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节俭开支的理念
■青年孔子像
孔子是将尧舜禹的公仆意识发扬光大的人,更崇尚召公开创的廉吏清风。他一生都在为了恢复周礼而努力研究治国,而节用思想是他治国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父,是母亲颜氏将他抚养长大。后来做官,周游列国,讲学授徒,整理典籍,成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始祖,被尊称为“圣人”和“万世师表”。
孔子对为政清廉的尧舜禹大加赞美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混乱,政局动荡。他继承和发扬了尧舜禹“做百姓父母官”的公仆思想,提出来自己关于勤俭的见解。
《论语》开篇后第一句涉及勤俭节约的话是,要求国家“节用而爱人”,要求国家审慎使用财富,爱惜百姓的人力。其中的“节用”两字,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清廉节俭的为政思想。孔子认为,做人应该“温、良、恭、俭、让”,他把“俭”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之一。孔子本人非常注重廉洁,一生都过着清淡寡欲的生活。
孔子在生活中是很注意节俭的。当时用苎麻做的帽子,是举行冠礼时戴的,但这种帽子做起来费工费时,如果用丝来做,则容易织成,并且省工省时,因而俭省一些。
孔子认为,做行冠礼的帽子,用麻用丝只是原料不同,和礼的本质无关,所以用什么节俭就用什么。这就体现了孔子“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
孔子一向崇尚节俭,认为吃粗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种生活中也有着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而得来的宝物,在他看来就好比天上的浮云。
■ 孔子读书雕塑
■ 孔子及弟子画像
孔子的俭用思想,在料理丧事方面表现得很突出。他认为料理丧事,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经济富裕的不要过分;经济差的只要殡葬了就可以了。他的这个主张与今人的“入土为安”思想很接近。
孔子70岁时,他50岁的儿子孔鲤去世了。按当时孔子的大夫身份,再加上有很多的弟子帮助,给他儿子厚葬完全是有条件的,但是“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只是举行一般葬礼埋了。
孔鲤去世后不久,孔子的得力弟子颜回去世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要厚葬颜回,孔子考虑到颜回家中本来穷困,若用厚葬,就超出了他家庭的实际负担,所以他认为“不可”。
孔子对富有的贵族,也规定了一个丧葬的最高限度,比如他在任中都宰时规定“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他的这一规定不仅在鲁国有效推行,而且成了诸侯丧葬的准则。
冠礼 也称成年礼、“成丁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是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孔子不但自己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而且还在弟子中提倡这一生活作风。对于能够耐得住清贫的人,他是十分赞赏的。
子路是孔子的得力弟子,他生活俭朴,得到了孔子的大力称赞:“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意思是说:子路穿着破旧的衣服与穿着皮衣的富贵站在一起,却不觉得惭愧,表现出内心充裕,重视道德,不计较衣着破旧的高贵品质。
■ 孔子出行场景
孔子对子路不嫉妒,不贪求,量入为出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给以极高的评价。
孔子的弟子颜回每天的饮食就是一小筐饭,一瓢水,而且住的地方也十分简陋,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发愤学习。孔子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称他是真正的“贤德之人”。
当然,孔子也不是认为衣服穿得越破旧越好,应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量入为出;对超出自己生活实际,去追求豪华服饰的生活作风是反对的。他主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衣服整洁,举止端正,即所谓“出门如见大宾”那样。
子张 (前503年~?),孔门弟子之一。出身微贱,而且犯过罪,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孔子去世后,他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颜回 (前5 2 1年~前481年),他14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后世历代对他无不推尊有加。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向他请教怎样当官。孔子说了几条,其中有“惠而不费”和“欲而不贪”两句,前者强调的是为政利民、无费于财的思想,后者意谓为政者自己要追求仁德,戒掉贪欲。这反映了孔子的清廉节俭的为政思想。
为政者如何才能做到清廉节俭,孔子认为关键要耐得住清贫,要有吃苦的精神。他希望为政者能做到“饮食上不要太追求,居住上不要太讲究”,“即使是在长期的贫困中也要坚守自己良好的品德和对理想的追求”。
子夏 (前5 07年~?),孔子弟子。性格勇武。他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相传《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传授下来。
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宰后去向他问政,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说明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急于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孔子这句话一方面是讲为政者在政绩上不要图快,要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讲为政者要廉洁勤俭,不要贪图小利。如果见了小利就起贪心,“则大事不成”。
■ 孔子说教图
■ 孔子游说图
为政者清廉节俭,孔子除了要求为政者要做到耐得住清贫之外,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就是要以“三无私”的精神来从政。
据《论语·孔子闲居》记载,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讨论道德修养问题,子夏问孔子怎样才能修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回答说,从政者要用“三无私”的精神来为天下人操劳。子夏又问什么是“三无私”?
孔子说:“就是天无私、地无私、日月无私。”他又解释说,天无私才能覆盖大地,地无私才能承受万物,日月无私才能普照天下,用这三种精神来为天下人操劳,这就叫“三无私”。
孔子自己在为政时,更是以清廉节俭要求自己,克勤克俭,尽到了一个官员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当时鲁国的世卿叔孙无忌听说孔子在中都治政如神,就派家臣前来观摩学习。家臣来到中都,恰逢孔子到四周的乡村巡视去了,家臣就参观起中都宰衙的建筑来。只见它虽不富丽,但也庄严,而且城池没有城墙,更没有一个护城的兵役。
正在疑惑之际,中都宰衙的衙役送来了饭食,仅一盘鲤鱼和一碟蔬菜。家臣就问:“平日你们老爷就吃这样的饭菜吗?”
衙役答说:“平日老爷以吃蔬菜粗粮为主,根据老爷的吩咐,凡有客人到来,才加鲤鱼一条,表示以礼相待!”
家臣听了,默不做声。饭后,家臣又信步来到街市场,只见货殖充裕,平卖平买,秩序井然,感觉中都的确不是虚传。他游览过街市回到衙门时,孔子已在公堂等候了。
家臣问孔子说:“先生,这中都的政绩,与外面传闻的确名副其实,只是在下见那城墙已败,为什么不再筑一座机关呢?”
孔子说:“我关心的是百姓的生活,修筑城墙,要劳役百姓,百姓不种庄稼而来筑城,岂不怨声载道?况且,仲尼并不认为城墙能有什么大用。”
孔子说:“仲尼为官是为了天下百姓,不是为了自己占据一块疆土,更不想凭借一块疆土觊觎天下。如果百姓真心实意拥护我,若有人来侵犯,百姓们自然会来保护,城墙可以用武力攻破,而民心是用武力打不破的!”
家臣说:“先生的美德仁政,在下敬佩之至!”他接着又问,“先生,我一路而来,见百姓都在田里干活,比其他的地方都要勤劳,不知是否颁布了什么好的政令?”
■ 孔子圣迹之《鲁昭公送鱼图》
孔子说:“我只教育他们重视农活,争取丰衣足食。如果不讲清道理只是一味去命令他们,强迫他们,他们不会如此卖力干活的。”
孔子说:“我心里想的是老百姓,做的事也是为了老百姓,他们自然对我非常信任。如果一个地方官吏能以关心百姓的态度端正自己的行业,那管理这个地方还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身不端正,又怎能端正别人呢?我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地方官本身清廉节俭,不发命令人民也会照样去做;本身不正派,即使下严厉的命令也不会有人服从的!”
家臣听了孔子的一席话后,深有感触,尤其是听到孔子说的“其身正”,更觉得不虚此行。此后不久,鲁国大夫季友的私人领地费邑也派人前来请教,齐国的几个县邑也派人来中都取经。
孔子德治中都的政绩,在天下传开,从此,人们都称孔子为“圣人”。中都的老百姓们还作歌赞誉道:
圣人出,黄河清;
圣人治,中都富。
孔子“节用”思想是古代廉政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极大地丰富了古代廉政思想的内涵。这一思想对后代臣民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阅读链接
孔子曾经大加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据《论语·雍也第六》记载:“孔子说:‘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后来颜回去世时,孔子甚至呼天号地,无奈地认为是老天爷要他的命。
节俭不只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是一种精神状态。孔子认为,执政者更要正确对待物质享受。如果执政者只追求物质而没有精神追求,是坚决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