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肾阳充足,水湿才能动起来
肾也是负责管理人体水湿的。怎么理解呢?气可以行水,而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水液在人体的输布和排泄,主要依靠肾阳的推动。如果肾阳不足,气化作用失常,就可能发生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增多、尿少、水肿等病。
2003年的时候,有个56岁的女士来找我看病。我问她怎么了。她叹了口气说:“大夫,我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口渴得厉害。原先喝点水就能解渴,可从一个月前开始,喝了水还是渴,每天能喝5~6暖瓶。喝得多尿得也多,但却便秘,平时还总是头晕,晚上总做梦,心里也很烦躁。”
我问她:“你喜欢喝的是热水、温水还是凉水?”
她说:“凉水喝了不舒服,我喜欢喝点热水。”
我又问她,之前有没有做过治疗。她告诉我,之前在医院做过检查,没有患上糖尿病、慢性肾炎、干燥综合征等相关疾病。因为西医没办法治疗,她就开始找中医,吃了很多方子可还是口渴。我翻开她的病历本,看到上面曾经开过白虎汤、沙参麦门冬汤、生脉饮等养阴清热、益气生津的方子。
望诊时,我见她舌质暗红、舌苔薄黄,切脉时发现她脉沉细数。除此之外,这名女士全身都比较困重,膝盖下常觉得凉,有轻度水肿。
这名女士的口渴、尿频、水肿其实都跟肾有关系,属于阳虚水泛,气不化津,津不上承引起的。一个人如果肾功能好,就能把喝进去的水代谢出去,但如果肾功能不好,这个人又经常喝水,那身体就会被水湿撑得满满的。打个比方,水要沸腾变成水蒸气,就需要你在锅底加一把火。而肾阳就像这把火一样,有温煦气化的作用。如果这把火小了,人体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把水液输布到全身,那么这个人就会觉得口渴。火很小,但水却因为不断添加而越积越多,有的水就会溢出来乱跑,而湿性趋下,所以患者才会出现水肿的症状。
当时,我给这位女士开了7剂真武汤加味,用来温阳化气。第二次来诊时,这名女士很高兴地说:“大夫,我现在不怎么口渴了,每天喝水2~3暖瓶就行,而且腿也不肿了,也不便秘了。”我见她肾阳已经逐渐恢复,所以仍然让她坚持服用原方10剂。肾阳不可能快速地补充,后来我还让她买了金匮肾气丸,用丸药慢慢调治,最后终于消除了口渴的症状。
◎ 金匮肾气丸——补肾阳的代表方
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发源于肾,而肾阳又是人身阳气的根本,所以肾阳又被称为“命门之火”。它就像太阳照射着大地一样,能够温煦全身的脏腑组织。如果肾阳虚了,人就会表现为虚寒之象。就像上面那位口渴的患者一样,她的病症乍看像实热伤津,但患者却喜欢热饮,舌苔虽然薄黄却不干燥,虽有便秘却不硬结,显然不是实证而是虚证。
肾阳不足的人平时就可以适当服用一些金匮肾气丸。水湿的代谢如果只是依靠利水之药,还是在治标,比如有些排尿困难的患者,用利尿药后可能一时能排尿了,但一旦停药,身体阳气不足了,又尿不出来。很多老年人因为肾气衰弱,常会出现小便不利、脚肿、盆腔积液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你用再好的利水药都不好使,只有将五脏的阳气激发起来,这些湿邪才能被蒸腾气化。而金匮肾气丸有补肾阳的功效,它就像一个动力源一样可以通过肾阳的气化动力去推动水湿。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牡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金匮肾气丸有温化肾气、温补肾阳的作用,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痛感、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阳痿精冷等疾病。
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有肾阴和肾阳两方面,凡是有肾虚的症状,必然会引起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有可能偏阳虚也有可能偏阴虚。金匮肾气丸主要是为了肾阳虚者而设。其实,从东汉末年至今,有很多补肾名方都是由此而来,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右归丸等。
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只需要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服用时间应该在吃饭前或吃饭后一个小时左右。丸药起效的作用相对来说会慢一些,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服用才能看到效果。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如果是肾阴虚尤其是兼有内热的人群,不宜服用,以免引起口干烦热、牙痛等“上火”的症状。
◎ 冬天一碗羊肉汤,温补肾阳
在寒冷的冬天,肾阳虚的人会比别人更怕冷,比如,手脚冰凉、腰膝酸冷、大便稀、容易感冒、小便清长等等。这时候吃点羊肉就很不错。因为羊肉是温性的食物,可以补虚益肾,在冬季食用可以帮助更好地抵御寒冷。
羊肉有很多吃法,最具营养的要数羊肉煲汤。羊肉虽然好吃,却有一股膻味,弄不好很难吃。清朝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里给出一个去膻的办法“加胡桃煮则不膻”。在炖羊汤之前,大家可以准备几个核桃,将核桃打碎后(不用去壳)装在纱布袋,避免露出核桃壳的碎渣,然后和羊肉一同放入锅中煮,一直煮到羊汤好了为止,最后食用时将核桃纱布袋拿走。羊肉在经过小火慢煨一两个小时后,肉质熟烂,汤也会呈现乳白色。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完宝宝后,会出现腹部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免疫力低下等阳虚的表现。这时候就很需要用羊肉汤来补一补,羊肉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暖御寒,还能增加乳汁分泌。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1 0克,生姜5克,羊肉500克,食盐适量。
【做法】1.将当归、生姜洗净后切成大片备用。羊肉洗净后切成2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入沸水锅中汆去血水后,捞出晾凉。
2.将羊肉、当归、生姜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后置武火上煮沸,捞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肉烂,最后加入食盐即成。
【用法】吃肉喝汤,每周1次。
【功效】温中补血,补阳散寒,适合寒性的疝气、腹痛及产妇因阳气虚导致的乳少、恶露不止等。
需要注意的是,羊肉性温热,食后容易动气生热,所以最好不要与南瓜、何首乌、半夏同食,否则会壅气发病。在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冬瓜、菠菜、白菜、笋、丝瓜、金针菇、蘑菇、茭白等,与这些蔬菜搭配能起到清凉、解毒、除烦、止渴的作用。羊肉属于腥膻发物,有皮肤病、过敏性哮喘的人不宜食用;平时容易上火、心烦气躁、手足心发热、口舌糜烂的人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