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而不惧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读过《三体》后,人们很容易把这句话与黑暗森林理论联系在一起,认为它的意思是所有的外星文明都是敌人。但实际上,萨特的这句话并不是表面上这样简单。
萨特主张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后者强调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认为,人有绝对的自由,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塑造的。简单地说,人的存在不应依赖于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反馈。然而,在现实中,现代人普遍会因为外部因素感到焦虑、烦躁或无聊,并在遇到问题时急于向外寻求帮助,从而获得存在感和安定感。当我们无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人即地狱”的局面就会出现。
在小说中,ETO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存在深刻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已经无法靠内部的努力解决,因此选择将目光投向地球之外。虽然其出发点并非充满恶意,但这种选择其实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依赖,可能导致整个文明的异化。尤其是其中一些疯狂、偏执的降临派人员,他们执意带领文明走向自我毁灭。这些人妄图站在高人一等的视角上,以自己的憎恶为依据对整个人类进行宣判。
只要“遇到困难就向外部寻求解决办法”的人性还在,文明就绕不过异化的深渊。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避免文明陷入异化的深渊呢?东方传统智慧给出了解决之道:儒家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佛家认为“见性成佛”;道家推崇“抱朴守一”;《黄帝内经》说“心安而不惧”;《周易》中有“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追求内省,改变看待事物的观念并完善自我才是解决困难的要诀。
人们总是对寻找外星人十分感兴趣。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找到并联系上了外星人,会发生什么呢?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重要的问题。《三体》用科幻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可能发生的场景。更为深刻的是,它一方面展现出外星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不一定都是好处,另一方面揭示了在面对外星人时,人性的各种弱点都会被放大甚至出现异化的事实。
正如卡尔·萨根所言:“从根本上说,寻找外星人就是寻找人类自己。”寻找外星人有助于人类正确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