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二、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关于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方面,是做好对外工作的根本保证。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执政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

(14)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党的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中央有权威,党就有力量。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

2. 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对外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15)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根本政治属性的体现。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新中国外交始终肩负着捍卫国家利益、拓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光荣使命。外交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昂扬奋进,恰逢其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外交,既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也要为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外交的政治本色,才能始终使中国外交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始终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中增强定力、把握主动,才能始终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断开创新时代对外工作新局面。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引领制定中国外交重大决策,统筹推进各方面对外工作,使中国外交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的灵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前行的根本政治保障。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政治优势。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底气所在。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制机制,统筹调动全党全国各方面力量与资源,更好形成对外工作一盘棋局面。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在七十多年风云变幻中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定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对外工作全局,召开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两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战略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实现了对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发展营造了有利国际环境,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更多认同,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历史性提升。

3. 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

(16)党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的领导核心。外交大权在党中央是实现党对对外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原则和根本体现。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要加强理论武装,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对外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对外工作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这是全党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深刻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策理论水平。要准确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坚持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国内和国际相结合,在新时代对外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思想力量。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外交实践,加强各方面能力建设,推动对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关于对外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就对外工作加强战略谋划,就外交工作总体规划和各方向具体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在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外部环境新变化,明确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在二〇一八年六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作出应有贡献。这两次会议是党中央结合新形势、应对新挑战、部署新任务,为对外工作作出全面规划的战略举措。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强化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协调,各有侧重,相互配合,确保实现对外工作战略目标。

要在新时代对外工作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践行“两个维护”贯彻到对外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任何情况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从维护核心、拥戴核心、服务核心的政治高度开展对外工作。

为元首外交提供坚决有力服务保障,是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也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掌舵者和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定向把舵,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在推进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要把元首外交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位置,精心谋划,全力推进。要通过元首外交引领外交全局,结合形势最新变化,推进外交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外交活动的策划设计。

4. 改革和完善对外工作体制机制

(17)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统筹两个大局更加有力,对外工作运行更加高效。

进一步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为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将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更好统筹外交外事与涉海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央外事工作全局中统一谋划、统一部署。

进一步理顺地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地方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促进地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做好地方外事工作,从全局高度集中调度、合理配置各地资源,有目标、有步骤推进相关工作。二〇一七年二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党对地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地方党委对本地区外事工作的主体责任,完善省以下地方党委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体制。

稳步推进驻外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在二〇一八年六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落实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驻外机构管理体制。

推动援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加强对外援助的统筹协调,推动援外工作统一管理,改革优化援外方式,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加强国际法治领域合作,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5. 加强新时代外交外事队伍建设

(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对外工作队伍。外交战线全体同志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永葆对党忠诚、为国奉献的赤子心。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国家、人民绝对忠诚,是外交人员的根和魂。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外交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坚持外交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永葆开拓奋进、担当有为的事业心。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把为全人类作贡献作为重要使命。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战略抱负,胸怀祖国,兼济天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不断扩大我国的“朋友圈”。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各国的广泛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多边事务,维护中国人民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促进中外理解和友谊。

永葆主动学习、自我革新的进取心。我国外交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对外交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外交人员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能力建设,为做好对外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永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心。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党中央对外交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要落实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的外交队伍。

当前,外交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锻造新时代的外交“铁军”,科学统筹资源,高质高效做好外交服务保障,在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10.83%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中共中央宣传部

共60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