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一学期“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学习,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我们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我们未来的发展宏图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习主席的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必须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我的听课体会是: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在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我们国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人家几百年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发展是“跨越式发展”。
我出生时,在我所在的城市里,汽车还是很稀罕的物件,而仅仅20年,我们已经开始讨论汽车和温室气体变化的关系,开始讨论限制汽车尾气问题,开始讨论电动汽车,甚至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刚刚初步完成工业体系的整体建设,而今便开始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可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开始,就享受着用自己的工厂污染全世界的“便利”。我们的工厂刚刚盖起来,就已经和那些工业传承了几代人的西方国家一起,讨论清洁生产,讨论环境影响评价,讨论排污许可证,讨论碳排放交易。在2015年12月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习主席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坐在一起,中美两国被视为气候变化谈判中最有分量的角色。但在1950年,美国还在笑话中国连汽车都造不了呢。
当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因为我们必须同时面对发展的问题和发展带来的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形成了如此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一直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从没有奢求过别人恩赐的所谓“公平”,而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求发展。如果说苦难的岁月让中国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在时间的河流中,不前进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后退;在公平的天平上,能摆出来的砝码也只有一个,就是实力。
我坚信:看似今天中国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洪流被冲刷而去,存留下来的,会是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中国。
未来,中国将努力实现中国创造,中国其实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出发了,半导体、高铁、航天、大飞机、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产业,中国有的已经世界领先,有的已经小有成就。不说别的,现在美国硅谷搞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创业公司,在硬件层面,只要初步设计出来,马上就能迅速制造样品,以最低的成本批量生产,这只有中国做得到。不要小看中国的这些小电子厂,也许以后将从中产生世界级的制造业巨头。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一直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从没有奢求过别人恩赐的所谓“公平”,而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求发展。
五年来,我国取得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众多突破,原始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前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在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中国债券市场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为主,场内为辅的市场交易体系;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全球第六大债券市场;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从政府、大型国有企业拓展到外资企业;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债券发行管理方式不断优化。
当然应该看到,近几年农村面貌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尽快改变城乡发展失衡局面,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深深认识到:必须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现代化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让我们展望未来,展望中国。这也让我想起,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在经历了数次磨砺后,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自豪,我骄傲,我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北京科技大学 杨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