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This Book for You?
美与丑的较量 善与恶的比拼
——“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五辑之《巴黎圣母院》导读
马 爽
巴黎是世人公认的浪漫之都,那是一个容易激起人们无限遐想和令人无限憧憬的地方。始建于 1163 年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但让这个教堂真正闻名于世的,却是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那部享誉世界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 1802 — 1885 ),法国民族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一生中创作活动长达 60 余年,对整个 19 世纪的法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用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话来说,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惟一的一位”。罗曼·罗兰也曾毫不吝啬地赞扬过雨果:“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雨果在 1827 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文艺创作要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要用对照衬托的方法把自然界、社会生活中一切事物和人的特征性表现出来的原则。他指出 : “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鲜明对照的原则,方可真正反映出崇高与优美。雨果登上世界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很好地实践了他的这个原则。在这部作品中,美与丑的强烈对照是作者自始至终、多方面运用的原则,也可以说,这部作品就是作者依据这一美学原则精心塑造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