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的抱负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7岁担任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县令,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贷谷与民、抑制豪强,尊师重教、培养人才,任职4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矫世变俗打下了基础。明代以《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传之后世的文学家冯梦龙,科举之路十分坎坷,57岁才补为贡生,61岁才担任福建寿宁知县,任职也是4年。他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打造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寿宁,当时的记载是“牢房时时尽空,不烦狱卒报平安也”。
——《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
延伸阅读
同为县令,同立功德,王安石与冯梦龙的人生遥相呼应,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交响。王安石初出茅庐,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阖境之民;冯梦龙身处暮年,仍然用夕阳西下的最后一缕光彩温暖着治下百姓。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曾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刚刚到鄞县做知县,就开始调查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认为鄞县的百姓最怕旱灾,于是“大为浚治渠川,使水有所潴,可以无不足水之患”。到鄞县的第二年,在青黄不接的春季,王安石把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乡民,约定到秋收之后,加纳少量利息,赴县偿还。这为以后的“青苗法”改革打下了基础。王安石还重视教育,把鄞县孔庙作为学校,“鄞县始有县学”,这对中国文化上的浙东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载寿宁留政绩,先生岂独是文章。”冯梦龙是生活在明代的著名作家、学者。他在寿宁任知县时,也从实地调查开始开展工作。他关心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凿石为田,高高下下,稍有沙土,无不立禾”的农业生产目标。他还重视兴修水利,因为“大抵田滋于水,水脉通塞,而田之肥瘠随之”。冯梦龙同样重视移风易俗,传播文化,让当时相对落后的福建地区接受到先进文化的沐浴。冯梦龙还追求公正执法、政简刑清,四年任期留下了“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的美名。
王安石和冯梦龙,不以年少而轻浮,不因年长而废事,一个在人生的上半场,一个在人生的下半场,共同勾勒出注重实干的官员形象。
习近平曾强调,广大基层干部是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2014年春天,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其主要对象,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主要目的,是把第一批活动取得的成果向基层延伸,让党的优良作风渗透到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心中。习近平把第二批活动的宏大主旨融入形象化的故事当中,就是要以历史上的精彩故事,向广大基层干部阐释注重实干、为民服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