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是一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的汉族学生。2016年的秋季,我荣幸地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之广,关切之深,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使我在接受如此海量的多学科营养,感受众多名师大家的深邃思想和学问气度的同时,也第一次强烈地体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书生境界。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而我这篇文章想说的,就是与“与我有关的人们”有关的文化建设。在阅读了习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后,我联系平时的所见所闻,不由得产生许许多多感触,想要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其中的核心是人。文化由人来创造,又反过来滋养人。我们建设文化,发展文化,就是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关怀。而在实践中做起来,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就说我们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动辄投资上亿,演员阵容一个比一个庞大,制作周期却一个比一个短,实际上刷的是人气明星的变现流量,多的是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少的是精雕细琢和打动人心。我们一直喜爱的影视明星,近来也时不时爆出“吸毒”“出轨”的丑闻,而以他们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力,所引发的效应实在让人遗憾。“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应该是文化产业的每一位从业人员应当修习和具备的品质。
我对文化建设的希冀,是让文化产品能够真心地关怀它的消费者,让观众欣赏到真正的好作品。为此,也应该大力地保护创作者的创作激情,为他们提供宽松自由的创作条件,让他们拥有更加从容的心态和独立的精神,为社会贡献出优秀的文化成果。这样,我们的文化产业才能够获得良性发展,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散发人性的光辉。
把目光投注到我身边,在我们的城镇乡野,就有着非常真实感人的文化建设的良好范例。说到此,我特别想说一下自己亲历的事情。
2016年的寒假,我在家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宣传部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一直负责“阿瓦提零距离”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推送,其中有一篇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提到:“2016年1月25日,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阔什科瑞克村举行社火表演,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舞龙、舞狮、腰鼓、旱船、秧歌、大头娃娃表演等传统民俗表演纷纷亮相。”我不禁感慨,在如今“过节=放假=旅游=购物”的大氛围中,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年味”渐渐消减,传统的节日气氛不再那么浓烈。
千城一面,不一样的地方却大多是一样的风景,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逐渐湮灭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大潮中。而如今阔什科瑞克村中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仅仅是图片和文字就已经令我深切感受到当地热烈的节日气氛和群众的参与热情。我觉得这才是直入人心的文化关怀。让群众的精神能够与传统衔接,与生活衔接,激发他们内心的喜悦感,也愿意参与进来,这就是成功的文化建设。
此外,我还见证了这个边陲小城各级机构“零距离”公众号的初创过程。新型社交媒体为政府与民间架起了便利的沟通桥梁。它们不仅直接传递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思想,而且也生动地体现着地方各自的特色。我为此而欣喜,因为有了这些便民亲民的沟通交流渠道,就会更容易凝聚起文化精神的向心力,就会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加接地气并不断得到升华。
让群众的精神能够与传统衔接,与生活衔接,激发他们内心的喜悦感,也愿意参与进来,这就是成功的文化建设。
我很喜欢我们北大代校歌《燕园情》的这句歌词:“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因为,在城镇乡野中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关心他们,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我的祖籍在四川,却是在新疆长大,虽然后来进入内地新疆班就读,再进入北京大学,但在我心里,新疆始终是我成长的乐土。我也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今后终身奋斗的乐土。作为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投身于新疆的考古事业,将那里漫漫黄沙掩埋下的神秘面目揭开,把这片乐土上众多文明汇集成的独特包容的西域文明展现给世人,用我的青春和热血,在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碑石上镌刻下一道印迹。
这就是我的心声!
北京大学 姜卓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