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书馆需要,请维护个人信息
许三观卖血记(解读) 余华作品
[播]殷超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之一,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余华的经典之作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一个叫许三观的小人物,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在中文版自序中,作者说,“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而书中的主人公正是用卖血来丈量了苦难的长度;在韩文版自序中,作者说,“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然而,书中的主人公许三观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都不平等”;在德文版自序中,作者又说,“我知道自己只是写下了很多故事中的一个”,所以,这本书只是那个时代小人物苦难生活的缩影。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 余华,祖籍山东高唐,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主要作品有《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金句: 1. 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 2. 海涅说:“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海涅也赞美了死亡,因为“生活是痛苦的白天”,除此之外,海涅也知道死亡是唯一的平等。 3.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4. 人活一辈子,谁会没病没灾。谁没个三长两短?遇到那些倒霉的事,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聪明人做事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5. 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大问题 下(解读)
[播]殷超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以问题为向导,带你走遍哲学世界的山山水水。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作者简介: ——罗伯特·所罗门(1942—2007),世界著名哲学家和哲学教师,尤精于尼采、存在主义哲学和情感理论的研究,特别擅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大哲学家复杂的思想,同时又不失其严格性。他生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Quincy Lee百年纪念” 讲席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 ——凯思林·希金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哲学教授,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奥克兰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得克萨斯大学任教,是所罗门的妻子。她也出版、编写或与人合编了很多著作。 值得看: ——有一种生活叫哲学 有人说哲学是推理,专门教你如何去辩论;还有人说,哲学是知识,它的用武之地在大学。其实,我想说,哲学还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只是对自我的反思和关照,有的只是对人生的批判和改进,有的只是对世界的顿悟和感恩。 ——自由的最终目的是找到那个本质之我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部西方近代史就是一部讨论自由、争取自由和捍卫自由的历史。但真正的自由不是争吵,不是任性,不是傲慢,而是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内在的和外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直到寻找到那个纯粹的、不带任何偏见的自我。这才是自由的最终目的。
平凡的世界(解读书)
[播]殷超、[著]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铜城除过河南人之外,从北方黄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区贫困县漫流来的乡民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有了煤炭业,这里就成了中国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来无数寻找生活出路的人。在这个口音五花八门的“联合国”里,由于河南人最多,因此公众交际语言一般都用河南话。在铜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几句河南腔,哼几句嗯嗯啊啊的豫剧。 作者简介: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轰动。 犀利金句: 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2.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3.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