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舱石”与“助推器”
——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论及对外关系时,习近平在多个场合用到“压舱石”和“助推器”的比喻。2012年2月14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在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寄语两国企业家:“深化经贸在两国关系中‘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2013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时说:“事实证明,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应坚持遵守。”
古代航运空载率较高,在空船航行时,船的整体重心在水面以上,极易翻船。因此船上都备有石头压舱,以免翻船,装货时再卸掉它。“压舱石”由此而来。现代远洋货轮尽管满载率很高,但依然离不开“压舱石”,只不过“压舱石”不再是真的石头,而是按照标准用铁铸造而成,全世界通用。在现代汉语中,“压舱石”常比喻使事物健康向上发展的可靠保证。
“助推器”本为科技名词,原指一种动力装置,用于导弹、飞船等发射时使其迅速飞离发射器并加速达到预定飞行速度的火箭发动机。在日常生活中,“助推器”被大量使用,比喻对事件的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的关键因素。事物的发展既需要保持稳定的“压舱石”,又需要推动前进的“助推器”。
在中美关系上,习近平一方面借用“压舱石”和“助推器”来说明经贸往来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既是两国关系保持稳定的基础,又是促进两国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他借用“压舱石”和“助推器”来比喻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性:中美致力于合作,避免对抗,不仅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日关系上,习近平借用“压舱石”来说明“四个政治文件”在发展中日关系上的特殊重要性。中日两国之间的“四个政治文件”,是指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时发表的《中日两国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1978年两国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双方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以及2008年两国发表的《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四个政治文件尊重历史,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承认中日之间在相关领土问题上的争议。这四个政治文件既是维护中日关系友好的“压舱石”,又是推动中日关系迈上新台阶的“助推器”,遵守这四个政治文件,就能维护并促进中日关系向前发展;违背这四个政治文件,就是破坏中日关系发展。
向外国人讲“中国话”,巧用比喻,是习近平语言风格的一大特色。这里,他用“压舱石”和“助推器”来说明中国在对外关系上的基本理念、原则和立场,精炼而传神,朴素而易于理解。
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太平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没有任何自然阻隔,我们不应该为它设定人为的阻隔。我们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思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协调,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