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魏、赵、韩三家代表晋国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他们在同奴隶主贵族斗争的过程中,争取民众,壮大自己,于公元前453年灭掉智氏,瓜分晋室。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封三家为诸侯,正式建立了三个封建国家。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标题为编者所加。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①。
臣光曰②: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③。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④,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⑤,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①“初命”句:魏、赵、韩三家世为晋大夫。魏斯,毕万的后代;赵籍,晋大夫赵衰的后代;韩虔,春秋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三人分别是战国七雄魏、赵、韩国的开国君主。
②臣光曰:此三字以下是司马光的议论。
③公、侯、卿、大夫:公、侯,为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二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
④文、武:文,指周文王,商末周族的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亦称伯昌。他统治时,国势强盛,曾建立丰邑(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西岸),作为国都。武,指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姬姓,名发。继承其父文王遗志,联合庸、蜀、羌等方国部落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
⑤“今晋大夫”句:指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①,智果曰②:“不如宵也③。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④,射御足力则贤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⑥,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⑦,为辅氏。
①智宣子:名申,晋国六卿之一。瑶:宣子之子智伯,谥号襄子。
②智果:智氏族中的人。
③宵:智宣子的庶子。
④则:犹“乃是”。
⑤射御:射,放箭。御,驾驶车马。
⑥陵:通“凌”,侵犯;欺凌。
⑦别族:另立一族。太史:官名,西周、春秋时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赵简子之子①,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辞于二简②,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③;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④,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⑤?”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⑥。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⑦。”
①赵简子:即赵鞅,晋国六卿之一。
②简:战国至魏晋时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
③习:熟悉。
④为:治。晋阳:古邑名。故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区。
⑤“以为茧丝”两句:茧丝,构成蚕茧的丝缕,比喻统治者向人民苛征暴敛,有如剥茧抽丝。保障,保护,防卫,也指起保卫作用的事物。
⑥损其户数:指少收税于民。
⑦必以为归:一定要以此作为安身之处。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①。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②。智国闻之③,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④。’夫君子能勤小物⑤,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蚋、蚁、蜂、虿⑥,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①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韩康子、魏桓子同为晋国六卿之一。蓝台,地名。
②段规:韩康子之相。
③智国:智氏族人。
④“《夏书》”句:见《尚书·五子之歌》,意指人常犯过失招来怨恨,并非都由于明显的太大过错,而往往是由小事引起的。因此应在细微难见的地方注意克服,不使小错变成大错,使人怨恨。
⑤勤:认真。小物:小事。
⑥蚋(rui):昆虫,吸食人类的血液。虿(chai):蝎类毒虫。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①,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②,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③,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④。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⑤:“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⑥:‘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⑦,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⑧!”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①愎(bi):执拗,倔强。
②狃(niu):因袭,拘泥,习以为常。
③向:对。
④邑:相传上古行政区划名。夏制,五里为邑。周制,四井为邑。
⑤任章:魏桓子之相。
⑥《周书》:这里指《逸周书》。
⑦择交:选择朋友。图:谋取。
⑧质:箭靶。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①,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②,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③,其谁与我④!”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⑤,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①赵襄子:名无恤,赵简子之子。
②长子:邑名。在今山西省东南部。
③“民罢力”句:意为过去要民众累死累活地把城筑起来,现在又要他们付出生命去死守城池。罢,通“疲”。
④其谁与我:谁和我同力。
⑤浚(jun):掘取,榨取。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①,城不浸者三版②;沈灶产蛙③,民无叛意。智伯行水④,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⑤。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⑥,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⑦。硏疵谓智伯曰⑧:“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硏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硏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硏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⑨,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⑩。硏疵请使于齐。
①国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自由民的通称。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同时有服军役、纳军赋的义务。
②三版:版,高二尺为一版。三版为六尺高。
③沈灶产蛙:灶为水所淹,从中已生出蛤蟆。此处形容守城艰苦。沈,同“沉”。
④行水:巡视水情。
⑤骖乘(cansheng):古代三人乘车,叫骖乘。
⑥跗(fu):通“趺”,脚背。
⑦“以汾水”句:汾水,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县入黄河。安邑,古邑名。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汾水之旁,为魏桓子的封邑。绛水,源出山西绛县北,西北流至侯马市南,注入浍水。平阳,古邑名。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为韩康子的封邑。
⑧盨(chi)疵:人名。
⑨端而趋疾:正身快走。
⑩悛(quan):改过,悔改。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①,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②,为之期日而遣之③。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④。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⑤。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⑥,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为臣⑦,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①张孟谈:赵襄子的谋士。
②潜:暗中,偷偷地。
③期日:约定日期。
④辅果:即智果。
⑤涂:污染。此处意为弄脏。
⑥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⑦委质:古代臣下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也用作归顺之意。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①。封伯鲁之子于代②,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③。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赵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献子生籍,是为烈侯。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①“襄子”句:襄子因其兄伯鲁未能承袭父位,故自己虽有五个儿子,仍不肯确定继承人,想要传位给伯鲁的后人。
②封: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代:古国名,为赵襄子所灭,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③立:指君主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