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绕不开的话题
到底什么是死亡
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不同性质的宗教对死亡的看法各不相同。
一神教的死亡:以基督教为例
在基督教的观念中,人在死亡之后依然以灵魂的形式存在。人原本是永生不死的,但是由于原罪的存在才不得不死亡。死亡之后,人的灵魂会受到神的审判,并被决定往后的去向。由于基督教信仰最初来源于基督的复活奇迹,因此有一天所有人都要接受末日审判,神将让信徒获得永生。
多神教的死亡:以印度教和佛教为例
佛教起源于早期的婆罗门教,因此与早期印度教的死亡观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印度教认为,人生在世会造业,而造业必定会有报应,这种报应则会体现在轮回转世上。那么平添天堂,地狱这种系统只会为轮回带来混乱,因此印度教中并没有天堂,地狱的概念。
佛教则基于印度教的轮回观念增加了一层新的目的,那就是摆脱轮回。摆脱轮回不意味着就地成神,而是达到无我的境界。只要自我存在,那么必定无法摆脱轮回,只有消除或者说否定了作为主体的自我,才能合理地将摆脱轮回的说法套进印度教的轮回说当中。
泛神教的死亡:以神道教为例
神道教是如今依然存在的影响力较大的泛神教。泛神教认为,一切自然现象乃至物品都有神灵,因此信奉者更愿意认为人在死后会直接成为神,对生前做出过突出贡献者还会修建神社纪念。如果死时有极大的不甘或不愿,也可能成为怨灵,为害人间。
宗教中的死亡
尽管死亡的表达在各种宗教中各不相同,但是比较共通的一点是,在不同宗教看来,死亡之后的人或者人的本质是永恒的。
基督教中的死亡
在基督教当中,人的死亡意味着接受神的审判。经过审判之后,虔诚善良的信徒将升入天堂,否则将堕入地狱。

神道教中的死亡
在神道教当中,死亡意味着人改变存在的形态。普通的人在死亡之后都会变成神,只有度过了痛苦晚年的人才会化身鬼魂作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