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政党的干部教育工作都是在干部教育成长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善于学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一大传统,是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因此,有必要阐述清楚中国共产党在干部教育成长实践中总结出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干部教育的动因、对象、特点和基本内容。
第一节 干部教育的动因
教育干部是政党的基本职能。政党是“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几乎所有的政党都具有两种功能,它们一方面向社会作出反应,代表某种社会利益;另一方面,它们又向社会施以控制,力图贯彻或推行政党的某种政策或主张” 。而教育党内干部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首要一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世界上最具革命性、最先进的政党,在开展干部教育工作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其中,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工作所具有的思想上与实践上、内在的与外在的、直接的与间接的多重动因,使干部教育工作取得了卓越成绩。无产阶级政党对干部教育动因的把握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大优势。
一、思想动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实践表明,这个理论基础由于无法在无产阶级当中自发形成,需要由外部“灌输”到无产阶级当中。这里的“灌输”就是指向党员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用革命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党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是蕴含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当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这正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工作的思想动因。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从未停止。1864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第一国际。这一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欧洲工人运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团结革命力量,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组织、教育无产阶级,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带领下产生了一大批在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革命者,这其中既包括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也包括首先将无产阶级革命付诸实践的俄国革命领导者列宁。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要求开展干部教育活动的传统,在苏维埃俄国落实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教育成长工作。列宁直接提出要确立“培养整个雇佣工人阶级去担任为全人类摆脱一切压迫而斗争的战士的角色”的目标。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责成党中央委员会(1)建立中央委员会直属高级党校;(2)制定地方党校的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派有关的讲课人帮助地方党校” 。由此,到1922年,苏维埃俄国共建立了各级党校242所,在校学员22000人。
中国共产党同样十分重视教育干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就提出将工人学校建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1922年7月,在《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又指出:“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谏训(训练)。” 1924年5月,在《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中再次强调:“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 1929年6月,在党的《宣传工作决议案》中明确地指明了教育干部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宣传教育是实现党的任务的经常的基本工作” ,要求“建立各级训练班以造就新的干部人才”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提出了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识别和教育干部的方法。他说,领导干部“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毛泽东还提出对待领导干部要用指导、提高、检查工作、说服、照顾生活的方法爱护。同时,对干部的识别“不但要看干部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干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理论财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将教育干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教育理论。邓小平提出:“为了适应党和人民的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大量地培养和提拔新的干部” ,而培养和提拔的标准是“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从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到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干部队伍到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教育干部的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干部教育思想丰富发展的过程。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化,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也将不断推进。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二、现实动因: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
按照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的解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每一个时代都会具有本时代的特征,并对无产阶级政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尤其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要反映本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起到引领时代的作用。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这同样适用于处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各种弊病不断显现,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并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团结壮大革命队伍,使无产阶级认清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和自身的“掘墓人”使命。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其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比之前整个历史时期都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逻辑实质。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马克思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更不会面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马克思虽然始终强调掌握革命的理论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关于干部教育的具体论述。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贯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述和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列宁根据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针对俄国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和新兴资产阶级剥削的具体问题,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时代赋予了俄国无产阶级开展革命的现实条件,相应的也使其无产阶级干部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干部在落后国家首先开展革命、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清除党内腐败分子、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曾论及的,也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工作始终围绕中国问题而展开。毛泽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条件下扛起组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大旗的。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是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主
要问题。因此,教育培训一大批能够领导和组织革命的无产阶级干部是关系中国命运的重要问题。由此,从早期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党纲都有对干部教育工作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党的干部教育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面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问题,党的干部教育提出要培养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干部队伍。今天,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在社会发展进步当中出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情况,要求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工作始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包括要始终坚持开展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工作的现实动因。
三、内在动因: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要求
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的内在动力由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能否培育造就出可靠的接班人,是衡量一个政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干部教育队伍是政党能否取得政权和执掌政权的关键。干部队伍在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干部队伍对党的路线政策的执行上。同时,干部教育又是政党能够执掌政权的基础。邓小平说:“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
可以说,执政党建设是支撑一国兴旺发达的根本支柱,执政党的干部教育成长是这根支柱的基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正是其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其先进性决定的。但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
回顾整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与各种小资产阶级的、“左”派的、右派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伴随始终。无产阶级政党是在与各种反动党派的论战和斗争中不断壮大起来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巴库宁、杜林为代表的冒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到列宁对伯恩斯坦、施拉姆等修正分子、无政府主义分子的反驳,再到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与“左”的、右的思想路线的斗争,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本质剖析,无不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具有高超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因此,不断在党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对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至关重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因。
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应对“四大”危险,保持党的先进性要谨记“选对一人、造福一方,用错一人、贻害无穷。实现‘不能腐’首要的是选对人、用好人,通过不断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把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
四、外在动因:执政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无产阶级政党跟其他政党一样也会面对党组织的结构性变动和党员的流动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必然会有一些革命性不强的、意志不坚定的人退党,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党内分歧。再加上资产阶级的收买政策、现实利益的诱惑,必然会使一部分党员产生思想上的动摇和困惑。针对党内分歧,为维护党内团结,毛泽东曾提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提出了正确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原则;针对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毛泽东总结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干部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是在今后的干部教育工作中要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内部分歧和外部诱惑不会减少,只会增多,因此必须要长期坚持党管干部、教育干部的传统,以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靠保证。中国的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的或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不存在西方大国在崛起过程中侵略殖民地、抢占市场、掠夺资源的“便利条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全国上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秩序、符合经济规律的和平崛起之路,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现代化之路。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就现阶段而言,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些考验表现为:在经济上,中国经济正值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在政治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亟待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亟待完善;在文化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遭受挑战,核心价值观尚未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社会上,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不时的群体性冲突并存;在环境保护上,治污防污与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些考验既有来自于党内、国内对不断深化改革的呼声,也有来自于国际上对加强合作打破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和争夺资源的地缘政治考量。因此,新时期面对矛盾更加集中、改革难度进一步加大的现实环境,党的干部教育的任务是重了而不是轻了,干部成长的压力是大了而不是小了。
五、直接动因:干部队伍本身的发展需求
干部队伍本身的发展需要是干部教育成长的直接动因。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是干部教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自身也实现了由弱小到强大、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党员人数从建党时的50名党员发展到了2013年底的8668.6万名,分布在430.4万个基层党组织中。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不断改变着党的干部队伍的构成。截至2013年底,在党员队伍中有少数民族党员595.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9%;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3606.8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1.6%;35岁及以下的党员2237.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8%;从党员的职业看,工人734.3万名,农牧渔民2570.3万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501.9万名,企业管理人员506.9万名,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088.0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30.3万名,学生260.4万名,离退休人员1589.1万名,其他职业人员687.4万名。 总结近年来党员队伍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新增党员呈现高学历化、年轻化和专业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了党的干部群体构成当中:新时期党的干部的总体状况是普遍年轻化,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不断知识化,学历层次较高;趋于专业化,研究能力较强。 这种变化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在吸收党员干部的同时,也面临着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思想意志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正的问题;另一方面,面对庞大的党员队伍和多元化、高素质的党员群体,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和管理干部上面临着工作重、难度大的现实情况,干部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根据新情况作出调整。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指出:“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 因此,面对繁重的干部教育任务,只能迎难而上,不能畏惧退缩。
分析干部队伍正反两个方面的现状,继承党的干部教育传统,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自身成长要认识到:第一,干部有加强个人党性锻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迫切需要,对干部教育的深刻性和透彻性有要求;第二,干部有解决当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的迫切愿望,对干部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有迫切要求;第三,干部注重通过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方式实现成长,对干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性有迫切要求。因此,遵照“服务大局、按需施教”的干部教育基本原则,新时期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成长任重而道远。
六、间接动因:协同发展对干部能力的新挑战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统筹兼顾的协同发展方式是干部教育成长的间接动因。干部不仅要在经济上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且要在政治上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要在文化上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且要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此同时还要兼顾生态环境安全。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内政、外交、国防的新情况,治党、治国、治军的新挑战,要求干部具备了解各行、应对各方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转变思想观念、搞活中国经济是干部的核心任务,一些干部在实践中走向了“唯GDP论英雄”、用数字说话的误区。在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今天,单抓经济不再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增速也不再是衡量中国发展的唯一指标,中国进入到“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中国要走一条统筹多方诉求、兼顾各方利益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干部教育也面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体系的变化和挑战。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又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既注重考核已经取得的显绩,又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有机统一,坚持从实绩看德才,促进领导干部以正确的政绩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谈到选人用人问题,他指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因此,干部教育要努力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提高干部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
正是上述理论的、实践的、内在的、外在的、直接的、间接的原因,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今天依然要将干部教育成长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始终教育党员干部要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