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与群众沟通和交流
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落脚点就是要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前提就是我们的干部要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可以说,具备较强的与群众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与能力,是党员干部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一项基本功。党员干部要善于与群众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向群众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清楚地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带领群众迈上新征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与群众沟通,要饱含真挚情感,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真心实意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经常与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真正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期盼什么。努力做到与群众心贴心,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真正让自己的工作接上“地气”、赢得民心。“有理不在声高,公道自在人心。”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沟通交流时,要客观公正、以理服人,做到大道理讲清楚、小道理讲明白。不能自以为是,干起工作、讲起话来居高临下,甚至表现得盛气凌人,这样就同群众树起了“隐形墙”,与群众产生隔阂,达不到与群众真诚沟通交流的效果。
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和交流,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评价,要学会倾听群众的声音,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沟通与交流时,要做到尊重对方,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走到群众之中,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切实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特别要注重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广泛接触党员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工作服务对象、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要与群众平等对话,特别是在与群众沟通交流时,面对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时,要有容人的雅量,平心静气地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和观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如果我们在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确实不符合实际,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就应该勇于承认,及时纠正,进而达到良好的沟通交流的效果。
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和交流,要学会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鲜活语言,它反映群众心声,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容易引起人们共鸣,便于指导和推动工作。群众语言的特点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朴实无华,思想深远;言简意赅,以小见大;让人听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
比如,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百姓把“大包干”解释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有的干部在会上口若悬河,官话套话滔滔不绝,台下的听众却听得云里雾里,什么也没记住。只有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我们要善于掌握和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洁形象的群众语言,千万不要讲那些“总说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对群众要多说家常话、明白话、体谅话、知心话,真正用心讲话、用情讲话,做到声声入耳,句句暖心,引起共鸣。比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经常讲“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些话精炼透彻,睿智明了,朴实生动,群众自然易于领会、乐于接受。
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和交流,要扩大沟通渠道。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善于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沟通交流技能,对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式交流平台,与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会运用各种先进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不断拓宽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更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要把网络作为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新渠道,通过微信、微博、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与群众进行在线交流、沟通和讨论,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和社会动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