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新的机遇
(一九八八年十月)
治理整顿向我们提供了新机遇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当地干部、群众有一些议论,认为宁德地区沿海的“黄土地”前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赶上经济大发展的“末班车”,现在想上又逢“收”了,因此,有些人感叹生不逢时,地区领导对此是怎么看的?
◎习近平:当前国家抓治理整顿,对宁德地区经济的发展势头确有影响。但我们也看到,治理整顿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过去强调宁德地区是前线,建国近40年来国家对这里的投资仅占全省投资总额的4%,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不过,基建规模虽然不大,但小中有热,小中有乱。盲目投资,思路不清,急于求成等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是发展经济的障碍。所以,有必要抓治理整顿。
但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治理整顿不是改革要收、要停,而是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是为了使经济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所以,治理整顿对本地区的经济不但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给我们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宁德地区主要是山区,工业基础差,但农业不差,可以说是念“山海经”、发展大农业的好地方。目前中央抓降温消肿,强调全党全国都要重视农业,加强农业,政策会对我们发展农业体现倾斜;所以,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是个新机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总体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充分开发山海资源,先把农业这个基础培养起来,发挥好乡镇企业和林、茶、果以及水产品生产这三个方面的优势,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脱贫致富,进行基本的积累,稳步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产体系。
还有一个情况是:宁德地区经济之所以不发达,缺电和交通落后是重要原因。要发展工业和农业,实行对外开放,没有充足的电力不行。这里水电资源丰富,过去搞了一批小型水电站,但是径流发电,要受枯水季节的制约。目前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正是我们抓电和办交通的好时机。我们正在筹备同省电网联网和开发两个大中型水电站,有把握抓好电。另一项就是抓交通,这里不通铁路,公路等级不高,老百姓称为“不三不四级”。我们计划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提高现有公路等级,沿海104号公路要分段实施改造,在国家重点支持下争取七八年内拿下来。此外,就是抓码头建设和万门程控电话。抓这些基础建设,既符合当前治理整顿的精神,也为今后我区经济的发展腾飞准备了必要条件。
要淡化“贫困县意识”
◎记者:你谈的这些工作的确很有搞头,但有些同志比比福州、厦门,觉得老比别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
◎习近平:福州、厦门都是平坦地带,几百年的老商埠,城市基础好,交通也便利。我们这里是山区,山高水深,不能同人家盲目攀比。我是今年6月从厦门调过来的,有亲身体会。厦门是什么底子?搞开发区,国家重点投资三十亿,硬要同它比就会泄气。宁德地区被定为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全区9个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平心而论,有的贫困县如寿宁县、屏南县,日子是比较困难;而有的县,大家戏称它是“穿西装的贫困县”,也不是贫到那种地步。我同地区的其他领导讨论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松柏何须羡桃李”,我们不是事事不如人。这里是老苏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定为贫困县,政策上给优惠,一方面经济确实落后,另一方面国家也有照顾的意味。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人穷不能志短。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讲我们县如何如何贫困,久而久之,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比如到省里开会,座位不敢靠前,发言拉在最后,嗓门不敢放大。我有个忧虑,就是“贫困县”的帽子使某些人产生了不应有的“贫困县意识”,影响脱贫工作开展。所以我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一方面承认这里条件差,经济落后,不能同发达地区攀比,不能简单比上项目,比发展速度。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建国近40年来这里同全国各地一样,确确实实在进步,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工业从无到有,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以精、新、偏、稀产品为特色,多门类的10亿元产值的工业基础。农业可以同省里其他地区并驾齐驱,文教、卫生等都有长足的发展。这些发展不是瞬息巨变,而是滴水穿石,在比较差的条件和国家投资比较少的情况下取得的,是不简单的。看到成绩,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继续扎扎实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感觉到,干部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希望能上一些大项目,如修铁路,建大港口,办开发区,从根本上一下子改变落后面貌。
◎习近平:修筑从福州到温州的沿海铁路,开发三都澳五十万吨泊位良港,创办赛岐开发区并发展成中心城市,是我区的三大经济话题。干部、群众迫切要求早日改变面貌,脱贫致富,这种愿望是好的,热情也非常可贵。但寄希望于上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想法不切合实际。
修铁路需要巨额资金,而且在哪里修,什么时候修,得由国家通盘考虑安排,不是我们想干就能干成的。当然,我们可以提合理化建议,努力促成,但不是近期内可以实现的。开发三都澳良港,牵涉到目前本省有些老港口还吃不饱,国家有限的资金先往哪儿投放。宁德地区既不是中心,又不是原材料产地和物资集散地,这些因素对铁路、港口的建设都有制约。至于把赛岐开发区发展成中心城市,也不是很简单的事。中心城市不是谁批准就行,而是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地自然形成的。对这三个热门话题我是泼了点冷水。也就是说不能有急躁情绪,不能指望一下子出现奇迹。正确的路子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和其他基础建设,实现逐步发展。当然,对上面提到的大项目,我们也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将来时机成熟了,是可以大干一番。不过,目前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暂时办不到的事上。对外开放也是这样。这里虽处沿海开放地带,但基础最薄弱,吸引外资有许多不利条件,不能同发达地区比“三资”企业上了多少。屏南县的同志说人家是“三来一补”,他们那里是“三来一堵”。交通不便,就把财路堵死了。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大门敞开,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因地制宜,沿海条件好的县多搞一些,山区县条件实在差的,也不刻意强求。我主张不图虚名讲实效,不能为开放而开放。
由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发展“三资”企业,抓对台贸易,利用传统口岸和沿海重镇发展外贸,努力在对外开放上搞出自己的特色。到目前为止,全地区“三资”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今年已谈好了1000多万美元的外商投资项目。尽管这样,目前所做的工作只能算是对外开放的训练,培养开放意识,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