1、东北农村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2、辽宁和吉林有哪些可以值得去的地方? 3、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在哪? 4、一个老外眼里的东北到底是什么样的? 5、为什么说东北的苦难史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爱的艺术(解读)
[播]良辰周、[著]艾里希·弗洛姆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健全的人格是决定能否获得爱与能否去爱人的关键因素,爱不仅要投入身心感情,更要努力让自己成熟。 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犀利金句: 1、人们常会发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对任何其他人都没有爱。事实上,他们的爱是一种两个人之间的自我主义。他们彼此在对方身上寻找自我,通过把单个人扩大成两个人来解决分离的问题。他们有了克服孤独的经验。然而,既然他们与其他人分开了,他们自身也就仍然彼此分离和疏远,他们的结合经验是一种幻觉。 2、“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黎明破晓的世界(解读)
[播]冯雷、[著]威廉·曼彻斯特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本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中世纪历史著作,讲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中鲜为人知的秘闻趣事。 内容简介: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从浪漫传奇的骑士故事到惨绝人寰的宗教审判,再到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环球航海,没有哪个时代比中世纪更令人心生敬畏和赞叹。威廉·曼彻斯特用自然流畅的语调,为我们展现了“黎明破晓”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改革家、探险家、艺术家们,是如何引领时代变革的,整个欧洲又是如何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涅槃重生的。 作者简介: 威廉•曼彻斯特(1922~2004),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主要著作有《光荣与梦想》《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在二战时负伤,后与同为军官的约翰•肯尼迪在疗伤时结下深厚的友谊。肯尼迪当选总统后,曼彻斯特多次为其撰写讲稿。 精彩看点: 1、中世纪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它在一个衰老虚弱的帝国废墟上诞生,最后又随着欧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而消亡。 2、教权和王权的纷争,贯穿了整个中世纪,影响到了基督教世界后来的走向。教权和王权纷争的焦点在于,世俗权力到底应不应该服从于神权。简单来说,就是教皇和国王谁才是欧洲大陆的主人。 3、为了拉回在神性压制道路上越走越极端的基督教文明,让受到束缚的人性重新获得解放,文艺复兴在复兴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又带来了大量人性放纵的因子。纵欲与禁欲,这对势不两立的双生子,在文明的大轴上来回旋转,交替登场,永不停息。文艺复兴也像月亮的正反面一样,正面皎洁光亮,反面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