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媒体平台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开启并引领信息传播新格局。
在这个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微博、微信等便是其中极具影响力的代表。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新闻传播或是在政务处理中,新媒体都发挥着传统媒体不可取代的作用。
作为具有时代创新标志性意义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隐匿性、即时互动性、集成聚合性,对舆论生成演变、思想政治生态,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全方位、革命性的深刻影响。
资料链接
深圳“飙车案”引发的舆情风波
2012年5月26日凌晨,深圳滨海大道上一辆跑车超速行驶时连撞两辆出租车,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肇事司机在逃逸7小时后自首,却被质疑是替人顶包。面对网上汹涌的舆情,深圳交警经过调查后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基本判定肇事司机不存在顶包。但这一结果却引发了新的质疑浪潮,一些媒体和网民认为,肇事司机作为一个打工的不可能开得起价值百万的跑车,这一案件很有可能是跑车车主也就是警方认定的肇事司机的老板许楚辉让其下属顶包。此外,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中肇事司机头顶上出现“光圈”被疑为造假,还有媒体和网民质疑警方为何未公布DNA比对结果。针对媒体和网民的质疑,深圳警方在进行大量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的同时,又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连续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针对媒体和网民提出的多项质疑逐一进行了解释,并公布了警方收集的大量证据和调查结果,同时借助微博平台开展微访谈,与网友直接进行交流。通过“追问—释疑—再追问—再解释”的互动过程,使笼罩在这起车祸案件上的疑云逐渐散去。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呈现出五大特征:
一是互联性。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通信卫星网的建立,全球信息网络联为一体。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家地理空间的限制,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
二是开放性。基于网络的开放和网络技术源代码的开放,互联网等新媒体逐步成为开放的不断自我维持、自我生长、自我壮大的生态系统。在开放的信息网络世界,信息自由生产和自由流动,创新层出不穷。
三是虚拟性。在信息网络上,身份的虚拟,实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限度的言论自由,人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四是交互性。在信息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进行双向和多向的交流。网络社群的交互性,可以像原子核裂变一样,触动人们情绪放大和不同思想观念的倍增涌现。
五是渗透性。信息网络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不同产业、部门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相互渗透使边界越来越模糊。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不同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同时,它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是完全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将逐渐呈现“爆炸”之势,传播特点也发生着改变,集中表现为:
第一,信息传播内容海量化。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加丰富,著名互联网研究机构Nemertes语出惊人:“信息增长使互联网容量趋于饱和。”的确,据统计,现在每年新产生的信息量,用现在4G容量大的DVD来存放,把它们一张张地叠在一起,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多。此外,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信息流动双向化。传统媒体的信息流动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地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信息的发布者和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第三,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博客、播客、微博等多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可能带来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信息接收方式移动化。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在3G时代,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听音乐、玩游戏、购物等已经成为潮流。随着4G时代的到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影响将更加广泛,移动性的特点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资料链接
4G来了!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这标志着“4G时代”即将到来。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因其网络传输速度可达3G的10倍,而使很多依赖大流量、高速率的网络应用成为可能。
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2G时代,我们通过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并尝试一些低速移动上网服务。3G时代网络速度有了提升,也带动了智能手机的兴起。如今4G来临,对网络速度要求更高、体验更好的应用会成为用户新宠。4G时代的应用主要包括:高清视频、实时视频传播、云端游戏、多方视频通话、云应用、高速网络带来更多可能……
关于4G到底是什么,网上还有个形象的比喻:2G、3G和4G的区别,就是绿皮车、特快和动车的区别;如果这个比喻还不够生动的话,你还可以这样理解:2G时代看“txt”、3G时代看“jpg”、4G时代看“avi”……
第五,信息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繁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至最小。
第六,信息传播效果立体化。当前,信息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极为迅速。这利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潜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也越来越多,信息传播更加面向大众,传播内容的形式更加丰富,效果更加立体化。现在很多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无国界、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约束,图、文、声、光、影等形式综合呈现,具有直观性、通俗性、大众化的特点,对受众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七,信息传播载体功能合成化。比如说,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购物等,多种媒体的功能集为一体,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
第八,信息传递全球化。全球传播指任何网上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的。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地球村”将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近年来,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网络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移动新媒体、娱乐新媒体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创新不断的新媒体技术与形态,创造着新媒体一个又一个奇迹和惊喜。综合观之,我国新媒体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一是在传播影响力方面,新媒体日益成为民意表达的主渠道,信息扩散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影响范围之广远超乎传统认知,一个微小的个体通过网络就会成为庞大的群体,一点微言碎语通过网络可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一个微小的个案通过网络可能成为爆炸性的社会事件。
二是在信息形态方面,信息形态从以文字为主向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形态转变,从单向传播为主向交换传播转变,特别是微博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2012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
三是在服务模式方面,新媒体信息网络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以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的Web 2.0服务模式使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更加突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开创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四是在传播手段方面,信息网络正加速融合,我们正在迎来电脑、手机和电视“三屏合一”的全新时代,这大大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对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时,传统媒体的处境开始变得尴尬,但领导干部却不能忽视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社会功能。传统媒体如果不复存在,新媒体也无法健康发展。因为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求证和制衡,网络谣言会在舆论场中更加泛滥猖狂;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整合和梳理,碎片化的信息可能永远不能拼凑出事实的真相;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严肃和坚守,花边八卦和低俗信息会迅速充斥整个网络空间。可见,即使在日渐丰富的媒体生态中,传统媒体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特性,促使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转型,不同媒介形式的进一步融合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