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天,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像对待学生毕业一样对犯人们进行着离所前的工作。
工作人员向他们分别介绍回国路途,指点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而后又给犯人们检查身体,换发新装。
管理所为这些犯人一人做了一套纯毛料的衣服、一顶帽子、一双皮鞋和一套新的日用品。
工作人员在为他们发放新衣新鞋时,一边发放一边说:“希望你们穿上新鞋子,要走新道路。”
犯人们点头称“好!”
日用品发放完毕后,管理所还为他们每个人发了50元人民币。
这50元钱虽然不算太多,但在经济情况还很薄弱的新中国里,却足够一个3口之家1个月的生活费用。
起初,犯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要这些钱,后来孙明斋所长亲自出面对犯人们申明,这钱是让战犯们给家人买些礼品带回去用的,他们才接受下来。
部分长期处于疾病中的战犯,还额外领到了主治医生为他们配送的药品。
之后,犯人们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管理所内的仓库门口,领到了管理所为他们保存了6年之久的个人物品。
这些物品,大多数都是犯人们从中国人民手中获得的,但工作人员仍然不计前嫌地将这些物品交到他们的手中。
当曾担任日军六十三师团六十六旅团七十九大队本部的兽医中尉工藤二郎见到他那双寄存的嵌金筷子依然放在包裹里时,不胜感慨地说:“这双筷子很贵重,我一直担心会丢失,但事实却告诉我,管理所的工作同志,真正是清廉奉公,一尘不染的。过去在我们军队里也有犯法坐牢的,当局同样收缴物品,可物品总是有去路没有回路。这里的情况,与此完全不同。”
物品归还程序完毕后,工作人员又为获释的犯人们一一佩戴上“日本侨民“的证章。
有了这个代表他们身份的证章,才能使他们在返程的路上更加顺利地到达日本。
工作人员为他们做完这一切的时候,一天的时间也即将结束。
傍晚时分,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将获释人员移交给了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早已将发往抚顺车站的专用大客车停在了管理所的门口。
工作人员将获释名单交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里。获释者穿戴整齐、手中拿着自己的行李,排成几列等候在大客车的一旁。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队伍前面为获释者讲解完路途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便开始点名上车。
半个小时后,获释者全部上车。管理所的管教人员、看守、翻译、医生、护士等许多人围在客车的周围向车内的获释者挥手告别。
大客车排成长龙,一辆又一辆地从管理所门前开走,向抚顺车站方开去。
过路的孩子们也向车上的人们挥动着稚嫩的小手,车上的获释者向孩子回敬手语,他们还在心中说道:“对这样的好人,我们绝不允许再有人拿刀枪对付他们。”
几分钟后,大客车在抚顺火车站上停下,获释者将在这里换乘火车前往天津。
战犯管理所的部分同志在火车站为获释者送行,送行人和他们一一握手,说着:“祝你们一路平安。”
获释者登上火车,趴在车窗上向送行人频频挥手。火车开动了,获释者眼中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