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
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未来。1915~1921年,在我国先后发生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在这一时期,“青春”和“青年”便被视作时代精神的象征,在《少年中国说》《敬告青年》《青春》《〈湘江评论〉发刊词》中,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都将“青年”与“青春”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新世界和新宇宙的品格。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鼓励青年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于2016年启动了首都大学生“读书读经典”活动,以专家导读、小组阅读等形式,组织青年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传统经典以及西方社会科学经典,特别是推荐同学们认真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入了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京的19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还共同为8所北京高校的300余名同学开设了“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门课引起青年学生的热烈反响。同学们认为,收获不仅来自知识方面,更来自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同学们感到,通过这门课,大家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知识、思想和价值观的共同体、践行中国梦的共同体。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以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为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完成了一份特殊的作业。
这本小书,就是从同学们的作业中遴选出来的。翻阅这些虽显稚嫩,但却洋溢着青春赤诚的文字,使人深深地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
希望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胸怀国家和人民,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林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