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建议直接会晤法总理
1964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北京和巴黎同时公布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全文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这份公报十分简短,中文仅有44个字,而这44个字的分量却重如泰山。这份中法公报是两国进行秘密运作艰苦谈判的结果。
法国是第一个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措辞最为简洁的建交公报,但却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引发了“外交核爆炸”。
中法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漫漫长路,可谓一言难尽。中法两国首次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还要追溯到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五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
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
4月20日,周恩来率领代表团乘专机从北京经莫斯科,于24日抵达日内瓦。
出发前,周恩来召集代表团成员全体会议。他指出,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遵守代表团的制度和纪律,不得违反。
周恩来为开好这次会议而殚精竭虑,时常熬夜通宵。不是伏案疾书,就是阅读思考,或是同代表团成员商议问题。
日内瓦是世界有名的风景区,号称“世界公园”。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团都找机会游览观光。
在中国代表团里,有人见周恩来工作太紧张,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是亲切地说:“多做点工作吧。”
瑞士的报纸上曾赞扬说,中国的总理与众不同,休息日也不见他出来游览,真正是一心一意为会议。
日内瓦会议后期,即从5月8日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者有中、苏、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
会议主要讨论停战后一段时期内为越南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划分集结区,老挝和柬埔寨问题如何同越南问题区别对待,停战的监督和保证,印度支那三国的政治前途等问题。
1954年6月15日,中、苏、越三国代表团商谈老挝、柬埔寨的和平问题。为了使会谈取得进展并达成恢复印支和平的协议,周恩来在会上提议作出一些让步,来取得越南在划区问题上的补偿。苏、越表示同意。次日,周思来向英国外长艾登作出说明。
6月中旬,会议因各方分歧没有取得进展。中国及时提出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方案,得到广泛的赞同。与会国就如何解决老挝和柬埔寨的停战问题达成一些协议,使会议向前迈进一大步伐。
在第一阶段最后一次会上,美国代表纠集“联合国军”的国家抛出“十六国宣言”,妄图在没有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会议。
这时,周恩来当机立断,不用发言稿作即席发言,提出至少应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今后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
他说:
中国代表团带着协商和和解的精神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如果我们今天提出的最后一个建议都被拒绝,我们将不能不表示最大地遗憾。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将对这一事实作出判断!
由于5月7日越南在战场上取得奠边府大捷,越南局势大为改变。6月中旬,法国国内矛盾尖锐化。20日,拉尼埃政府倒台。倾向于早日结束印支战争的孟戴斯·弗朗斯组阁。
法国不想再完全听从美国,美国在会上因此陷入被动状态,印支问题有了取得协议的可能。
当时,日内瓦会议的形势是,中国和苏联基本观点一致,在谈判中属于东方阵营;美国、英国、法国属于西方阵营,但西方阵营三大国参加谈判的目的和利益关系各不相同。
美国在印支战争中支持法国是从全球反共的角度着眼的,在支持法国的同时又总想排斥法国,企图取代法国在印支的殖民统治,以此为基础遏制中国。
法国由于战争拖得太久,在经济、政治上都有困难,国内反战呼声高涨,对主战派构成重大压力。且主战派也意识到,如果战争继续,美国是否干涉都非好事。
拉尼埃政府倒台后,新上任的总理孟戴斯·弗朗斯鉴于战场失利和公众要求和平的情况,希望尽早地达成协议,体面地从印度支那抽身,同时也不愿看到美国从中渔利。
奠边府惨败,远征军精锐部队全军覆灭,法国政局一片混乱。法国各阶层人民开展声势浩大的运动,要求结束这场在遥远的地方进行的“肮脏的战争”。他们以各种方式向政府和议会施加压力。
孟戴斯·弗朗斯通观全局,他在要求议会授权组阁时,下了一个破天荒的赌注:
今天是6月17日,我将于7月20日同你们见面……
那一天若还不能达成任何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我的政府就辞职。
周恩来抓住时机,寻求打破日内瓦会议僵局的途径,推动印度支那和平进程。
周恩来向与会的苏联、越南代表明确指出:如果印度支那停战,孟戴斯·弗朗斯内阁就能维持下去。我们在策略上应该拉他一把,以求得停战。否则,易为美国所乘,法国主战派将卷土重来。
周恩来对这些矛盾看得一清二楚,认为只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策略,就能使和平力量压倒战争力量,而关键在于孤立美国。
为此,他在会上和私下都对英、法代表团做了大量的工作。
6月1日,周恩来会见法国外长皮杜尔时说:
真正的危险是美国的干涉,这种干涉与法国利益、印度支那及东南亚利益都是不相符合的。
皮杜尔是主战的拉尼埃政府的代表人物,所以周恩来对他的工作的效果不太大。
6月12日,拉尼埃政府倒台后,皮杜尔也随之失势。周恩来抓住机遇,决定采取“拉孟戴斯·弗朗斯政府一把,孤立美国及法国主战派”的策略。
周恩来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说:
我们要争取各国离开美国,接近我们,法国尤其是法国资产阶级主和派是我们今天争取的主要对象。
孟戴斯·弗朗斯政府是今天法国资产阶级主和派可能建立的较好的政府,我们要争取他。
周恩来建议范文同与孟戴斯·弗朗斯直接会晤,主动提出一些具体意见,坚定其和平信心,顶住主战派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