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一同游黄山
1979年7月,邓小平带着家人离开北京,开始他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的第一次南巡。
邓小平先是来到安徽,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黄山。这一年,邓小平75岁。
邓小平此次游黄山,正值黄山旅游的旺季,来黄山游览的人特别多。因此,邓小平特别规定两条:
不准封山、不对外宣传。
7月10日,皖南大地江山多娇,晴空万里。
邓小平的专列徐徐地停靠在江苏省徐州的一条专用铁路线上。列车刚一停稳,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安徽省公安厅副厅长兼警卫处处长周爱义等同志,便一同迎上前去。
只见邓小平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短袖衬衣,下着灰色布裤,脚穿平底圆口布鞋,健步朝大家走过来……
邓小平一边与大家一一握手,一边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谢谢你们了!”
待列车重新启动之后,负责警卫工作的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孙勇,向万里等同志说:
“邓副主席此次是利用休假时间,和家人一起到黄山旅游的,对外不宣传,不封山,不断游,更不能影响群众游览黄山。”
“邓副主席说了,要与群众同走一条路,同看一处景。”
遵照邓小平的指示,有关单位取消了原定的记者随行采访计划。
7月11日8时许,邓小平乘坐的专列,经蚌埠、南京、马鞍山、芜湖,驶进皖南山区的一个三等小站,即繁昌站。
繁昌县委书记走到邓小平面前,恳切地说:“邓副主席,一路辛苦了,到县里休息一下吧!”
“一休息就走不了了。”邓小平握住繁昌县委书记的手,笑着说。
短暂的亲切会见之后,邓小平和家人就启程去黄山。
安徽省委事先为邓小平特意安排好一辆小轿车,邓小平连连摆手,随即上了工作人员乘坐的一辆中型面包车,和大家同车前往。
7月的皖南,骄阳似火,气温达38度。车上没有空调,邓小平和大家说笑着,不时地掏出手帕,擦去脸上的汗水。
一路上,车厢内一派欢快、祥和的气氛。
14时30分,邓小平一行在万里等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黄山,下榻在位于黄山温泉景区的观瀑楼。雄奇的黄山立刻展现在邓小平的面前,令他心旷神怡。
观瀑楼建于1954年,是一幢具有徽派古建筑风格的宫殿式两层楼房,石砌外墙,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造型别致。二楼阳台是观赏黄山人字瀑的最佳处。
邓小平的居室在二楼走廊的尽头,房间面积大约有18平方米。
会议室在邓小平居室的隔壁,朝南,三面皆窗,桃花、天都诸峰,都能透窗入室。观瀑楼以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宾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舒适宜人,闻名遐迩。
沈钧儒、刘伯承、陈毅、董必武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等来黄山时,都曾经住在这里。
邓小平在观瀑楼稍事休息后,便与随行人员一起,巡行于迤逦十里的桃花峰下,漫步游览桃花潭、白龙桥和花房等景点。
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桃源亭,遥望云蒸霞蔚、烟岚缥缈的天都、莲花、玉屏诸峰。桃源亭,海拔660米,位于桃花、紫石、清潭“三峰”之间。亭前,飞瀑流泉。黄山“四绝”,在这里可以看到奇松、怪石、瀑布“三绝”。
邓小平的二女儿邓楠,在亭子里仰望着四周那雄伟、陡峭的山峰,情不自禁地对父亲说:“爸爸,这样高的山,咱们能登上去吗?”
邓小平听后,满怀信心地说:“哎,气可鼓,不可泄嘛。我们明天一定要上。”
邓小平游览了桃源景区后,返回观瀑楼。
万里走到邓小平跟前,说道:“明天上山,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滑竿。”滑竿是一种简易的竹器轿子。
“不坐滑竿,我下了决心,要步行上去。”
听着邓小平信心十足地话语,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接着,邓小平对万里特别交待了一句:“不要因为我来游览黄山,而妨碍群众游山。”
万里说:“那就和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游吧。”
邓小平连连点头:“还是和群众同走一条路。”
12日7时许,景区碧空如洗,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迎着清晨凉风,邓小平与随行人员一同乘车来到慈光阁。
这座古朴典雅的亭阁,是供游人休歇之处,位于玉屏峰上山的路口。
黄山管理处职工和闻讯赶来的中外游客,迎候在这里,自动列队欢迎。
邓小平下车后,频频向热情鼓掌欢迎的群众们,招手致意。
邓小平说:“谢谢同志们的鼓励,这个山,我一定要上!”
这洪亮的声音,与群众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气氛很是融洽。但见邓小平身着白衬衫,脚穿圆口黑布鞋,手拄拐杖,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山道,开始从慈光阁徒步登山。
上路后不久,邓小平就被游客们认出来了。许多人大声问候:
小平同志,您好!
邓小平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还不断地问候大家:
同志们好!
走了一段路之后,邓小平发现身后有好多游客,而走在自己前面的游客却很少。于是,他便站在路边大声地说:“请同志们先走!”
游客们说:“请小平同志先走。”
邓小平又说:“我年岁大了,走得慢,还是同志们先走吧。”
当游客们从他的身边走过去时,邓小平还不时地向大家招手致意。行行复行行,峰回路转,山势很快就变得越发的陡峭起来。
黄山管理处的同志,请邓小平坐上事先准备好的一顶轿子上山,可他执意不坐,继续步行登山。
在道上,邓小平一口气登上30多个陡峭台阶,竟把随行亲属甩在了后面。他还不时地回过头,嘱咐年轻人要当心。
陪同人员担心他走得太快,体力不支,便对他说:“上山时要走慢一点。”
邓小平乐呵呵地说:“这个事,你们不要教我,我比你们有经验。长征时候,不少人都跑垮了,我还是越走越有劲。”接着,邓小平向大家传授了两条登山的经验:
一是把裤脚卷到膝盖上面;二是走起来步子不要太快。
大家按照他教的方法一试,果然觉得走起来轻快了许多。
中午时分,行至古色古香的半山寺。邓小平一行到达半山寺后,随行人员拿出了干粮,让小平进午餐。随身带的干粮有面包、榨菜、鸡蛋、卤莱和啤酒。
邓小平一边观看着周边的风景,一边吃着干粮,毫无倦意地与警卫人员亲切交谈着,并不时地询问黄山的历史掌故。
半山寺中的僧人看到邓小平吃干粮,感到很过意不去,于是便执意要给他加两个菜。
邓小平见此情景,盛情难却,便说:“那好啊,既然你一番热心,我就吃吧。”
待邓小平吃完午饭后,僧人又敬上一碗香茶。邓小平端起来喝了一口之后,连声称赞道:“好,好,味道好。”
午饭后小憩了一会儿,邓小平一行又踏上了登山的路程。沿途纵目驰骋,兴味盎然。
穿过“一线天”时,只见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登玉屏道中,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处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两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
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不见月、日,故名。
清人李斐有诗云:
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邓小平一行过了一线天,逾越“蓬莱三岛”。蓬莱仙岛即蓬莱三岛。位于玉屏楼山道东侧,其后侧的黄山第3高峰天都峰展如列屏。
穿过一线天,再拾百步蹬数十级,回首即可望见3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相拥而立。它们的峰巅似剑,纯石无上,峰顶宽仅盈尺,没有泥土,却生长着数棵苍翠挺拔、形态各异的奇松。
每当山雾起时,只见峰下尽是白云腾逸,而峰尖却微露于云海之上,好似散落在浩瀚大海中任由涌动的气流冲刷的3座小岛。
再细细观看,但见掩映在浮云浓雾间的峰巅奇松随着和风阵阵婆娑摇曳,婀娜多姿,令前往赏景的游人犹如置身仙境般的感觉。故先人以神话中的蓬莱仙境相喻,取名“蓬莱三岛”。
过“蓬莱三岛”后,邓小平一行接着向玉屏峰进发。
邓小平不顾疲劳,登上了海拔1716米的玉屏楼。到达玉屏楼时,已是傍晚时分。
邓小平站在迎客楼前凝思良久,脚下乱云飞渡,但他却从容自若。
在玉屏楼,邓小平游黄山的消息不胫而走。只见玉屏楼广场上挤满了游客,大家一见小平同志健步走来,便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小平,您好!
邓小平不断地向游人招手致意。
当邓小平来到曾被周恩来称为我国第一棵宝树迎客松前时,他观看了云海风光,接见了玉屏楼全体职工,并合影留念。
当晚,邓小平下榻在玉屏楼三楼东面的一间客房里。二楼、一楼、包括楼道里,都住满了游客。
邓小平在房间落座之后,就问黄山管理局的同志:“这么多的游客晚上住的、吃的,都解决了吗?”
管理局的负责同志回答说:“都解决了。”
过了一会儿,邓小平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让工作人员下去了解一下游客住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当得知有许多游客在广场上住“鸳鸯棚”时,邓小平才放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