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干部教育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什么为内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200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提出的培训内容是“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并以政治治理培训为重点……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教育内容从政治领域向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拓展,从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向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培养、领导水平提高相结合转变。《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干部教育内容进一步明确:“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使干部教育培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总体而言,干部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风教育和执政能力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旨在培养干部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理想信念的共产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实现干部成长的基础。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干部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有力武器。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教育关键是教育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将哲学从天空拉回地面,形成了指导现实世界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私有制的剥削之谜;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造了唯物史观的新世界观,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是解放全人类。这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解放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习近平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使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理想信念入耳、入脑、入心。教育干部学会、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要使干部以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立场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抓住问题本源,解决问题。教育干部树立并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使干部始终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信仰,补足干部精神上的“钙”。这些目标的达到一方面要靠加强干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经典著作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只有学习经典著作,才能从源头上完整、准确、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在学习贯彻《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座谈会上专门指出党员干部要学习新出版的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也要靠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运用和总结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干部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光荣传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就从未停止。虽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犯过教条地、主观地曲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但也总结出了全面准确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必须将其赋予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其中,把领导干部作为理论教育的重点,以干部学习带动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就是一条基本经验。由此,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总是结合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这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在改革攻坚期,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领导干部。” 当前,干部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也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新形势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的全面回答。它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内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在立足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础上,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第三,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的头脑,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点正是马克思主义超越此前一切哲学的高明之处,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不是静止的、僵化的、教条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的。“所谓‘中国问题’,主要是指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人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关键因素。” 近代以来,最根本的中国问题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解决了第一个中国问题。同时,也总结出了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方法,即“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民族化”的方法。由此也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时期,继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要围绕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问题。领导干部在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当前,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将系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加强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任务,实现对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二、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旨在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觉悟修养的思想意识教育。习近平指出:“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引领和团结群众奋勇前进的道德力量,是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思想道德是规范干部行为的内在自觉力。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将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形象地比喻为补精神上的“钙”。思想道德教育是干部教育成长的核心。
第一,干部思想道德教育是贯彻干部教育成长的一条“红线”。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关系着干部个人的形象魅力、工作业绩、人事调动,而且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由于干部承担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职能,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一定时期内的政策导向、制度安排和行动效率,左右着一定范围内决策路线的合理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和理政之基。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强、道德修养水平高,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相反就有可能走上“老路”或“邪路”。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可以发现,随着干部工作经历、履职能力的增长,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会随之提高并不断彰显出个人道德修养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干部社会身份、权力身份、个体身份的统一性决定了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强大的公共示范效应和辐射力量,能够引领社会的先进道德风尚,也能够毁灭一个社会的基本思想道德准则。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贯彻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工作中,打牢干部思想基础,筑牢干部思想防线。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承担着“铸魂”“固魂”“守魂”的功能。干部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在遇到各种问题时从大局出发、从人民利益高度,作出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分析,而不至于陷于教条式的、经验式的僵化分析和事务干扰中。
第二,思想道德教育是保证干部思想政治纯洁的教育。思想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人的心理活动的集中体现,是人的心理气质、心理状态的表现。思想来源于实际,又反作用于实际。干部只有思想清正,才能工作廉洁。干部思想教育是对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念、政治观念、政治理想等思维活动的引导和规范,突出的是将对干部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前移、内化到思想关上,使干部坚守共产主义政治信仰,牢记执政为民,树立“不想腐”“不愿腐”的信念。同时,人的思想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会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干部思想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干部自身而言,干部在思想上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冲击,在生活上面临着物质利益、精神享受的诱惑,在工作上面临着人情与法治、部门与地方的拉锯与平衡;就环境而言,国内关于改革方向的争论时“左”时右,国外意识形态分化渗透从未停止。干部思想教育就是要教育干部既能够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思想困惑,又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对思想上的冲击,保持思想纯洁。基于此,干部思想教育一方面要为干部树立起相对较高的思想目标,在目标与干部思想政治水平现状之间形成适度的张力,以此来激发干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的动力。另一方面,干部思想教育又不能用动辄上“纲”上“线”的规范束缚干部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否则就会走向教条和僵化。要教育干部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归根到底,干部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遵循人的思想由“知”到“行”的转化规律。在干部思想教育中既要有知识传授,又要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召教育,实现从知识到情感的转化、由情感到信念的提升,再由信念转化为意志和行为,形成行为习惯。
第三,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干部道德修养的教育。“德”作为评价、考察和任用干部五大内容之首,是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的道德教育就是运用社会主义共同道德和共产主义远大道德的原则、规范,塑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情操的道德实践活动。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党员领导干部纯化思想意识,坚定政治信念,确定高尚的道德境界,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促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其内心的政治信仰和行为规范,培养干部成为马克思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干部的道德水平应该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无产阶级道德的先进性。因此,干部的道德标准高于普通群众,干部应做社会公众的表率和楷模。毛泽东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在邓小平那里,干部的“德”体现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对党员干部“德”的要求:“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当前,干部道德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干部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工作目标,以实现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工作职责,以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生活准则,并在人民群众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干部道德教育作用的发挥最终要靠干部的道德自觉和自律。这是因为,干部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干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围绕个人道德修养开展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干部只有发自内心地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具备大公无私、恪尽职守的道德修养,才能外化出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行为,养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
三、工作作风教育
工作作风教育是对干部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行为规范教育。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干部的工作作风不仅体现着干部的党性修养,而且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工作作风教育是通过干部教育实现干部成长的保证。
第一,规则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是要教育干部遵守党内外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遵守规则的思想观念,养成遵守制度的行为习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的干部教育传统,如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中国成立前,面对即将执政的新任务,毛泽东对全党提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尖锐地指出:“谁也不能违反党章党纪,不管谁违反,都要受到纪律处分,也不许任何人干扰党纪的执行,不许任何违反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习近平提出的“八项规定”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央相继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严格了党的规章制度。从严管理干部的规定,就是要求各级干部能够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党的纪律就是党的规矩,是党员的行为准则。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则意识教育具体到教育工作中首先体现为党章教育。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它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教育就是教育党员干部遵守党章中规定的各项规则制度和行为规范,形成规则意识。干部是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干部行为应该集中体现党章中所规定各种行为规范。
第二,法治意识教育。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工作准则。干部是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干部缺少法治意识,依法治国就无法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干部法治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干部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提高干部自觉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执政。加强干部法治思维教育尤其要针对干部中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作风。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干部历来坚持的一个基本内容又是新时期干部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毛泽东早就强调要用法律和纪律手段惩治干部队伍中的特权和官僚主义行为。他指出:“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守革命法制”,“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邓小平在反思“文革”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目的也是为了规范干部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四个善于”,正是对干部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干部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唯有执法为民的干部才能在依法行政中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齐头并进、共同落实。
第三,群众路线教育。工作作风教育最终要体现在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如果说党章教育和法治意识教育更偏重对干部内在思想认识和行动观念的“内潜”教育,那么群众路线教育就更偏重对干部行为习惯的“外显”教育。要在实践中养成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作风教育要落到实处,要体现到工作当中。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根本工作原则。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干部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当前在作风领域中突出存在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作风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路线的落实关键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曾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尖锐的、不留情面的批评,其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总结经验,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加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能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加强自身的工作作风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之一,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在今天仍没有过时。
四、执政能力教育
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干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干部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教育是指,通过干部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在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在思想观念上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党心民心的能力,也包括在实践上管理社会事务、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简言之,干部执政能力教育的根本是要提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执政能力教育是保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实现干部成长的依托。
第一,执政能力教育是干部消除本领恐慌的根本途径。1939年毛泽东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就是能力不足。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一向重视对党员干部的能力教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强调干部要具备发动群众、领导革命、打胜仗的能力,通过开办各种讲习所、研修班、军政大学培育干部;在建设时期,党强调干部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能力,通过设置专业技术培训课,开展领导干部走基层实践活动培育干部。习近平提出要在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同时,增强干部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对当前干部中存在的各种新的本领恐慌的回应。因此,干部教育必须要以锻炼和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为重要内容,应对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第二,执政能力提升是干部成长的重要体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干部执政能力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主体是领导干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关键靠领导干部。新时期,干部执政能力不仅体现为抓经济、促生产、保增长的能力,而且体现为治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干部执政能力既包括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能力,而且包括提高人民享受精神文化的能力、开拓人民政治参与途径的能力、维护生态环境和谐的能力以及接受人民监督、廉洁从政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治理能力。这种治理能力在宏观上体现为干部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能力,在中观上体现为对本职工作的履职能力,在微观上还体现为处理干部个人发展要求和家庭事务的能力。能否有效处理上述各方面问题决定了一个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同时,一个干部只有上述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才真正是实现了成长。
综上所述,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时期干部教育成长的检验标准应该是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维护中央权威,不断增强党的蓬勃活力和团结统一;能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始终遵循的宗旨、方向和目的,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尤其是中国发展问题,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确保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