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cab.png)
杨开慧
——“死,吓不住共产党人”
![](https://bookbk.img.zhangyue01.com/group61/M00/F0/1A/CmQUOF5rIXKEOkeDAAAAAAUiy1A912512764.jpg?v=gZfMP17n&t=CmQUOF5rIXI.)
杨开慧(1901.11~1930.11),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
1921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身份是湖南自修大学的主办者,杨开慧则担任学联干事,在党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同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担任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他们的家,长沙市郊清水塘22号,就是区委所在地,杨开慧成了毛泽东的助手。她经常往来于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党的秘密联络点,传送党的文件和指示,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同时精心照料毛泽东的生活起居,使他有精力从事日益繁重的革命工作。
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翌年,杨开慧带着岸英和岸青两个孩子也来到上海,并同向警予一起去纱厂组织女工夜校,为此还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一年后,她又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农民夜校担任教员。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杨开慧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键派人搜捕到。她带着毛岸英坐牢。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为了信仰,她拒绝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毅然割舍下老母、幼儿,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容走向刑场。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如今,在杨开慧烈士家乡建有杨开慧纪念馆,供人们凭吊和纪念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杰出女性。2009年,杨开慧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杨开慧烈士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烈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朱 基总理亲笔写下了“骄杨丽质,英烈忠魂”的题词,这既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更是对烈士精神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