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不单单研究经济、研究政治或研究文化等某一方面的内容,也不仅限于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抑或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理论,而是从政治的高度,把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国际条件与国内条件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从中探索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因此,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简单地进行割裂的理解。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行动科学。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初,便从来不是书本中的理论,而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动科学。恩格斯在谈到科学社会主义特点时,说它是“活的行动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世界观,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回顾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无论是欧洲早期的工人运动,抑或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进行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丰富、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门具有强大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和行动的科学。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发展的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从来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其强大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它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问题的正确回答,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发现、分析、回答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源泉,是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永葆革命青春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
自从俄国十月革命给我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后,经历了几代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思想家的努力,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都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发展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