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络养生
●经络穴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第一节 经络是养生治病的最佳捷径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给我们创造了一种简便的自愈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经络医学。它才是养生治病的最佳捷径。
——中国“第五大发明”
虽然现代的医学技术很发达,但我们也不可能把医生24小时带在身边,何况许多人,根本无力承担医院昂贵的医药费。因此,如果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让我们能够自己为自己看病,那么这种方法必然会被人们视若至宝。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给我们创造了一种简便的自愈方法,只是有一段时间我们自己认定它是“伪科学”,把它抛弃了,这种方法就是经络医学。
很多人说,经络对于人类的贡献可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比肩,因而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是,关于经络的研究却一再陷入困境。因为,现代医学似乎对认识经络无能为力,手术刀不仅不能帮助人观察到经络及运行于其中的“气”,而且无论哪一种现代的精密仪器似乎都无助于对其进行观察研究。于是,不少人开始对经络与气的存在表示怀疑。
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实实在在地感知经络的存在了,我国科学家已经用现代科学实验证实了经络存在的客观性。中国科学院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套能测得几个光子的高度敏感仪器,发现隐性经络线是一些善于发光的线,它们发出的光子是非经络线的2.5倍。隐性经络是低电阻线,其电阻比两侧的皮肤低;隐性经络线具有特殊的导音和发音性能,振动后能像琴弦那样发出高亢洪亮的声音;隐性经络线处的皮肤表面的温度有时与非经络线有很大的差别;注射示踪元素到皮下的经络线上,示踪元素将在经络线上沿经络扩散。
近年来,经络养生的风潮越来越热,就是因为人们重新认识了经络医学的价值及其养生治病的功效。可以说,相对于世界上一切医学而言,人体的经络确实是养生治病的最佳捷径。
能够决生死、处百病的经络
先看“决生死”。就是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因为,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于皮肤肌肉。经络畅通,人体气血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否则,脏腑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生障碍,引发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再看“处百病”。这里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医治病都必须从经络入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身体的病痛就是经络不通引起的。只有经脉畅通,才能使气血周流,疾病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

生病是由于不注意保养经络
曾经有人对经络的保养问题做了一个形象且生动的比喻:经络就像道路,生活习惯就如道路上的红绿灯,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就是这些红灯,禁止红灯是为了绿灯的畅通。在我们的一生中,处处都设有红灯,如大量吸烟、长期贪杯、纵欲风流、长期熬夜、饱一顿饥一顿、暴饮暴食、情绪总处在极度紧张和疲惫的状态中以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些红灯会堵塞你的经络。处处闯红灯,你的健康之路还能走多远?
的确,对经络的保养非常重要,早在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对经络保养问题就有所提及。而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全方位的经络保养除了要注重日常健康的生活起居、合理的饮食结构、正确的经络锻炼与保健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对长寿老人的研究中发现,这些老寿星很多都是心怡气静,即心态非常好,而有病的老人则气躁神疲。可见,人能够长寿,最重要的是心态。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不好,那么他的正常生理活动必然会受到影响,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的“病由心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情绪不稳定是导致经络堵塞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经络系统时刻保持畅通的状态,身体才能始终健健康康不生病。

不管是身体保养,还是精神保养,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化人们的健康状况,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实际上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另外,对经络的保养还要遵循十二经络的运行规律,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保养效果。
认识你身上的经络地图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四个方面。

人体经络图


经络是合格的疾病报警器
人可以通过经络感能现象获得疾病信息。因为经络是联系人体脏腑的桥梁。例如,心经属于心脏,络于小肠;肝经属于肝脏,络于胆;肺经属于肺脏,络于大肠;肾经属于肾脏,络于膀胱;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胃经属于胃,络于脾;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胆经属于胆,络于肝;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等等。阴经和阳经就这样交通相连,成为纵横交错的网络。如果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出现问题,相对应的经络也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当脏腑功能失调,经络就会出现堵塞,不通则痛,就会导致身体产生压痛点。
经络感能现象是指内脏的病症可以通过与之相通的经络沿线反映出来,具体是出现酸、麻、胀、痛或热感、冷感,或者是出现红线、白线、痘疹带、汗带或其他感觉异常现象,如过敏线、湿疹、痣等。据报道,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经络感能可到颈部甲状腺区,手术后开始消失。用经络测定仪是可以感觉肿瘤的。
经络感能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兴奋的病如高血压、甲亢、过敏性疾病及躁狂症会增强敏感性,反之,抑制性疾病就会降低敏感度,如低血压、抑郁症等,可见经络感能现象的个体差异很大。
通过脸色看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是经络能够预测疾病的最好证明。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面部血脉丰盛,人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也就是说,面部的色泽是血气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
人体的各个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运行变化着,一旦发生疾病就会在经络的行走路线上通过种种症状向我们发出报警信号,如果我们能够关注经络,重视这些信号,就能够及早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减少疾病对我们生命的威胁,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我们如何能感觉到经络
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通道,是气血的通道,那么这个通道在哪里呢?在人体内,是一种内景,在外面是看不见的。要怎样才能看见呢?要“反观”,就是往里看,只有往里看才能看到。《黄帝内经》中的“内”字,就是内求,内视就是一种内求,要往里看,往里求。怎么才能求呢?
想要内求并不难,这需要人修炼静的功夫,在有了一定的功夫后,就能往里看了。这种功夫需要修炼,而且人人都可以修炼出来。这种功夫就是后来所谓的气功,很多人认为经络是在气功状态下发现的。只要静心澄志,精神内守,就可以内观到经络的运行。
有专家认为,内观是一种潜能,而古人是具有这样的潜能的。随着人类进化,我们的很多功能都退化了。相比之下,古人的右脑思维、直观思维、直觉思维、体悟思维、灵感思维就比我们现代人强。
经络养生的常用方法
利用经络养生的方法有多种,效果也不同,一般人可根据自身病症的需要进行选择。下面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经络养生常用的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经穴疗法应用必知事项
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使用经络穴位,是项技术活,也可以说是把双刃剑,找对了地方,手法适当,可以益寿延年,如果一窍不通或者一知半解地胡乱摆弄,往往会弄巧成拙。所以,我们有必要将经穴疗法的注意事项给大家叮嘱一遍。

手足温暖,经络才能畅通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会有手脚冰凉的毛病,需要带很厚的手套、穿很厚的棉鞋才稍稍缓解寒冷,这其实就是经络运行不畅造成的。
我们知道,经络的根在脏腑,而末梢在指趾,这样天地的寒气就会从我们的手足进入我们的身体。但是,经络气血在体内的正常流通是需要恒定的温度的,中医认为寒则凝,就是说,寒气会让经络气血流通不畅。如经络轻度堵塞就会让人患感冒、头痛等病;如果手足长期接触寒气,经络严重堵塞的话,就会得腱鞘炎、关节炎等疼痛难忍又很难痊愈的病。
在医院骨科,很多得了腱鞘炎、手足关节肿痛的中老年妇女来看病,很多就是由于她们不注意手的保暖,经常大冬天接触冷水,寒气长时间郁闭经络造成的。寒气一般都是从手、足、口进入人体的,比如经常吃生冷的东西,大冬天经常用冷水洗东西,平时爱打赤脚。这些生活上不注意的小细节都会让寒气有机可乘,侵犯人体经络使人致病。
所以,你要注意手足的保暖,炎热的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冬天要注意戴手套,杜绝寒凉的食物,平时要用热水泡脚。“严防死守”这些寒气入侵的门户,我们的经络就会始终畅通无阻,永远生机勃勃。

步行,最简单的经络保养法
按照中医的理论,“走为百炼之祖”,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穴位。脚踝以下有51个穴位,其中脚掌有15个,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步行锻炼也就是全身的经络和穴位锻炼。走路时,脚掌不断与地面接触,刺激脚底反射区,使对应的器官加快了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健身目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之说。可是要想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走路的技巧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