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特区的发展
邓小平的到来,给南粤沃土增添了浓郁的春色,也带来了几分神秘。
早早盼望着邓小平他老人家光临的深圳人,此时此刻,正怀着兴奋、荣耀,和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什么!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从正式宣告经济特区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它风风火火、沸沸扬扬的日子。
一支支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到深圳河畔。一群群年轻的打工仔、打工妹,从各地拥来,共同开创着深圳的未来。
深圳,这个边陲小镇,一下子沸腾起来了。这里,到处响着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的隆隆声,到处可以看到步履匆匆的行人。
市长和打工仔,一同住进低矮、潮热的工棚,一同起早贪黑地在工地上,一同出大力,流大汗。
没有钱,深圳人四处奔走,靠借贷、“滚雪球”支撑起一座座大厦,铺设一条条马路。
在“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后,外商纷沓而至,“合作”、“合资”、“独资”企业,与日俱增,人们看好了这片发展中的热土。
经过几年的建设,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经初具形成。
一时间,深圳的名声大震,一方面引起了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心、深切理解和热情支持,一方面也招来了党内外一些不同意见者,对深圳改革开放的怀疑和指责。
对于办特区,尽管许多人逐渐认识了它,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有人提出疑问,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赶走了外国资本主义,实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好不容易才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为什么又专门划出一块地来特区,把外国、华侨和港澳的私人资本引进来?这符合马主义基本原则吗?办特区会不会变成新的“租界”、“殖民地”?
针对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或“殖民地”的疑问。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福建两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时,明确指出:
这些疑问是没根据的。我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行使我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好形式。
对我国来说,特区是我们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甚至全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
人们对特区的命运在担忧,除了担心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以外,还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也开始出现了种种的猜测……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场与对外开放的窗口,受到了更大的非议。
一些人在不同的场合,对经济特区采取了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态度。
对深圳特区几年来的发展,是肯定还是否定?深圳特区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了还是错了?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
在这关系深圳特区能否继续前进,全国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入下去的关键时刻,深圳的“拓荒牛”们,无不翘首以望着,有一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能亲自来看一看深圳的发展,听一听这里建设者们的声音,为每一个关心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命运的人,排忧解难、指点迷津。
邓小平自深圳特区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关注着深圳这棵改革开放幼苗的成长和发展。
1981年,国家处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期,拿不出钱来支持特区。
邓小平在这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语重心长地对广东省领导人说:
经济特区要坚持原定方针,步子可以放慢些。
“放慢些”,是出于对国家经济暂时困难的考虑。但是,原定的方针不能变,特区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是最根本的。
1982年初,深圳蛇口工业区拟聘请外籍人士当企业经理,遭到一些人的责难。
邓小平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拍板道:
可以聘请外国人当经理,这不是卖国。
一晃几年过去了,深圳特区究竟是什么样子?成功不成功?对特区的种种指责、怀疑,究竟对不对?
现在,邓小平亲自考察来了,他要将这些问题一一的解开。
1月24日12时30分,邓小平等人乘坐的专列抵达深圳火车站。
邓小平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黑色皮鞋,红光满面,步履稳健地走下火车,和迎候在车站月台上的深圳市领导人一一握手,相互问候。
老人家慈祥的笑脸,让人感到格外的亲切。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踏上了特区的热土。细心的人发现,老人似乎有些急切,在驶往迎宾馆的路上,他一次又一次地撩开车窗的纱帘,眺望窗外一座座崛起的大厦和沸腾的工地。
直至1984年1月29日,在邓小平视察了深圳之后,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当年,《人民日报》称:
深圳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筑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