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全球各地,通万国九州
很感谢北京市教工委开设“名家领读经典”课程,回顾一学期的学习,结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学习,我在这里浅谈个人所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我家在陕西的汉中,那是夹在秦岭与巴山中间的小盆地。“要想富,先修路”,汉中人民觉得这是最最实在的一句话,因为交通发展真的给了我们太多,我们一家的求学路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的太爷爷走山路去西安交通大学求学,我的爷爷坐汽车绕道宝鸡去陕西师范大学求学,我的舅舅坐火车绕道安康去西北大学求学,而我则是走西汉高速直接去西安中学上学。从以前的三天到西安,到现在的三小时到西安,交通发展带给汉中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数不清的财富。这背后,正是一代代投身于交通事业发展的人的辛勤付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也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愿为祖国的交通发展添一份力。
有人说,北京交通大学如果不搞好交通,那和北京大学有什么区别呢。这尽管是一个小玩笑,却道出了交大学子的心声。大到全国铁路系统的控制,小到铁轨下铺的石子,交大人全身心地投入交通事业的发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交通强国梦”。
我们的校训只有两个字:“知行”,同学们因此总调侃校训的意思其实就是“知道就行了”。但当我听了谢茂松教授讲述“知行”创始人王阳明的悟道之路后,才算真正对“知行”有了深刻的认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只有把认识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才称得“上善”。这样的思想正是像我们这样的交大人需要学习的。
从以前的三天到西安,到现在的三小时到西安,交通发展带给汉中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数不清的财富。
通过阅读习总书记的著作,我最大的顿悟就是明白了“道”与“路”的不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路,但只有把世界联系起来的商道才是大路,只有促进全球思想文化交流的路才是大道。世界上自古就有路,但近代中国所致力改变的,是治理之道,是以先进的治理理念去汇通中国与世界。基于此,詹天佑在中国交通发展最危难的时候站了出来。他在耶鲁大学学习了美国先进的交通技术和理念后回国效力,建成了唐山、京张等著名铁路,开启了中国轨道交通的新纪元。
缘于所学,交大人在听课时关注和思考更多的还是交通。潘维教授1996年在加州看到的是先进的物流配送,而那时物流的概念在中国只停留在学者的口中;金一南将军1997年在纽约看到的是灯火通明的康庄大道,而那时中国还有不少地区用电困难;张文木教授在印度半岛看到了交通不便带给印度人民的困惑;吴小安教授看到了华人华侨对交通发展的重视……不如别人,我们就学习;强于别人,也要居安思危。就像李零教授所言,只有以史为鉴,学在四夷,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正是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中国的交通发展由全球下游跃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
眼前的成功当然让我们备感鼓舞,但交大人更关心的是中国交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中国目前有500多座机场,而美国有13000座以上,几乎是我们的27倍,这个差距不是一时能追上的。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全国车辆逐年递增,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共享经济模式问题频出,百姓出行难……这一个个问题深深地刺痛着交大学子的心。
读了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我觉得“一带一路”就是以古今交通线路为出发点的建设构想,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也需要以交通发展作为基石。
交大人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与责任,我们定当不遗余力地去实现我们心中的梦——交全球各地,通万国九州!
北京交通大学 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