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这三大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一是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二是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使全党进一步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第一要务,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三是充实了党的基本纲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是深化了党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的55年来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概括的我们党长期以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四点重要启示,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的丰富和深化,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能力,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牢牢把握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重点是要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七个方面的内容。
1.牢牢把握报告的主题。江泽民同志报告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与十四大、十五大精神一脉相承,回答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这个主题,坚持了党的理想信念,顺应时代潮流,集中全党智慧,符合党心民意,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历史未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雄心壮志。这个主题,必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2.牢牢把握十条基本经验。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概括高度简练,论述非常精辟,内涵极为丰富。这些基本经验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来自于实践。浙江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浙江的这些经验是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的具体例证,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始终坚持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新的经验。
3.牢牢把握报告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大历史性贡献。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4.牢牢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协调,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目标。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完全符合浙江实际。我们一定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不断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5.牢牢把握报告的精髓。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发生历史性巨变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解放出来”,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浙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在实践中探索,把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善于在继承中创新,把过去的好做法好经验与新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6.牢牢把握报告提出的主要任务。报告从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出发,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结合浙江的实际,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推进我省的物质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推进我省的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推进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
7.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按照报告提出的“四个一定要”的总要求和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要从浙江实际出发,着眼于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眼于提高领导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着眼于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着眼于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眼于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着眼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摘自2002年11月23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我们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必须注重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上深化认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当今国际局势、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现状进行科学判断、科学认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形成的,是实践的产物。
——这一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
——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摘自2003年7月2日在省委常委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的讲话]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是更重要的学习。兴起新高潮,既要体现在深入学习上,更要体现在贯彻落实上;既要有认识上的新提高,更要有运用上的新成果。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坚持用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持用这一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的实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推动各项工作上取得新的成效。
[摘自2003年7月24日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会上的主持词]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着眼于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努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切实达到理论上弄通,思想上搞清,行动上落实,工作上创新,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之“魂”、指导和做好各项工作的统揽之“纲”、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路明灯。
真学,就是要认真研读,深刻领会,在把握科学理论体系上下功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力求完整准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要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立足于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创造的最新成果;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统一关系;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辩证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精髓;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深刻理解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真懂,就是要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是掌握和形成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深刻观察当今世界,及时追踪深刻变化着的世界历史进程,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动向,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培养和增强我们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丰富和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认真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研究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认真总结新的经验,大胆探索新的路子,真正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
真信,就是要态度坚决,行动自觉,在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上下功夫。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一种信仰和理想。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体现了共产党人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体现了共产党人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因而,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历史进程客观规律的揭示,对社会发展内在必然性的阐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学之愈深,信之愈坚;信之愈坚,行之愈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能满足于一般表态,必须立足于深刻领悟、理性升华和高度自觉,内化为毫不动摇的政治信仰、执着追求的党性原则,在思想深处牢固确立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统一的意志,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更加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与党同心同德,与民众志成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真用,就是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在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抓住根本、把握方向、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工作法宝。这一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精神,是指导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动力;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要求,是衡量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标准;所体现的执政为民的本质,是进行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起来,同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结合起来,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努力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摘自2003年6月18日在全省深化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省广大干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高度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
一是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各个领域的发展,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科学论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进一步解决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成熟。
二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思想与现实国情融为一体的突出表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有关人的问题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和重大理论突破。
三是坚持了重点论和全面论的有机结合,实现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重点和全面是密切联系的,全面是有重点的全面,重点是全面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兼顾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发展首先要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不可能是单个领域的突进,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社会才能进步。科学发展观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
四是坚持了普遍联系观点,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去处理问题。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五个统筹”作为具体要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注重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既是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长远永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2.科学发展观充分吸收了当今世界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发展观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吸取了各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充分借鉴了世界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
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后,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发展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增长论备受推崇。这种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等严重经济社会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增长的极限》报告,认为人口增长、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从而向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敲响了警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
一是重视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1983年联合国推出《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把发展看做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的综合发展过程。但是,这种发展观只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二是重视人的精神需求。传统的工业文明,只重视人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使人单向度发展。美籍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批判,指出传统的工业文明,使人变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单纯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动物,这种物质压迫下的人,是一种变形与异化的人。马尔库塞虽然提出要重建人的否定性和批判性精神,回归为双向度的人,但他并没有开出解决问题的良方。
三是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各国所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强调现在的行动必须考虑未来的发展。
四是重视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国家、地区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强。任何国家、地区的发展,必然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在相互竞争和合作中实现的。由于全球范围内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存量的有限性以及开发利用的共享性,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进一步强化全球意识,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性问题。
国际上这些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是人类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这些发展理论还是不系统的、不完善的,有许多是基于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并没有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于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发展实践的审视和思考,是对多种发展理论的合理借鉴、创新和超越,是最富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南。发展的实践呼唤着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立足于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于培育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后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为主题,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全面贯彻和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强调全面发展,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推进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都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也是对能否真正做到“三个代表”的最好检验。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客观要求。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可以继续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已经达到了人均GDP1000美元新的发展平台,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使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深化改革的阻力加大,扩大开放的风险加大,资源环境的制约加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加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如果不注意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可能会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新的发展阶段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是针对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真正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真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才能真正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六个更加”的要求,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确定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总体上看,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是顺利的、健康的。但是也应看到,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过程。目前我省现代化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省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要求,对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行深入研究、深化认识,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扎扎实实地推进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2004年7月29日在省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学习会上的中心发言]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进入21世纪,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要发展,就面临着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发展观就是要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我们党通过对现代化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借鉴和吸收国外发展的有益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回答了上述四个基本问题。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摘自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化,发展的热情不能降低,发展的干劲不能减少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遇到任何困难,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化,发展的热情不能降低,发展的干劲不能减少。但是,发展也不是盲目蛮干,不能走老路。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经营老路,国家政策不允许,资源环境不允许,人民群众也不答应。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摘自2005年8月17日在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重要论断,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义所在。科学发展观首先还是要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不能再走老路。首先,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我们仍然需要GDP,但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也必须明确经济发展不是最终目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才是终极目标。其次,发展不能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或者这一部分像欧洲、那一部分像非洲,而是要城乡协调、地区协调。再次,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断送了子孙的后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好日子先过”,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子孙后代也难以为继。因此,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这些道理一经揭示出来,看似浅显易明,但不揭示出来,可能在实践中就忽略了;一旦忽略,就出现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积重难返,就非下“虎狼之药”不可。
[摘自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我们重视不够。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著名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前提。根据这一理论,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按唯物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这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我们从理论上来认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应该把握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由此来看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来看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既要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又要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要强调公平正义,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来看人和组织的关系,就是各级组织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
[摘自2006年6月16日在“浙江论坛”学习贯彻党章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具体要求是“五个统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具体要求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居“五个统筹”之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有较大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还在扩大。如何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
[摘自2004年4月19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章]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统筹兼顾。毛主席的“弹钢琴”论有统筹兼顾,“十大关系”也处处体现着统筹兼顾的原则。
统筹兼顾反映在各个方面。首先讲发展。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我们现在讲了不少定语,比如,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快、要持续、要健康。还有,速度、效益和质量的统一。再如,发展与其他的关系,要处理和把握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社会承受的程度三者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始终都要从大局着眼,深刻理解中央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整个国家的全局来考虑,中央从全局和长远来考虑问题,采取了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非常及时、非常正确,我们要坚决拥护。因为全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局的利益高于一切。从局部来讲,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有一种惯性的作用,确实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如果说不存在不适应、不习惯,很快就习惯了,没有什么不适应,那不是真话。思想上一时未转过弯,或者出现反复没有关系,但在行动上必须坚决服从。所以,省委从一开始就强调必须令行禁止,坚决服从。总起来就是两句话,一是思想上顾全大局;二是行动上坚决执行。这就好像比较胖的人要减肥。胖人为什么会胖?放开肚子吃饭就会胖,能量不守恒嘛,进多于出,自然就胖了。胖了,为了健康就要减肥,就要少吃。但要减肥,就会有不习惯,就会有不适应,但还是要减。我们现在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要看到,宏观调控就是一种机遇。各地在投资饥饿的驱动下,确有许多低水平重复建设。有些问题,中央统筹要管住,但真要管起来就没那么容易。比如说,搞小煤窑要管,但就很不好管,结果一些地方就村村点火,乡乡冒烟。还有,有的同志讲,凭什么别人能搞工业区,我们就不能搞。在现在的情况下,要管住这些情况就要拿着中央的尚方宝剑。我们要认识到,现在正好是借东风解决许多问题的大好时机,特别是解决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深化改革、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大好时机。
还有一个统筹兼顾的问题,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省委提出建设“平安浙江”,强调“大平安”,就是贯彻统筹兼顾的思想。和谐社会不是“清一色”,而是“和而不同”。我们现在绝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年代,绝不是要回到“清一色”的年代。我们现在是在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情况下推进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推进发展,所以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比如说,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就是要先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起来,为此不断出台完善政策和制度,把保护私有财产写进了宪法,允许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参与分配。另一方面,也要关心困难群体,要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建立健全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不能搞两极分化,扩大差距,这个关系要搞清楚。
再比如,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我们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历史上,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就是靠牺牲农村,靠农民作出贡献来实现的,过去的价格剪刀差就是这样形成的。现在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应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打破二元结构。打破二元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给中国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道路。而这也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能叫全面小康,怎么能叫现代化呢?城乡一体化要协调好,城乡一体的人员流动、布局、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要规划好。这是“两个趋向”的问题,还有“两个大局”的问题,就是东部先发展一步,中西部要支持;发展到一定程度,东部要支持中西部。
[摘自2004年12月23日在参加嘉兴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三)科学判断形势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
全面正确地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
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所谓形,就是事物存在的状态;所谓势,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必须学会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全面了解国际形势,而且要准确把握国内形势,还要深入分析省内形势。形势有利的时候,要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充分做好应对不利局面的准备。形势不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对于前进道路上复杂多变的形势,要始终坚持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在认清形势中统一思想,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实增强时不再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这对于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自2006年1月21日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
分析经济形势,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把握经济运行大势,特别是要看全局,看前后的周期走势,把握主流,把握方向。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更要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大政方针的大背景中去看,放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中去看,这样才会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二是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情况中有很多是揭示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虽然现在还只是萌芽性的、初生性的,但只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一旦茁壮成长,就会成为主流。也有一些是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或者是老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对此我们要研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化解。我们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问题中发展和前进的。从这个角度讲,问题暴露得越早、越充分,我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越大,今后努力方向就会更明确。
[摘自2006年4月17日在省委常委会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关于“两个大局”和“两个趋向”。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针对的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我们应当把这个战略思维延伸开来,不仅延伸到省内区域的协调发展,而且延伸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先富与后富、公平与效率等几对重要关系的统筹上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深刻阐述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两个趋向”的思想观点,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方面我们浙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更应着力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自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大发展,必须结合浙江实际,坚决贯彻落实。我省发展走在全国前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走在全国前面。要看到,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发展的路子。落实科学发展观,现阶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政策,都是为了提升、为了转变、为了优化,但是它必然有阵痛,必然要花力气,必然有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加强磨合。
[摘自2004年10月20日在省委常委会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全面贯彻中央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从一个自然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归根结底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仍然要依靠加快发展。当然,加快发展不是片面追求GDP及其增长速度,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强调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要从浙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特点出发,在更高的视野和层面上规划部署“五个统筹”的各项工作,把推进城市化与建设现代农村结合起来,把提升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与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与加强区域合作结合起来,把经济强省建设与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文化大省建设结合起来,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与生态省建设结合起来,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其次,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解决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现象。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纺织、化工等,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对投资增长过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情况,引起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是好的,基础比较扎实,结构比较合理,规模和速度比较适中。但是,部分行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全局观念。一方面,我省缺乏大规模发展这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资源和条件,而且这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些产业的资源条件比我们好,我们适当控制这些产业的投资增长,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腾出空间,这也是浙江对全国的贡献。我们要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当前形势,科学决策,防止投资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003〕103号文件精神,令行禁止,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列入规划的一律不予审批。
三是要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次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对中央的这一政策,我们要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从我省实际看,电力、土地、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短缺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些矛盾和问题,表面上看是要素供给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根子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近几年来,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成效还不是很显著,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许多地方满足于传统增长方式下较高的GDP增长速度和较高的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缺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压力和动力。这次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各地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化压力为动力,苦练内功,着力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真正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精深加工型重化工业和高附加值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三大产业带,进一步提高浙江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摘自2004年4月14日在省委常委会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形的手”,没有了这只手,单靠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就会出现马克思当年所揭示的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危机,陷入萧条——扩张——过剩的恶性循环。因此,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常态,去年以来“有保有压”的政策是宏观调控,前些年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也是宏观调控,今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宏观调控。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别于过去,一个根本性的意义在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很难是自觉性的。我们的干部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不管想得通想不通都要执行中央的政令;但从企业来说,企业以营利为“铁律”,只要有利可图,它就不会轻易改变方向。这时候,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包括要素制约的“倒逼”机制,就可以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上发挥重大的革命性的作用。我称之为“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摘自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浙江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阐述的十大阶段性特征,具有全国的普遍性,对我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鉴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先于全国,我们遇到的一些新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概括地说:
一是经济发展的腾飞期。目前,全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战略机遇期;我省开始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经济腾飞时期,也是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我们既面临全国发展水平的“大环境”,又面临率先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的“小气候”,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这种“双重性”和不同步性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和途径。同时,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省所处阶段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积极借鉴国外同样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有益做法,努力使浙江经济真正进入又快又好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是增长方式的转变期。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经济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的继续发展、不断深化,必然要求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投资驱动型增长仍然是我省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客观上消费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要求的变化,特别是要素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瓶颈制约的进一步凸显,我们在深深感受到“成长的烦恼”和“制约的疼痛”的同时,也切实增强了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凤凰涅槃”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可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省经济形态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的根本出路,更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又是一个较长的阶段,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大量的艰苦工作。
三是各项改革的攻坚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在改革的广度上,不仅是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改革的协调配套;在改革的深度上,各项改革都将触及到一些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的难度上,由于改革将触及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必然面临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调整,也会遇到多方面的阻力;在推进改革的力度上,中央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就我省来说,以往改革先发的优势将逐步减弱,我们要在体制创新方面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抓住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这个重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努力营造体制机制的新优势。
四是开放水平的提升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几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有新的发展,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我们要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我们在对外开放方面更加积极大胆,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要认清新形势,分析新情况,研究新举措,通过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来更好地促进我省的改革和发展。
五是社会结构的转型期。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2004年我省城市化水平按“五普”口径已达54%,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已进入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将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同时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城乡联系将更加密切,农村的发展进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紧迫性。同时也要看到,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产业工人的规模迅速扩大,社会成员在地域之间和在职业阶层之间的流动明显加快,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大量从业人员脱离“单位制”管理,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快速增加。
六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新的发展阶段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劳动关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类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出现许多新变化和新的表现形式。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提高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自2005年12月8日在省委常委务虚会上的讲话]
从浙江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看,当前有六大新趋势需要我们认真把握:
第一,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业的发展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窠臼,走以工促农、以商活农、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第二,从城乡结构看,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的比重明显提高,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乡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初露端倪。农村的发展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窠臼,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第三,从就业结构看,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比重不断提高,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就业规模扩大的关联度加大,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正在打破。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跳出离乡不离土、离土不离乡的窠臼,走以培训促转移、以改革就业制度促转移、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
第四,从区域结构看,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地区分工与合作方兴未艾,区域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正在努力创造条件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跳出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走科技先导、山海协作、生态建设、跨越发展的路子。
第五,从社会结构看,城乡生活方式快速变革,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辐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加大,文教体卫、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经济论经济的窠臼,走经济社会协调、城乡社会事业统筹的发展路子。
第六,从体制结构看,城乡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宏观体制改革快速推进,农村发展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关联度加大,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必须跳出城乡改革分割推进的格局,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的路子。
[摘自2004年1月4日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事关浙江发展大局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做好这项工作,对我们抓住并且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组织起草好“十一五”规划建议是深化“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的重要内容。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是省委总结我省改革开放20多年发展的历史经验,针对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浙江实际的具体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不是僵化、凝固的,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能满足于提出口号。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要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要有载体、平台和抓手,解决好“桥”和“路”的问题。“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五年。必须紧密结合我省实际,根据“十一五”时期发展阶段、发展背景和发展特征的变化,站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丰富“八八战略”的内涵,按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深化“平安浙江”的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的每个方面,都要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明确新的工作要求、提出新的政策举措。
2.组织起草好“十一五”规划建议是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更加扎实。2004年,我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4352元,按当时汇率计算为2942美元。但也要看到,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既有因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因应对失误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由于我省比许多兄弟省份较早地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发展阶段,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将暴露得更早更为充分。
我们既不能茫然失措而徘徊不前,也不能盲目乐观甚至头脑发热,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统筹规划。这就需要我们在起草“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提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又要认真分析已经面临以及可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努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到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3.组织起草好“十一五”规划建议是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重要问题,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近年来,我省建立了省委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成立了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在研究确定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重大决策、研究提出处理全省重大财经问题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原则和措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也要体现在有关工作上,特别是中长期发展的目标举措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起草好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是党加强对经济工作领导六个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省委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主要是体现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方向,明确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提出实现目标和主要任务的重大政策。《建议》经省委全会讨论通过后,省政府将据此制定《纲要》,并提交省人代会审议批准,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意志,从制度、法律上保证党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的贯彻实施。
[摘自2005年2月8日在“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研究制定省委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在起草过程中,要对一些重大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是未来5—15年发展趋势和背景问题。“十五”计划的结果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起点。要对我省“十五”时期的发展作出科学总结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进步的趋势、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脉络,把握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起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演变趋势对中长期发展的影响,把握我省在全国发展的区位特别是在长三角中的方位,充分考虑区域之间、省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清晰地勾勒出未来5—15年我省发展的趋势和背景。
二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问题。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的量化目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20年翻两番。这个奋斗目标需要通过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因此,要按照十六大精神,提出我省“十一五”时期和后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包括到2010年和2020年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等。同时,要在去年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部署和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一些指标也应与时俱进地作一些调整。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未来5—15年,我们将在资源约束加大的情况下推进现代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唯一的出路。这里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如:技术进步问题,这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如何形成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机制,如何开发和推广共性技术,特别是开发推广对增长方式转变有直接效果的节能降耗技术和环保技术,需要深入研究;产业升级问题,这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如何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环境代价小的产业,淘汰产出低、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和技术装备,需要深入研究;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保证,如何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水、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也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转变增长方式有哪些新的情况,如何适应新的情况,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四是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问题。城乡一体化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是未来5一15年我省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迁。打破“二元结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改变二元体制结构,把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长期进城务工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和失土农民生计问题。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挖掘帮助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潜力,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区域协调发展是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相关。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经济规律作用的因素,但区域差距过大也是个需要重视的政治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构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创新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有效载体,引导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和区域内城镇转移,也必须作深入的研究。
五是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大变动的时期,这种变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未来5—15年,我们必须把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需要去化解和缓解,而不要在我们手里激化。社会领域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研究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当前比较突出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我们已经面临并可能进一步加剧的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及处理社会危机应急机制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问题,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如何提高人口素质,使之与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摘自2005年2月8日在“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需要在客观估价当前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阶段特征。就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背景来说,我看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1.我省“十五”时期发展的基本估价。分析总结前一个规划对新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十五”以来,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省GDP总量达到11649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24352元,约折合2942美元,即将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地方财政收入突破9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6元和6096元。
总的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完成较好,“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经提前一年完成,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这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省委在历届省委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相继作出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决策部署。目前,“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些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在总体思路和具体工作上的体现。可以说,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思考和工作思路,为“十一五”时期结合我省实际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经济发展从粗放到集约是一个规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老是粗放型增长,也是个问题。目前我省GDP已过万亿,粗略地说,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形成的增量,“十一五”期间平均大约是150亿元,大约是“十五”时期的两倍、“九五”时期的三倍。如果维持原有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不变,相应的自然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也将是原来的两倍、三倍,必将导致资源、能源供给的持续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也难以有根本改观。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一五”时期必须破题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高端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制约我省发展的主要是能源、土地、水等物质要素的供给不足。这些问题,通过加快能源建设以及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得到缓解。但也要看到,仅仅解决这些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增长方式,从长远看还是要促进经济结构由自然资源和投资依赖型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模式转变,特别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加强技术、人才这些高端要素供给,这是根本之策。三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增大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动,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将不断显现并趋于复杂。如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社会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2.国内外发展趋势对我省未来发展的影响。对国际环境和发展趋势,总的中央已有正确的判断。今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亚非峰会的演讲中指出,“综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另一方面,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因素依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有三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一是把握未来几年世界周期性变化趋势,特别是石油等战略性资源的价格走势,分析其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二是从世界经济的互动角度出发,分析汇率变化、贸易摩擦、产业转移等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影响。三是跟踪世界科技进步,关注互联、融合、无线、宽带、数字化等新技术发展可能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关注生物技术发展孕育的新突破,分析其给我们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从国内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阶段。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人均达到1269美元。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2万亿元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五”预期目标,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将达到1400美元左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科技进步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将进入快速变动期,这将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变革;随着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为经济增长开辟更广阔的需求空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会得到进一步发挥,这将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随着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的确立,各区域发展活力将竞相进发,区域协调发展将呈现新局面。当然,也面临着一些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如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环境资源压力;如何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对我省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可以使我省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科技进步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等带来的机遇,加快融入更为有利的国际国内分工体系;另一方面,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外部经济波动对我省经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总的看,“十一五”时期既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竞争期,对此还要继续做深入研究分析。
3.我省未来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和把握。2004年,我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十一五”时期将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将带来经济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从经济发展看,就一个国家而言,这一阶段具有经济总体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其他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等特征。当然,上述对发展阶段的把握还是初步的,还需要结合当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我国国情,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比如,如何动态地把握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征。目前对这一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总体上还停留在静态比较上,是对过去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的总结。如联邦德国和日本分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入这一发展阶段,而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这一发展阶段的。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环境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国是人口大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大背景下,实现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跨越,在很多方面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到底会呈现哪些新的特征,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认识还比较浅。此外,目前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等方面的趋势特征,但对这一阶段的社会结构将出现怎样的变化,其一般规律特征究竟如何,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还有,要考虑到我省“十一五”时期发展阶段的双重特征。我省是在全国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的时候,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的,因此“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性,又有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性。发展阶段的双重特征使我们面临着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好城乡发展特别是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顺利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为主转变为以高附加值为主)和社会结构的均衡化(中等收人者比重大幅度提高),相对全国而言,浙江在“十一五”时期的机遇更多,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同时,受双重特征的影响,我们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超越全国发展进程,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很快,可能比全国超前很多,但社会发展、民主法制以及人的素质等方面,可能就大体与全国同步或略微超前。对这一点,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摘自2005年5月31日在听取“十一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汇报会上的讲话]
(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做到“走在前列”,就要干在实处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着眼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把中央的精神与浙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相继作出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八个方面的执政基础、增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等重大决策部署。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系列决策部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殷切期望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明确而具体地要求浙江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做到“走在前列”,就要干在实处。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走在前列”是发展的、具体的、实践的。这既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以善作善成的韧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断抓出新的成效。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悉心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对浙江工作的重视、对浙江人民的关怀、对浙江党员干部的鞭策,深刻理解“走在前列”的要求,尽力把浙江的工作做得更好。
要历史地认识“走在前列”的要求。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浙江有今天,靠的是发展;浙江要走向明天,仍要扭住发展不放松。“走在前列”既是对浙江过去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浙江未来的明确要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明显的发展优势,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实践经验。跨入新世纪,浙江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延续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了在全国的领先位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去发展得好不等于以后也发展得好,过去领先不等于今后就能够走在前列。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发展优势,积极挖掘发展潜力,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昂首阔步地走在前列。
要辩证地理解“走在前列”的要求。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对浙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今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兢慎”两字源于唐代诗人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为人在泾溪险石上行走时总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没人掉入水中,而恰是在平坦无险之处,却常有落水事件的发生。这种深含哲理之言,当引起我们深思。近年来,我们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先天的不足”和“成长的烦恼”,一些老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新问题又不同程度地比全国先期遇到。比如经济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人多地少、资源紧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不断加大,社会公正、社会治安和社会矛盾问题、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问题、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等都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先发地区必然遭遇先发问题,某些方面走在前列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必须具有探路者直面荆棘的勇气,正视矛盾和问题,不使“癣疥之忧”变成“心腹之患”,不因局部问题影响发展全局,不让绊脚之石阻挡前进步伐。
要全面地把握“走在前列”的要求。“走在前列”作为对浙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一个全面、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目前,浙江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仅有几个大的指标是不够的,应当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方面全面加以理解,全面加以推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共进,我们的工作距离“走在前列”还有不小的差距。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要“走在前列”,就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动力所在。浙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靠精神力量特别是“浙江精神”的激励,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给我们以鞭策和鼓劲。特别是我们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认清使命,增强信心,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克难攻坚中脱胎换骨,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实现凤凰涅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时代进步总是在解决时代难题的基础上实现的。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我们决不能有“娇”、“骄”二气,怨天尤人,退缩畏难。当然,也不能把“走在前列”泛化俗化口号化,搞不顾条件的盲目攀比和违背客观规律的大干快上。
要“走在前列”,就要具备宽广的发展视野。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万木竞长,百舸争流。浙江作为我国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省份,也为世界所关注。世界通过我们浙江看到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和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全景中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因此,“走在前列”就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忧患意识,始终坚持从全局的高度判断形势,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切实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作为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点目标,加紧进行渗透颠覆活动。近年来,他们相继在对我渗透颠覆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斗争的长期性、严峻性、复杂性,坚持守土有责,落实领导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坚决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的图谋。“走在前列”还必须吸纳各省区市的优长,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用国际先进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顺应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们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把浙江的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认识和思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不断激发推进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勇气,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走在前列,尽领风骚。
要“走在前列”,就要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走在前列”最终要体现在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方面继续走在前列,更要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面走在前列,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探索新路的有益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各个部门和单位瞄准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挑剔”的心理看自己,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同志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树立一流的目标,追求一流的水平,创造一流的效率,干出一流的业绩,为推进省委确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而努力奋斗。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密联系浙江实际,强调2004年要突出深化改革这个主调,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这条主线,坚持改革抓深化,发展抓统筹,稳定抓机制,党建抓根本。全会还提出,2004年是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扎实推进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狠抓落实年。为此,必须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实践表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能否做到狠抓落实,是否善于狠抓落实,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上。就浙江而言,今年抓落实,就是要紧紧围绕“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来进行。“八八战略”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得到了全省上下的一致认同。落实“八八战略”是加快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我省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对此,全省上下必须思想高度重视,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必须结合实际贯彻,必须狠抓工作落实。对“八八战略”作出的总体规划和提出的各项任务,要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
[摘自2004年1月29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
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有责任、有条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实现的发展,不但要在速度上快于全国,而且要在质量和水平上高于全国,在统筹协调上领先于全国。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总之,要建设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浙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是中央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已经取得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事实证明,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从我省情况看,全省各地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结合各自实际采取积极调整措施,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少数地方和干部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彻底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才能真正把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宏观调控和要素资源紧张,正是锻炼和检验广大干部发展本领的好时机。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不要一讲宏观调控就不要发展了,一讲整顿开发区就不要招商引资了,一讲控制投资规模就不上新项目了,任何事情都不要绝对化。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破除“骄、娇”二气,敢于面对困难,增强承受能力,受得起曲折,经得起考验。要敢于为下面挑担子、承担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既要依法、依政策处理,又要实事求是、历史地看待,对的肯定,模糊的澄清,错的纠正,注意保护好广大干部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鼓励基层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八八战略”的部署上来,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做到紧中求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把握宏观调控创造的机遇,当前要积极进行适应性调整,千方百计化解要素制约矛盾,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要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现行国家用地政策条件下,缓解用地紧张问题,关键是挖掘土地存量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对已供土地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处置征用后长期无实质性开发或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坚持集约用地、规范用地,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实行“批项目、核土地”制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用地。
二要多管齐下缓解用电紧张问题。从加强供给、科学调配、节约用电等三个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要进一步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适度补贴等办法合理引导企业自备发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部署的“有保有压”、有序用电的各项工作,科学合理调度,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电,优先保证对全局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用电。深入开展全社会“节电”活动,大力推广节电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节约用电,使节能降耗渗透到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
三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节水和治污并举,解决我省区域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要抓紧编制全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好浙东引水工程,加快浙北引水工程的规划论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行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水污染治理,尽快改变水质性缺水状况。大力开展节水活动,推广应用各种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鼓励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当前企业资金供应紧张问题,既要努力增加信贷供给,扩大企业间接融资,又要加强上市工作,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组织存款,引进省外资金,增加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平衡压力;加快调整信贷结构,集中资金保证重点。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重点做好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的培育工作,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到海外上市,鼓励发行企业债券,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需求。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随着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我省再走粗放型的发展路子将难以为继。据省统计局测算,在过去的20年(1980年到2000年),我省以投资翻6番多,能源翻2.5番,支撑了人均生产总值翻3.3番。如果按照过去的投资和能源使用情况,今后20年(2000年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即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4000美元、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8000美元的目标,将需要2.8万亿元投资、1.6亿吨标准煤能源,这样的高资金、高能源投入显然是很难保证的,相应造成的高污染,环境也难以容纳。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提高我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导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国家和地区间的市场边界日益模糊,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在这个背景下,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争夺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的竞争,表现为国际竞争力的较量。所谓经济国际竞争力,主要是指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经济扩张,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竞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着眼于规模和总量,更强调质量和效率;不仅着眼于已达到的水平,更强调潜力和后劲。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一个资源优势并不突出的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一个单纯依靠资源等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地区,如果不注重培植新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国际竞争优势,也会在残酷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走向衰败。因此,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定位要高一些,要坚持以国际竞争力为导向。我们的企业要有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和勇气,我们的产品不能仅满足于走出国门,而且要努力打入欧美的高端市场,争创国际性品牌,我们的环境要能够吸引国际一流企业来投资落户,使我们的产业、企业、产品和投资环境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途径。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要求,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要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载体,积极发展电子通信、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港口优势发展重化工业,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特色产业,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全面提高我省制造业的竞争力。要在坚持做强做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近年来,我省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去年是39.7%,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不仅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必须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要加快打造一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大力培育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扩散推广,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要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集成,努力实现变创业为创新,变仿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名牌,力争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复合型科技创业人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加强高级技工队伍建设,注重一线工人的技能培训,真正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为载体。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矛盾,由此,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介绍我国、我省资源形势和节约潜力,提高全省人民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要大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在全社会推广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办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拓展发展空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迫切要求我们以更宽的视野,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体制保障,为破解要素制约提供更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
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八八战略”提供制度保障。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决定》的要求,推动我省改革向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发展,再创我省体制新优势。进一步加强现代产权制度建设,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和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经济增长内在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投资问题。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建立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从制度上促进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拓宽社会就业渠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理顺分配关系,为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在加强经济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工作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注重规划、注重政策、注重协调、注重环境建设上。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抓紧清理有关文件,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政策,创造高效便捷的外贸服务环境,积极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努力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快速增长。加强与国际大集团、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的联系,引进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尤其是充分利用台湾岛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东引台资”力度,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目前,我省正处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浙江土地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要有效解决我省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10.18万平方公里区域面积上做文章,必须在大力引进优质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要树立“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理念,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主动接轨上海、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省外、国外建设我们的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实施“五个统筹”,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的一场大变革,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大战略,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城乡规划为先导,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努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力争与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要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产业和城市的空间布局。从整体上考虑产业带和城市群规划,抓紧搞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带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带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二是抓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经济强县做大做强。继续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三大工程”,引导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辐射,形成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加大港口资源整合,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船舶工业、新兴海洋工业和海岛旅游业,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
加快构筑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是文化。要高度重视文化大省的建设,进一步推动经济与文化的紧密融合。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设,进一步推进我省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做强文学、戏剧、影视、出版、美术等产业,力争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不断增强浙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要切实办好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扩大浙江在全国和国际的影响。要把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和卫生强省。
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深入实施《浙江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搞好生态市县建设规划,推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市县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土整治力度,全面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治理和地质灾害治理,做好气象灾害防治工作。要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强化人口意识、人均意识、人与自然和谐意识,努力使我省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人口迁移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全面落实建设“平安浙江”的各项举措,努力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健康的经济运行环境和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进一步总结、推广和创新“枫桥经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继续下大力气做好信访工作,切实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对各类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置,防止扩大蔓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努力扭转各类事故多发的状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增强,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创造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的发展实绩。“政绩之本,在于为民”。各级干部要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保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起来、真正落实下去。
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切实做好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树立民本意识,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后,在落实正确的群众观方面,要着力做好两个“高度关注”。高度关注民主,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在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上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高度关注民生,办好一批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得民心的好事、难事和实事,加快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将以往一些好的做法巩固下来,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努力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引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摘自2004年7月29日在省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学习会上的中心发言]
努力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必须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实践中,着力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1.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把握经济发展全局。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我们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方式、重点和力度,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双稳健政策。“稳健”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伸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取得了防范金融风险、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显著成效。在目前投资规模很大、社会资金增加较多的情况下,实施双稳健政策,完全符合经济周期阶段性变化的客观趋势,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相机决策、反向操作的规律性。对地方党委、政府来说,贯彻双稳健政策,一是重在把握,按照政策导向,调整经济工作思路,在战略上着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同时,针对土地、资金、原材料等要素供给的紧张状况和一些事项审批更加严格的现实,在战术上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在大的政策背景下谋划经济工作,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开展企业服务,在避免经济大起的同时防止经济的滑坡。比如,对于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增幅、工业经济效益和利用外资增幅“三回落”问题,既要高度重视,更要冷静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二是重在落实,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投资的监管,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使财政资金从竞争领域和“越位”领域逐步退出;另一方面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等“缺位”领域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要有效发挥投资消费对经济的双重拉动作用。引导符合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度投资,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改变消费增长滞后于投资增长的趋势,着力形成协调、均衡的消费投资比例关系,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省经济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支撑的。这在工业化发展初期,有利于产业升级和改善基础设施。但投资率长期偏高,消费率相对偏低,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容易引起生产、分配、消费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近1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43%下降到34%,同时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GDP增长高于居民收入增长,这说明我国还没有形成以消费为主体的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就必然形成投资过热以及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内在驱动。我们现在在宏观调控上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从根源上说都与这样的局面有直接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两大部类的关系时认为,居民消费规模决定投资规模,投资规模决定生产规模,居民的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从目前浙江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升级现状、市场需求潜力等方面来看,我省正处于由投资推动型增长向投资消费双推动型增长的转折期。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地区的居民一旦进入以住行为主的消费阶段,如能因势利导,将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形成较长时期的景气繁荣。当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不像启动投资需求那样立竿见影,而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要政府进行相关消费政策的调整。对这个问题应作深入研究。当前,我们要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等手段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倾斜,努力缩小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未来预期支出,扩大即期消费需求,让老百姓敢于花钱消费;从改善宏观消费环境入手,调整消费政策,搞好消费服务,完善消费信贷,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乐于消费。同时,坚持“有保有压”,在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过程中把握好投资规模这个“度”,既防止投资规模的过度膨胀,又防止投资规模的不当萎缩,通过优化结构来推动投资适度增长。
要在加强市场监管中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当前,由于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仍未完全消除,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对下游产业的传导开始显现,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状况尚未根本缓解,引发价格波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稳定物价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价格调控和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波动,有效监测粮食、煤炭、石油、房地产等价格走势,完善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急机制,防止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或急剧滑落,整顿规范教育和医疗服务价格秩序,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价格问题,注重在价格波动中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
2.以主动的姿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也是“十一五”规划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抓准关键环节,围绕“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总体思路和具体部署,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切实做好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各项工作。
一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较低,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软肋”和“痛处”。这在外贸出口上充分反映出来:长期以来,浙江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只能以低成本为主要竞争力,只能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大量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屡遭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和反倾销指控。近年来,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我省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削弱,在某些领域可能成为明日黄花。比如,2004年,我省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3.4%,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只上升5%,由此造成的工业减利达900亿元左右。我们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此,我们要加快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一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培育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强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联合攻关和扩散推广,高度重视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变创业为创新,变仿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名牌,真正使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市场制高点和产品价值制高点。要妥善处理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加大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践证明,引进、消化、吸收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加大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要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复合型科技创业人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二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的治本之策。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说,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能走西方国家早期向外掠夺资源的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不能走建立在大量占有资源基础上的西方工业化道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我省来说,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问题比其他省份更为突出,要素制约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遭遇“增长的极限”。面对这种状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唯一的出路、终极的出路。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着力搞好资源节约,杜绝资源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循环经济中求发展,逐步形成节约资源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低代价的经济增长道路。
要抓节约。土地方面,坚决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保护、挖潜”的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安排用地指标,把土地供给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杠杆。矿产资源方面,加强对省内采矿作业的安全检查和效益评估,果断关闭一些效益差、对环境建设不利的矿点,眼光向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确保资源有效供给特别是战略资源的安全。水资源方面,按照总体规划深入研究优化配置问题,突出抓好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建设。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方式,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使人人都养成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要抓循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途径。要改变环境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的旧模式,注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逐步建立起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体系。要把企业内部的循环、生产间的循环和社会整体的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创建循环型工业企业和推进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产业利用体系建设,建立绿色消费体系,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从制度层面研究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形成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从法制上制裁、从经济杠杆上制约浪费资源的行为,从供地、供水、供电、供贷等方面的政策上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真正使优化的产业、优良的增长方式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有利可图、更具效益。要加大“811”环境整治工作的力度,争取早日偿还我们对环境的欠账。近日,吴官正同志在国家环保总局视察时强调,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末端产业(如二、三产业)对于源头产业(如农业)的利益补偿,努力形成一个社会良性循环、各方各得其所的机制。
要抓增长。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是“死去活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要辩证地加以把握,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在资源节约的前提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意味着一些企业甚至产业的萎缩,进而影响到一个地方经济的增长;也可能意味着这些企业和产业退出市场会给我们的产业高度化腾出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腾笼换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被动的,任由资源约束下“鸟去笼空”;一个是主动的,努力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后一个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要着眼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切实把着力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优势,深入挖掘潜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既能够节约资源又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和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科学判断,是指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制定“三农”政策的基本依据。从我省实际看,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比全国其他地方更有条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近年来,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在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作出一系列部署,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深入研究和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的一些问题,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当前,特别要下大力气推进具有浙江特色的已作出具体部署的几个“千万”工程,这些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一是“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力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累计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的高效生态农田;二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着力改变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四是农村“千社万龙组织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五是“千万农民饮用水和农民健康”工程,让大多数农民群众尽早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切实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六是“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现代流通网,进一步规范农村流通秩序。胡锦涛总书记还要求我们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高度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我们继续深入推进“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三大工程,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举措,努力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四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高、附加价值高的“三高”特征。按照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条件的财富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交换出来的。这已为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所证明。因为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现代服务业创造的巨大财富,将远远大于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的不断增加,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由于服务业大多与社会公共事业相关联,这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多数都达到三个“70%”的水平,即服务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70%左右,GDP增长的70%来自于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吸纳了70%的就业人口。而在发展中国家,印度服务业的超前发展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可以说近10年来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与服务业的超常规发展密不可分的。与第一、二产业相比较,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对于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具备了加速发展服务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但是,从服务业外部发展环境看,存在门槛高、管制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从服务业自身发展状况看,存在规模小、效率差、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要以宏观调控为契机,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使现代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努力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产业”。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进行专题调研,作出具体部署。总的讲,要优化行业结构,重点发展以信息、金融、科技、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大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含量,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引导社会资金对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投入,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努力使服务业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
3.在更深的层次上推进改革和开放。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深层次探究,都能在体制机制上找到根源。这次宏观调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仅是为了熨平经济发展波动,避免大起大落,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和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形成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政府、市场、社会互补互动,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我们说,宏观调控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这种“倒逼”机制逼迫我们转变观念,更新思路,以脱胎换骨的勇气争取主动,力求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飞跃。这种“倒逼”机制要求我们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变“倒逼”为“顺导”,变被动为主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宏观调控的目标落实到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上,为国民经济保持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发展态势,提供坚实的长效的制度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要着眼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向纵深推进。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从浙江实际出发,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财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改革,按照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的要求,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经济关系,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积极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为。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把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取向,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推进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目前我省外贸依存度高达62.7%,外资规模达全国的1/10,外贸外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外贸外资工作上,同样存在着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我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出口,仍占很大比重,既加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加剧了与国外的贸易摩擦;既难以获取高额利润,也缺乏增长后劲。在吸引外资上,我们以市场换技术,但真正引进的核心技术并不多。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以质取胜,推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在保持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必须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我们要看到,利用外资,决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外资的背后是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既不能因为不缺资金,就失去吸引外资的动力,也不能为引资而引资,要切实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当前特别要在深入做好港澳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引资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日、韩的引资力度,高度重视“东引台资”。同时,要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产业转移、资本输出加强引导,增强在外投资浙江人与浙江经济的关联度,这应当也是“腾笼换鸟”的本义所在。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决策部署,为建设“平安浙江”带来了新理念、新认识,拓展了新视野、新思路。我们要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坚持“五个更加”、“六个确保”的目标,按照“发展固和谐、民主促和谐、文化育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的思路,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和谐社会。
1.建设“法治浙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障。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法治,就是用法律来规范各个社会主体的行为。建设“法治浙江”,就是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各项工作,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此基础上,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水平,努力建设办事有法可依、公民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社会。
2.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文化是根,文化是精神支撑,文化是构成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背后,其实都有文化在发挥着极其深刻的内在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我们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通过调节社会分配、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来实现和谐,也要通过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来促进和谐;既要发挥民主法制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又要发挥思想道德凝聚人心、引导行为的作用。省委初步打算召开十一届八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问题。要从引导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入手,推进“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先进文化的思想凝聚力;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入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入手,加快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文化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3.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既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又能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公平和正义的基本前提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首先要看到,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体现这一方针,从而把公平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当前,在促进效率和维护公平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这个方针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而是没有真正让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使公平得以兼顾。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不能离开生产力水平提过分的要求,不能开空头支票,盲目吊高胃口,以免误导群众、自乱阵脚、失信于民。其次要看到,效率和公平有分工的不同,实现的途径也有所不同。初次分配应当注重效率,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次分配应当注重公平,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通过体制化的“财富转移”,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再次从长远看,要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社会收入结构由高收入者很少、低收入者很多的金字塔型,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为主体、高低收入者占少数的橄榄型。浙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有着庞大的创业者群体,这为构建一个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强引导,使人们在创业中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要求,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致力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4.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要把加强政府管理与推动社会自治结合起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政府要转换职能,由社会的直接“管理者”逐步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转变,致力于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经济性公共产品、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制度性公共产品,更好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推进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加强党对各类社会组织的领导,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力度,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颠覆活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恐怖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街面“两抢”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坚决打击“黄赌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妥善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努力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三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其根本保证是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与推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履行自身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各方面基础入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努力使全省各级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切实为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浙江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单位,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先进性教育活动三个批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展开,每一批次的教育活动都要创特色、出亮点,注意总结经验,从制度上加以规范。目前,进入第一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已基本完成分析评议阶段的有关工作,即将进入整改提高阶段。接下来,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将相继展开。我们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加紧工作,扎实推进这项教育活动,切实把胡总书记提出的“关键是取得实效”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把“走在前列”的要求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做到谋划工作有“走在前列”的意识,学习动员有“走在前列”的内容,分析评议有“走在前列”的标准,整改提高有“走在前列”的要求,努力在解决好中央提出的大个方面共性问题和各地各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真正使我省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推进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素质工程、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满意工程。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要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就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在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为此,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要围绕深化理论武装这一首要任务,深入研究如何全面贯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在党的组织建设上,要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一总体要求,深入研究在选人用人、党管人才、政绩考核、能上能“下”、管理监督、基层基础等方面的一些难题,努力求突破、创特色、出成果。在党的作风建设上,要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核心,深入研究如何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求真务实的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时,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抓紧研究和出台一批相关整改措施和制度。比如,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我省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具体措施,抓紧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开展这方面试点工作;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完善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抓紧制定并实施浙江省加强党内监督十项制度等;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打牢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认真研究解决集体经济薄弱地方村“两委”基本办公条件的具体办法,研究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制定落实“三真”要求、关爱基层干部的政策规定等。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