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也是门技术活
在北大旁听期间,我打探到各种渠道,将自己的“档期”排得满满的,每天都在不同的教学楼、不同的教室之间穿梭。有的课是在大教室里和本科生一起上,有的课是在某个小屋里和研究生、博士生一起上。蹭了一段时间的课之后,我也从各个年龄段的北大学生身上学习到了受用终身的听课方法。
预习和阅读:“软实力”的能量块
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让你能在课堂上发挥“软实力”的能量块。经过很多次的探索,我发现这样的软实力不断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每一门课上,老师都会在课程开始前发一份Syllabus(大纲),里面会列举整个学期每周上课的主题(有些老师比较随性,只列出了大概的章节,通常情况下理工科老师做的大纲会更加详细)。下面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预习方法。
首先,按照老师给出的大纲,确定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以及在老师列出的书单中的具体位置。当然,有些心细的老师会直接把每个章节涉及的内容列出来。接下来,就是按照已经敲定好的内容,逐一阅读并理解每章节涉及的定义、概念等。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还发现,那些没有清晰划分上课周期的课通常有些难以把控,老师如果在某一问题上讲high了,课程进度自然要慢下来。
我一直坚信“读书为王”,尤其是文史社科领域,更讲究融会贯通。那么如何做到融会贯通?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读书来了解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于课堂前的阅读,第一件事还是要确定所有的书目,将书都弄到手后,根据每本书的目录进行分类整理。例如通过《政府论》《政治学概论》《政治社会学》几本书的目录,你会发现其中都有关于“权力关系”的论述,而这个正是老师第一章第一节将要讲到的内容,那么此时,你就可以在课程大纲的这个章节后面标注出书目中涉及的内容。
做完这件事后,大纲中的每个章节就都有内容填充了,后面跟进的速度也可以加快很多。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安排看书时间。按常理来讲,两次课程之间会有一周的间隔,在这一周里,我会按照之前自己的规划完成下一章节相应的阅读任务,每周的阅读量大概为5~6万字。
整理与评论:高格调的读书笔记
对我来说,整理读书笔记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更不是随便抄抄那么简单。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抄写别人的观点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新观点进入我的大脑之后,我要做的就是思考。方法很简单,就是针对每个观点提具体问题,比如针对“民主体制的国家更容易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我会这样提问:这里民主体制的国家具体是什么意思?法治国家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民主体制的国家更容易成为一个法治国家?在哪些方面他们做得好?民主体制的国家中有没有不是法治国家的案例?这些国家有哪些?就像这样,我们在阅读时不断提出疑问,从what、why、how、if not等各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这会让你在整理读书笔记的同时,对观点了解得更加透彻。
整理完读书笔记后,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是评论。这个过程其实是把看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答案,以及没有答案的问题进行梳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问题得到了充分梳理,我弄清楚了到底是谁说的哪些话,对这些话里隐藏的问题,我也成功找到了答案;其二,我知道了哪些问题是我没能得到答案的(这些问题适合在上课的时候向老师举手提问)。这项工作结束以后,便算完成了上课前的准备任务了。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同一门课程在一个星期可能会安排两到三次课,例如高数就是每周两次,这种课程需要完成的阅读量和预习工作就会相对较少。
认真读完书目的相关章节后,你已经对问题的全貌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一些经典观点和论述也会产生自己的认知,这就是学霸们的“软实力”。接下来就是去迎接老师的到来了,显然,这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因为你可以和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进行对话了。
质疑与反驳:将“辩论”进行到底
还记得第一次进北大蹭听硕博研究生的课时,我深深地被课堂上的良好“辩风”所吸引。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发表的每一个观点,下面听课的学生都会孜孜不倦地记录在纸上,思考片刻后举手发问或反驳。
老师的每个观点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每一个结论都有原因或例证支持。如果你已经有了阅读的基础,在课上就可以运用相似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对老师的观点进行“challenge”,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的“study”模式,不仅停留在“记忆”及“理解”的基础层面上,更是一种“absorb”的过程。
做课堂笔记也是有技巧的,有两个方面需要体现:一是对课堂要点POI(point of information)的质疑;二是这些要点引发自身思考后的结论。因此,做笔记的过程其实是对老师授课内容的再质疑、再推理、再反驳。这样,从每一个观点中推敲出来的内容都会转化为自己思考后的心得。课后,你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让老师了解这个过程,例如与老师当面交流、给老师发邮件等。
孔夫子有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本科生、研究生而言,听课可不是两次铃响之间的40分钟,而是从课前延展到课后、连续无间断的过程。如果想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吸收更多的知识,想让自己平日的所学所读真正化为己有,学会点实用的听课技巧是绝对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