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的“潜绩”
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
——《“潜绩”与“显绩”》(2005年1月17日)
摘自《之江新语》
延伸阅读
在福建东山县,“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相沿成习。逢年过节,人们会阖家祭拜他们最敬重的县委书记谷文昌。
如今的东山,绿树环抱、花田掩映,是个美丽富饶的生态岛。谁能想到,60多年前,这里竟是“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当时,一年6级以上大风天多达150多天,森林覆盖率仅为0.12%;百年间,风沙不断吞没家园,天花、眼病泛滥,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十之有一。
漫山木麻黄,正是东山岛蜕变的关键,也正是谷文昌在东山树起的一座丰碑。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东山县工作了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
后来,谷文昌转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下放劳动。凡是他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只要提起谷文昌,人们都有说不完的敬重、道不完的思念、言不尽的呼唤。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战天斗地的场景里,他总是冲在一线。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提出的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的建议,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他常对身边人、家里人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身边的工作人员换了几茬,他没有提拔重用一个人;他招收别人进单位,偏偏不安排自己的5个子女入公职;哪怕是一辆自行车,他也不许家人碰一碰,因为它姓“公”……
“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谷文昌临终留下遗言。如今,谷文昌长眠在他当年率领干部群众战天斗地的赤山林场。50多年前栽下的木麻黄参天如盖,守护在墓旁,见证着这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的满腔热血、一片忠诚。
习近平曾点赞过三位县委书记:焦裕禄、谷文昌和王伯祥。在《之江新语》中,他以谷文昌为例,讲述“潜绩”与“显绩”的道理。谷文昌种树,可能难以立即看到成效;但努力几十年,就能取得效果,曾经的“潜绩”,就变成了最大的“显绩”。习近平认为,“潜”与“显”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不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显绩”就无从谈起,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有“显绩”,充其量也只是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