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光辉里程碑
红四军到达古田以后,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继续为召开“九大”做准备。白天,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党代表联席会议继续进行调查研究,晚上则在前委机关驻地“松荫堂”整理调查得来的材料。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座谈,他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种种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纠正的办法,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古田会议决议》草案也得到不断修改和完善。

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图为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
1929年12月28日,大雪纷飞。古田镇溪背村廖氏宗祠厅堂里,却是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大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鲜红的党旗和马克思、列宁的画像,会场里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等标语。包括各级党代表和一些班、排长及战士在内的120多位代表坐满了大厅,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过节般的喜气。
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了。会议由大会秘书长陈毅主持。会上,毛泽东代表前委作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政治报告,并发表了多次讲话。
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和相关指示精神,还专门作了关于废止肉刑和枪毙逃兵的报告。
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了中央的指示信精神和会议的各个报告,共同总结了经验教训,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并改选了前委委员。选举出新的红四军前委,其中正式委员由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组成,杨岳彬、熊寿祺、李长寿等3人为候补委员。在这些委员当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谭震林、熊寿祺等人外,李任予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后出任纵队党代表、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牺牲;黄益善时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在福建长汀牺牲;伍中豪时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红军早期优秀的高级指挥员,1930年10月在江西安福牺牲;宋裕和时任红四军军需负责人,1934年参加长征,解放后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田桂祥和李长寿都是士兵代表;杨岳彬时任红四军前委宣传科科长,1934年叛变投敌,建国后被人民政府处决。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时任红四军代理军委书记的熊寿祺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对此曾作过一段生动的记载:九次大会“纠正极端民主化的领导倾向,一切问题要集体领导,因此九次大会的各种提案都是在大会前由前委召集支队以上的书记、宣传、组织开会起草,前委审查以后提交大会。大会选举,也事先准备意见。提出要‘政治观念正确,工作积极,有斗争历史’三个条件的人才当选,反对从前那种分割式的以各纵队为条件的办法,并提出名单,贡献大会。这样一来,九次大会便有精神了,只开了两天,决定了很多的工作路线。从此会后,自前委直到支部各级指导机关的指导路线就改变过来了”。
古田会议是一个坚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召开的团结胜利的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方面的经验教训,划清了无产阶级军队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红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大会所通过的决议,不仅为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中国红军的建设制定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决议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纲领。
古田会议以后,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由古田转向赣南,打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围阻,使敌人喧嚣一时的“会剿”黯然收场。1930年1月下旬,毛泽东与朱德各自率领的部队在江西广昌东韶会师。在古田会议光芒的照耀下,朱毛红军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被称为“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是习近平同志亲自提议在古田召开的,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求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这也是古田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人民军队将在古田会议光芒照耀下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