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接地气”与“充充电”

——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

“接地气”本为民间用语,“地气”指大地之气,也即是从地底下向地面泛上来的气。“接地气”是指挨着地面接收大地气息,顺乎自然,以利健康。现在常比喻为深入基层群众。“充电”本为科技用语,是指给蓄电池等设备补充电量的过程。蓄电池在其能量经放电消耗后,通过充电恢复,又能重新放电,构成充放循环。现比喻为组织和个人补充力量或知识,以使其不断进步提高。

“接地气”是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个词语,曾是《咬文嚼字》发布的中国“2012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习近平使用这一流行语来自勉,也是和广大干部共勉,意在强调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都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基层群众学习,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就此而言,“接接地气,充充电”其实也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习近平与基层群众有着天然的感情,对“接接地气,充充电”有着强烈的认同。1969年至1975年,他作为知识青年,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1982年至1985年,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因此,尽管出生在高干家庭,但习近平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使他对基层情况非常了解,对基层群众非常熟悉,故而由他说出“接接地气,充充电”,显得那么自然而贴切。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战无不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没有执政资源,正是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成就了党的力量之源,正是在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下,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管是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还是西柏坡时期,党就在老百姓中间,“接地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政权之后,依然非常重视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然而,由于在和平环境中长期执政,一些领导干部开始习惯于在会议室听取汇报,在办公室批阅报告,下基层的次数少了,了解基层情况的次数少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次数少了,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少了,与基层群众的感情也淡了,其结果就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很多事情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小事发酵成大事。事实上,当前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和矛盾,直接而根本的原因就是相关领导部门与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接地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好不好,执行得到不到位,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各级干部必须“接地气”,掌握基层实情,听取群众心声。同时,实践和创新的源泉在基层,通过直接向一线群众学习,可以为自己“充电”。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从而得到群众的认同,才能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28.83%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陈锡喜 张曦 丁晓萍 汪雨申 黄庆桥

共75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