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的突破
——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
(一九八九年十月)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而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几年闽东开放、开发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治理整顿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说关键呢?一是乡镇企业通过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已开始进入巩固、完善、优化的阶段,今后的两年内,“量”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面临如何在“质”上提高的严峻课题;二是当前市场疲软、银根紧缩,加之原材料与能源短缺,迫使乡镇企业从调整产品结构中寻找新的出路;三是在前一段发展中乡镇企业暴露了不少自身的弱点,需要自我完善,增强竞争能力,以利今后发展。
我们说,乡镇企业已经到了兴衰成败的关键时期,其目的就是提请大家注意要从宏观上把握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乡镇企业,是在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由乡(镇)办、村办或农户联办的企业。也可以说,乡镇企业是农民兴办的具有“乡社”性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主体是积极、进步的。有的人一说起乡镇企业就把它当成是单一由市场调节的产物。这是一种误解。乡镇企业体现的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它不仅基本上坚持了生产资料的公有,而且基本上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由于乡镇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它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主义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一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制约。当然,乡镇企业是农民集体办的“民”字企业,同“国”字企业不同,它的产、供、销并不直接列入国家计划系列,主要置于市场调控之中,所以,乡镇企业的经济运转机制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把握了这一点,乡镇企业发展的导向就比较明确了。这就是:有计划按比例规律与价值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导向。具体地说,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资源总配置、社会总供求以及资金利率、税率、汇率等方面必须遵守计划经济的调控。企业生产经营可以按照经济利益、价值规律的要求,自由、直接地参加市场交换和竞争。
当然,对乡镇企业的计划调控,有别于对国营企业的计划管理。首先,国家对乡镇企业的经济运行不直接干预,不能下达指令性计划。其次,国家对乡镇企业主要着眼于总量计划,从宏观上调控它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第三,国家对乡镇企业的管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实施间接的计划调节。第四,乡镇企业在计划调控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乡镇企业在总的计划轨道运行中可以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及时地修正计划。
总之,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同宏观经济的发展计划相吻合,同整个经济发展步伐相一致。在这个前提下,作为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还要充分认识自己发展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弱点,努力在适应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寻求好自己的立足点。
首先要立足于“土”。土生土长,具有浓厚的闽东乡土气息。闽东的乡镇企业是以种、养、加工起步的。这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起步方向是对头的,发展是健康的。立足于山海资源,乡镇企业就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展的路子就会越来越宽广。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一些乡镇企业对茶、果、竹以及海珍品等山海资源进行加工开发,生产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例如,霞浦县的香辣榨菜,福鼎县的槟榔芋粉,寿宁县的薏米乳精,福安市的香菇松、粒粒橙饮料等畅销省内外市场,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还有一些县对高岭土、叶蜡石、珍珠岩、钨矿、辉绿岩等矿产资源抓紧开发利用,也形成很有市场特色的产品。
其次要立足于“农”,为大农业服务。随着大农业的发展,为农林牧副渔业各业配套服务的加工、储存、包装、运输、供销等类型乡镇企业将会生机蓬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要立足于“特”,在市场“夹缝”中生存与发展。在这方面,闽东已发展了一批化工、机电、电子等企业,闯出了一条路子。比如霞浦县的“松鹤牌”味精,福鼎县的电子元件产品,周宁县的活性炭产品等。但在开办“技术、资金密集型”乡镇企业时,一定要慎而又慎,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只能扬长避短,留强汰弱。
第四要立足于“外”。闽东地处福建沿海,所属宁德、霞浦等县市被列为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近年来,闽东的竹编、蜜饯、食用菌等产品已经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市场。这应当成为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之,只要我们从闽东的实际出发,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扶持,我们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同样能突破“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