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全食与爱因斯坦理论
通过对宇宙的观测,人类知道了很多宇宙的真相。不过,我们了解得越多,新的谜题也会越多。当然,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观测,都离不开望远镜这一重要工具。如果没有望远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能连那些谜题本身都不会发现。
前文曾介绍美国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日本国家天文台也拥有一个大型的光学望远镜,即位于夏威夷群岛的莫纳克亚山山顶上的“昴星团望远镜”。昴星团望远镜的主镜口径达8.2米,在1999年建成时,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镜片光学望远镜。回顾一下昴星团望远镜发现的天体,也能让我们了解它的威力。
例如,2005年它测出了在鲸鱼座方向发现的星系团到地球的距离为128亿光年;2006年它发现了距离地球127亿光年的类星体(Quasar);2006年它还发现了与我们相距128.8亿光年的星系。
这些望远镜的观测,让我们认识宇宙的边界不断扩展。在各方研究的积累下,我们也对“暗物质”有了一定了解。虽然它的真相目前仍然是谜,但我们已经绘制出了暗物质的“地图”,来呈现它们存在于宇宙何处以及存在多少。
暗物质无法被看到,所以有人或许对绘制暗物质的地图心存疑惑。要理解这件事情,在此不得不再次请出爱因斯坦先生。
想必大家听说过让爱因斯坦声名鹊起的那次“事件”,即1919年南半球出现的日全食。一位天文学家在观测太阳附近的一颗恒星时,发现那天恒星的位置与其夜里的位置相比出现了微小的偏差。
第二天的报纸铺天盖地地报道了这件事情。新闻的主角并不是观测到这一现象的天文学家,而是爱因斯坦的功绩。
因为那颗恒星位置的偏差,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的数值几乎完全一致。这一观测结果证明了广义相对论这一全新理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