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民之患
现在我们非常强调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群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明顾炎武有诗云“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意谓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博得了人民的信任,百姓肯为之捐躯。封建君主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然而当他来到人民中间,肯于多少代表一点人民的意愿,肯于多少与人民同一点甘苦,人民便可为其“致死”。我们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989年1月)
摘自《摆脱贫困》
延伸阅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两句古训,可谓是民本思想的一个缩影。
明万历十年,为缓和社会矛盾,张居正向明神宗上疏,奏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带征钱粮,对于百姓积欠的税款不再追究。他提出的理由是:“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意思是说,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就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他们的疾苦。这一“安民”举措,正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苏辙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慕“亚圣”孟子。苏辙对王安石变法有不同看法,因此上书神宗皇帝,力陈对新法的看法。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辙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便是其中之一。苏辙以此劝谏宋神宗,应把百姓疾苦当作自己的“腹心之疾”来对待,设身处地为百姓消除忧患。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秋山》一诗。1645年清军南渡击灭南明弘光政权,顾炎武的几个亲人在嘉定屠杀中蒙难。作者悲愤赋诗,抒发对南明覆亡的痛楚和复国的决心。越王勾践为报仇雪耻,栖居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越国百姓情愿以死相随,为国捐躯。作者借用勾践复国的典故鼓励南明君臣,只要有抗敌复国的决心,人民就会群起响应,重整河山。
习近平讲述察民疾苦、去民疾患的道理,以之提醒广大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要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多了解群众的期盼,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以百姓之心为心”,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曾深情感慨,扶贫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事情。他曾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深入冰天雪地的边疆,走进贫瘠困苦的老区,察民情、听民意、问冷暖。他还写过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