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又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1.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涉及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前提和“总开关”。文艺作品优秀与平庸的差异、先进文艺与落后文艺的分野,都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选择。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为什么人的严肃叩问。
为人民创作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一重要论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和深刻阐释。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文艺工作都提出过新的战略思想,作出过新的决策部署。但一以贯之的,是突出人民在社会主义文艺中的中心地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这些重要的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根本特点,反映了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遵循。
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根本的立场和最鲜明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与其他文艺的最根本区别。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伟大事业。它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人民谋求更多福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有着根本上的一致性,与历史的潮流、民族的梦想、人民的意愿高度统一。因此,人民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最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的文艺,必然把为人民大众服务作为崇高使命,以发展人民大众的文艺为主要任务,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文艺的旗帜上,始终写着“人民”二字。正是在这面旗帜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坚持对人民深情聚焦、热情礼赞、真情奉献,充分诠释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风骨,形成了近一个世纪我国文艺的主流方向,构成了当代中国文艺的基本面貌。
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论断,用生动的比喻深刻阐释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创造者、建设者和享有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亿万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少数的思想家或杰出人物所决定,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文艺原本来自于人民,既为人民所创造,也为满足人民审美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在中外文艺发展史上,许多文艺家曾经表现出体恤民众、关怀民生的宝贵情怀,创作了很多表现普通劳动者生活、在人民中世代流传的经典作品。《诗经·国风》中的许多作品就因深刻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愿望而被人民铭记。汉乐府中的许多优秀诗歌也是如此。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和宋代张俞的《蚕妇》,都为人们熟知。还有很多文艺家和文艺流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和文艺的密切关系,提出重视民众的主张。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活在民族之中的大诗人,就应该总括这些民族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应该成为他们的时代化身才是。”罗曼·罗兰说:“做他们的喉舌吧。当他们听到你们说话时,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但是,在这些作家的认识里,在他们的作品里面,还没有把对人民尤其是劳动人民的认识上升到主体和中心的高度,因而在表达普通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等方面还不够自觉、不够主动、不够深入,对普通劳动者的性格塑造、心理描写、语言刻画等还不够鲜明突出,更多地流露出的还只是站在精英立场表达一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怜恤。这种创作态度,恰恰也是一种历史观在文艺中的反映。因为历史的局限,这些创作者还无法形成以人民为主体的创作观的高度自觉。因此,站在人民立场、关注人民命运、肯定人民价值,只能是自发的、个别的、局部的。
总体上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广大普通劳动者处于经济上被剥削、政治上被压迫的地位,他们创造和欣赏文艺的权利也被剥夺。只有当历史唯物主义揭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在历史中的真实地位还给了人民,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被发现,为人民的文艺主张才成为认识上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从而推动了文艺思想和文艺实践划时代的进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新的文艺观也随之诞生。恩格斯在1847年发表的《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说过,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列宁则说过,革命文艺“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就提倡平民文艺,鲁迅更率先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底层人民的形象。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文艺面貌为之一新,解放区涌现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表现人民群众战斗和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国统区革命的、进步的作家受其影响,也创作出像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巴金的《寒夜》,陈白尘的《升官图》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民立场,展现出全新的创作追求和美学风格。文艺工作者也不再居高临下地扮演启蒙者,而是融入广大民众,成为普通劳动人民中的一分子。沿着人民文艺的道路,《红岩》、《红日》、《红旗谱》等给人们留下了普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等描写了普通劳动者的崭新生活和时代巨变中的进取精神。自觉写人民、演人民的电影、戏剧、美术等文艺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使文艺获得了更为崇高的目标、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为丰富的源泉。
坚持“二为”方向,是决定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文艺只有牢牢坚持“二为”方向,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始终奉行的最高准则,才能获得无穷活力,开辟广阔前途,文艺事业才能欣欣向荣。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真情描绘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不断推出反映人民呼声、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激励亿万人民投身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来,文艺在表现人民、服务人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文艺创作中也出现一些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倾向。一些创作过于热衷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豪门恩怨、宫闱心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基层群众的生活缺乏热情。从总体上看,反映普通劳动人民形象的优秀作品还远远不够。一些创作热衷于小圈子趣味、小圈子游戏,止于对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的琐碎玩味,缺少人民的体温和生活的质感,不问世事,不接地气,人民的主体身份被模糊,群众很难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的作品,很难有生命力。
实践证明,文艺舞台的聚光灯,一旦对准了千千万万人民大众,时代和历史的画卷就格外生动逼真。文艺只要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只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以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内在能量引领和鼓舞人民,就会大放生机、大有作为。如果背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要求,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文艺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繁荣的根基和活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让更多普通群众在文艺作品中成为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忠实记载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歌颂劳动者的丰功伟绩,反映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人民的精神风貌,让文艺的芳华永远为人民绽放。
2. 人民需要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能够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启迪。参与艺术欣赏、参加文艺活动是人民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以人民为中心,就要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文艺的渴望和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和文明进步的表征,是一种超越生理层面的高级需要。在物质生活以外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生活一种质的飞跃。一旦人类摆脱了蒙昧,精神文化需求就逐渐成为内在需求、普遍需求、时刻相伴的需求。
文艺以精神表达和审美建构为特征,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文艺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给人们带来特殊的、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和满足。《论语》中记载,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文艺的魅力之大。文艺也是人们沟通内心体验、交流生活经验的重要媒介,是精神满足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文艺以语言、影像等为载体,借直观、生动、鲜活的审美感受和文艺产品的公共性,可以跨越人际关系的障碍实现传达和交流,让人们交换思想情感,进而汇聚群体意识和文化积淀。此外,文艺也是表达理想愿景、价值诉求、喜怒爱憎的重要形式。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凝集了无数美好的理想,经历了无数喜悦和辛酸,充满了对社会进步和幸福生活的渴望。通过文艺,能够得到审美的、形象的表现和抒发。《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庄子·天下》中说:“诗以道志。”《文选·舞赋》中说:“歌以咏言,舞以尽意I”《诗品·序》中说:“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些都说明了文艺在满足人们抒情明志、传情达意等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今天,文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我国文化消费逐年增长,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显著提高,人们对文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迫切需要充足的、优质的文艺作品。因此,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把握好人民对文艺的多层次需求。受欣赏方式、接受习惯、收入水平等影响,人们的文艺需求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存在雅俗之别。高雅的文艺作品和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都各有大量的受众群体,这是一种客观存在。高雅的文艺作品,由于它较高的艺术品位和专业性而被人们所青睐。通俗的文艺作品体现出接地气的娱乐性,在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里易被人们所接受。雅俗共赏是衡量一部作品与人们审美契合程度的重要标准,雅俗共存是形成健康文艺生态的基本条件,是人民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合理体现。要科学认识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合理性、必然性,正确处理好文艺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推动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怀,提升人民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强化人民追求真善美的自觉意识。同时,高雅不能“高冷”,高雅艺术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逐渐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创造条件“飞入寻常百姓家”。文艺工作要面向基层,努力把重点放到基层、放到农村、放到经济文化不那么繁荣的地区,关注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充分考虑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少一些华而不实,少一些高档豪华,不能门槛过高,把大多数群众拒之门外。
把握好人民对文艺的多样性需求。现在,人民群众对文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为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既有吃“大众菜”、“家常菜”的群体,也有吃“私房菜”、“特色菜”的群体;既有被大多数人所普遍需要的内容,又有特殊人群的“冷门”需求。慷慨高歌、温婉小调,不同的艺术气质被不同欣赏趣味的人群喜爱;传统戏曲、民族歌舞、电影电视、网络视频,不同的艺术样态被不同的人群欢迎。品种单一、内容单调,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把握人民的多样性需求,就要了解人民大众对文艺的共性需求,探究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充分满足普遍需求,精准满足特殊需求。既要有反映历史发展、雄浑豪迈的大作品,又要有展露美好情怀、细腻清新的小制作。既要有体现地域、民族特点的曲种剧种,又要有时代气息深厚和时尚色彩强烈的新品种新样式。在创作形式、题材、体裁、风格、手法上百花齐放、各有所长,群众才能各取所好、尽得所需。
把握好人民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需求。“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刘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时代和社会前进而日新月异。文艺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随着人民的需求而前进的历史。从勾栏瓦肆听书唱戏,到现代戏剧、电影、电视剧的普及,每个时代的文艺样式、文艺内容的发展都体现了那一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期待,在不同的阶段成为主流形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审美素养,要求文艺在审美领域、审美标准、审美品格、审美形式上不断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文艺创作要及时感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跟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与变化,深刻认识社会观念、物质条件、文化环境和服务对象的新变化,努力开拓新的艺术想象空间和表现空间,不断在艺术样态、艺术呈现和艺术表达上创新发展。
3. 文艺需要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出人民和文艺关系的本质,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于文艺的重要性。作家艺术家既要懂得人民需要文艺,更要时刻铭记文艺需要人民。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中产生灵感,从社会生活的无尽矿藏中挖掘素材,以人民的需求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这样,艺术的生命才能永不枯竭。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 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哺育、滋养、造就了文艺,文艺的根在人民那里。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动力,人民不仅创造了艺术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创造了艺术本身。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存在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是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孕育了文艺。《淮南子》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先生也讲,原始人一起抬木头,喊“杭育杭育”,表达感受,协调节奏,产生了早期的文艺创作。总之,文艺在普通劳动人民中萌芽,第一枚文字、第一曲旋律、第一首诗歌、第一段舞蹈都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现与创造,是人民情动于中、形之于外所得。各种文艺形式的生成发展同样依靠人民群众。千姿百态的文艺形式,大都起于民间。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各种各样具有生命力的文艺形态,充实丰富了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而且以强大的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推动文艺不断变化更迭,不断创新发展直至达到时代的高峰,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艺发展长河。从中国文艺发展史来看,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风”的部分共有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这是公认的《诗经》的精华,是后世文学的源头。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艺术经典,都是在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创作产生的。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追本溯源,唐诗同样是继承了出自民间的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宋词最初也是来自唐代民间的“俗谣俚曲”,被称为“曲子词”。元曲同样是在“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中成长起来,杂糅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自成一体。小说也是如此,“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后来的白话小说,更是采用了普通民众使用的日常语言。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艺作品虽然是作家艺术家个体的精神创造,但人的头脑也只能是精神产品的“策划部”和“加工厂”。艺术的源泉和沃土不在人的头脑中,而是在现实生活本身。离开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就失去了反映的对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不断创造生活、创新实践,不断为文艺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源源不竭的素材。一切美学观念也是从人民群众史诗般的生活巨流中产生。文艺需要想象和虚构,需要才情和技巧,但是任何兴会妙悟、鬼斧神工,都紧紧依附于生活,虚构和想象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才情和技巧的恣意驰骋,离不开鲜活生动的生活经验、经得起推敲的生活逻辑和真实牢靠的生活依据。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观照,没有对生活广度和深度的充分把握,没有对生活缤纷现象、丰富细节的敏锐捕捉,就没有文艺可言。
今天,涌动的时代大潮、火热的社会生活为文艺提供了难得素材、难得机遇。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书写的生活如此之多。文艺必须“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邓小平)。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必须承认,在文艺的发展演进中,专业艺术家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他们,没有他们的作品,文艺的历史就大为逊色。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文艺就是专业艺术家独自凭空创造出来的。人民从来不是被动的文艺接受者,创作从来不只是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专利。远古的文艺和后来的民间文艺多来自人民的创作,专业文艺家也多从人民创作中汲取营养和灵感。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群众既是文艺的享受者,也是文艺的创造者。正如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作的不是我们,却是人民,我们不过是记录和整理而已。”时至今日,人民群众在文艺的发展和传承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艺术中孕育着许多淳朴的原生态文化,为文艺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人民。社会主义时代,蓬勃兴起的群众文艺,更体现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作热情。人民群众不再是文艺作品被动的消费者、接受者,而是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人人创作、人人参演的群众文艺活动,既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所推动,也是当代文艺发展的重要方面。现在,群众文艺在数量上呈现一个巨大的爆发期,在活动形式上更加多姿多彩,在艺术品位上不断提高。戏曲、秧歌、剪纸、书法、器乐、说唱、街舞等文艺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诗歌、摄影、芭蕾舞、交响乐、杂技等艺术形式也深深融入了群众文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动漫、网络视频等时尚娱乐方式更是成为群众文艺活动的重要载体。业余文艺社团、演出队、小剧团、文化大院如雨后春笋,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蓬勃发展,网络歌曲、网络文学等“原创”作品层出不穷。重视和发展群众文艺,积极推动、健康引导群众文艺,是文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文艺的壮大和提高,离不开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精心辅导和培植。文艺工作者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送文艺、种文艺,为群众文艺活动注入时代气息和艺术内涵,推动群众文艺走向更大范围,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展示平台上亮相生辉。
离开人民,文艺就变成无病的呻吟。 文艺生于民众、成于民众。文艺因为人民的需要而产生,因为人民的需要而存在发展。离开了人民,文艺就失去价值和意义。表现人民的情感和愿望,体现人民的心声和理想,是满足人民需求的必要前提,也是文艺获得广大人民共鸣的必要条件。因此,不顾人民需要,沉溺于自说自话、游戏笔墨、玩弄技巧,就是毫无意味、毫无价值的无病呻吟,于历史的前进无足轻重。
文艺作品是作家艺术家个人或群体创造的成果,鲜明地烙上作家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取向的烙印。我们不反对文艺作品要充分表达和张扬创作者的个性,但是无论什么风格和取向,创作的起点都应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创作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民所接受和赞赏。单纯以张扬艺术主张和个性为目的,背离人民审美心理,片面重视个人的艺术追求,忽视人民需要,再有个性的艺术,也会失去价值,艺术的创作之路只能越走越窄。有些人声称要“纯而又纯的艺术”,“艺术不是为了什么人”,主张艺术不是为了人民的需要,只是为了追寻所谓纯粹的艺术形式之美,离普通大众要越远越好,这样才能维持其所谓的艺术性和专业性。实践证明,文艺的专业性必须立足于人民和社会的需要。表现人民心声和愿望的文艺,反映广大人民生活的文艺,才是人民需要的文艺,才能在人民需要的不断推动中走向生机勃勃。不被人民需要的文艺,就会走向落寞和消亡。宋代诗人陆游早年学诗,从学江西派入手,结果坠入了极度讲求技巧、痴迷于辞藻句法的泥淖,早期创作无甚成就。中年以后,陆游从军,广阔的现实世界和丰富的军旅生活,把他从狭隘的技巧迷恋中解放出来,使他写出了大量内容充实并独具特色的优秀诗篇,成就了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而北宋初年的西昆派文学,内容空泛、堆砌辞藻、缺乏真情实感,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说到底,无视人民丰富的生活、无视人民的需要,是对艺术生命的放弃。循此下去,艺术的追求必然化为泡影,所以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谁是文艺作品价值的真正评判者和最终裁决者?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人民。作品好与不好、有没有价值,人民的评价始终是最高标准。文艺作品归根到底是写给广大人民群众读的、演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文艺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交由人民来评定。“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决定作品的成败。古往今来,一切艺术经典和传世之作,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才最终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据记载,白居易每次作诗,都“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改之”。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者,更要有真诚接受人民检验的认识和胸怀。忽视了人民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的神圣权利,就会使文学艺术失去意义和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能自以为是,看低和轻视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决不能以人民群众看不懂、看不了自己的作品为荣。眼里不能只有小圈子、没有大社会,也不能光看“评委席”,不看“观众席”。要尊重群众评判,接受人民检验,这是文艺家的根本立场。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也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人民探求自然规律和生死奥秘的心境和情感。《荷马史诗》赞美了人民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品质。《神曲》、《十日谈》、《巨人传》等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反映人民对精神解放的热切期待。这些优秀作品诞生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语言写成,但共同的特点是写出了人民内心的丰富体验、人民思想的普遍关切、人民精神的时代风貌,显得血肉丰满、生气灌注。因此,文艺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繁荣发展;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人民的心声,是来自人民内心深处最急迫、最真诚的呼喊,饱含着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对社会进步的渴望,对真善美的向往。认真倾听人民呼声,深切感受人民愿望,感触人民的心跳和脉搏,为人民的心愿和意志代言,就会被其追求幸福的热望所感染,被其创造生活的能量所震撼,被其宽厚而丰富的情怀所融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反映、流露人民心声,文艺作品才会生发出巨大的感染力,文艺才能高远起来、丰实起来、厚重起来。否则,无论技巧再花哨,辞藻再华丽,场面再热闹,也终将归于空洞苍白、干瘪乏味,难以引发读者的真心喜爱,难以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4. 文艺要热爱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鲁迅就对人民充满了热爱,表露他这一心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只有热爱人民,才能满怀激情地调动所有艺术灵感去表现人民、服务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对人民,要爱得真摯、彻底、持久。 “情深而文挚”,丰沛热烈的情感是艺术想象的发动机。当作家艺术家的爱憎与人民息息相通,人民的冷暖悲欢、喜怒哀乐才能注入心中,才能激发创作激情和艺术才华,各种美妙的语言和各种生动的意象才会奔涌笔下。当作家艺术家的心与人民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文艺作品才会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才会拥有传之久远的生命力。如果没有炽热深沉的爱,没有与人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就算殚精竭虑,终是“兀若枯木,豁若涸流”。对人民的情感真挚程度、深切程度、持久程度,决定作家艺术家在为人民创作这条路上能走多远、走多好。贾大山是一位热爱人民的作家,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情怀。他一直扎根河北正定县这片沃土,始终与基层群众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关系,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割裂开。他长期坚持为人民写作,与人民同思考、共反省,创作的《取经》、《花市》、《村戏》及后来的《梦庄记事》系列小说,生动反映了北方农村的现实生活和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充满了对人民的真挚感情,深受人民的喜爱。
对人民爱得真挚,就是要对人民用真心、动真情,以最质朴、本真、诚恳的态度,用滚烫的心去热爱和拥抱人民。每一名文艺工作者都应当牢记,是人民养育了文艺,也是人民赐予了文艺家掌声和鲜花。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要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作家艺术家对人民的情感,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清泉一样纯净,要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发自内心而不是挂在嘴上,表里一致而不是表面敷衍。对人民爱得彻底,就是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内心深处树立牢固的人民立场,忠实地为人民代言。对人民要心底无私,为人民要无怨无悔,在人民的利益面前能够放下所有个人名利得失、毁誉荣辱。对人民爱得持久,就是要把热爱人民作为毕生追求,把服务人民作为永恒使命,对人民的爱要始终如一。艺术生涯有长短,但对人民的爱没有止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心存真爱的作家艺术家,会一辈子为人民放歌,一生为人民塑像,不会忽冷忽热,不会朝三暮四,更不会感情游离。
深入群众和生活,要“身入”、“心入”、“情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作家老舍熟稔胡同京腔、城墙鸽哨,对底层市民生活了如指掌,才写出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赞誉。作家赵树理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农村,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是“真正熟悉农村”的作家。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艺史上不胜枚举。
生活照亮艺术,生活积淀的厚度成就作家艺术家的高度。无论社会生活怎样变化,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文艺创作的规律不会变。文艺工作者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只有到实践第一线去,亲自体验、亲身感悟,到生活最前沿去观察生活、积淀素材,才能有所成就。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闭门造车,是不能创作出鲜活灵动、富有生气的作品的。现在,媒体高度发达,信息资讯随手可得,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是,这些资讯是“流”而不是“源”,坐在电脑前“浏览世界”,不能替代与人民的深入接触,不能替代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走进生活深处,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方式中获取灵感,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要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人”、“情入”。现在,有些作家艺术家下去深入生活了,但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并没有带着心,并没有动真情。有些浮在表面、流于形式,采风变成了“一阵风”,这样是很难采撷到生活的精华的。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但重要的是,要带着心下去,带着情下去。作家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的政策时,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就要像柳青这样,长期深入、彻底深入,全身心投入。要走进生活深处、扎根群众当中,成为普通群众的一员,在农村就是农民,在企业就是一线员工,在部队就是普通一兵,和群众融为一体,而不能端着架子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和人民建立深厚感情。
要看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文艺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文艺要鼓舞人民前进,让人们看到美好、希望、梦想。 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有主流也有支流,有光明也有黑暗。应当看到,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当下有一些文艺作品,以“绝对客观”为借口,过分渲染社会阴暗面,热衷描写所谓的“原罪”,简单化、单向度地“写恶”、“写丑”、“写黑”、“写俗”。这些创作,既背离了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也没有对现实生活作出准确揭示。
文艺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如果说生活是粮食,文艺是美酒,那么创作就是对生活的酿造。没有这个过程,生活还是原始素材,还不能变为感染人的文艺作品。人民之所以创造文艺,并在漫长的历史中精心守护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艺始终用审美观照生活,发现本真并负载理想,让人类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陶冶,引领和推动人类自身及社会不断进步。古往今来,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从来不会失去信心,始终站在热爱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传递信心、点亮光芒,鼓舞和激励人们永远不要放弃人生的尊严和价值、追求和希望、勇气和信心。那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有对心灵的理解和对人的悲悯,而且用艺术和情感给人们以正能量,从而催人奋进、引人向上,让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感知光明,让人们认识到历史滚滚向前、荡涤尘埃的趋势,认识到真诚美好、团结互助、惩恶扬善的主流。这些作品中多的是正气、朝气与和气,少的是邪气、暮气和戾气,多的是积极、热情、豁朗的胸襟,少的是孤独、消极、压抑的情绪。作家路遥的作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饱尝生活艰辛的他,在作品中洋溢的是人间的友爱和真情,是温暖和希望。《平凡的世界》20多年长销不衰,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身处逆境而不气馁,以高昂的精神姿态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由衷地说,“《平凡的世界》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样的作家艺术家,永远为人民需要和喜爱。我们的文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离开了历史责任感和人民立场,失去对人民博大而深厚的爱,就会看不清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就会异化为对现实矛盾的片面放大、对社会问题的偏激攻讦,这样很难与时代前进的脚步合拍,也难与人心的向背合拍,当然也就难以展现文艺作品的深度。
5.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社会效益是文艺创作的第一追求。 文艺作品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其价值和作用主要不在于满足人的自然存在的直接需要。文艺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产品有使用周期,精神产品没有使用周期。优秀的文艺作品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等精神价值会长久留存下去,对社会意识、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也会持续产生影响。同时,作为一种有商品属性的产品,文艺作品也具有商品属性和市场价格,但它并非普通的商品,衡量作品的根本标准更多在于社会属性的体现和社会价值的呈现上。好的文艺作品可以陶冶情操、培育人心、净化风气,给社会精神生活带来积极的、有益的影响。不好的作品,就会混淆是非、污染心灵、败坏道德,产生消极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艺作品要通过市场提供给受众,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在市场交换中,物质产品的价格总是围绕着它的价值上下浮动,而文艺作品的价格与其价值相背离甚至逆反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和长期存在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为经济效益损害社会效益,用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都从根本上抹杀了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违反了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规律,也悖离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如果没有这个立足点,作品就难有价值可言。
文艺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文艺作品走向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同时市场机制能够通过竞争来激发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文艺工作者来说,需要看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善于面向市场、运用市场,在市场的磨练和淘洗中锻造文艺精品。但是,市场本身并非万能,市场行为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一面,市场的逐利性又可能对文艺创作产生误导。如果把市场标准当作文艺标准,依照市场法则经营文艺,只看价格不要品格,只重销量不顾质量,只管炒作不问创作,放弃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追求,这不仅会造成对文艺的戕害,也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文艺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都与这种片面理解和认识有关。一些电影、电视剧、文艺图书、网络文艺的创作者把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作为唯一指标,不择手段地趋附市场、迎合市场,追求“票房至上”、“资本至尊”、“娱乐至死”;一些作品格调不高、制作粗糙,却经常排在票房榜前面,形成“高票房、烂口碑”的现象。还有一些人通过“恶炒”、“博眼球”等手段操控市场、误导市场,不惜将个别艺人的隐私甚至丑行拿来肆意炒作,使之成为赚取利益的手段。凡此种种,唯市场马首是瞻,造成了市场制导文艺消费的现象,使大量的劣质产品充斥文艺市场,拉低了大众的欣赏水准,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影响了文艺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必须加以纠正。
更加值得警醒的是,在逐利的市场“指挥棒”下,一些文艺创作把低俗当通俗、把欲望当希望、把单纯的感官娱乐当精神快乐,以此制造噱头、赚人眼球,刻意迎合某些低俗消费趣味,暴露出的是创作者不正确、不健康的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有的文学、戏剧、影视、美术作品,包括网络文艺作品,以戏说、恶搞的方式,把严肃的历史题材、革命英雄人物改编成以娱乐化为卖点的“消费品”,有的小剧场戏剧靠营造噱头、胡乱调侃博取喝彩。有的曲艺作品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在舞台上肆无忌惮、庸俗调侃、口无遮拦,荤词、粉词、灰词频出。有的作品炮制低俗、猎奇甚至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有的作品热衷表现官场厚黑学、人际学,放大权力意识,宣扬权谋文化,过度展示权力斗争,揭示官场内幕,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功利思想。这些作品以各种各样的花招来吊足观众的胃口,但在主题、情节和人物刻画上正邪不分、善恶不明,对糟粕元素没有批判性认知。一些“婚恋戏”和“家庭伦理戏”,违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婚恋观,宣扬拜金主义、物质至上、及时行乐,追求感官刺激。这些作品失去了应有的思想力量和文化责任,难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或探索人性的深度,无法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
文艺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应当安详丰盈、充满诗意和生机,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慰藉。泰戈尔曾经写道:“在鸟翼上系以黄金,鸟便再也飞不起来了。”如果文艺完全跌进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桎梏,陷入一味迎合市场的误区,就会失去抚慰情感、跃动人心的力量。如果完全被经济利益所绑架,片面地、单纯地、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一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放弃文艺创作应有的审美和思想元素,甚至放弃社会良知,让单纯刺激感官的娱乐成为文艺创作的“金科玉律”,任凭信仰、崇高和真善美被冷落,长此以往,被怠慢的不只是艺术的真谛,被戕害的不只是文艺自身,更是对社会风气和民族灵魂的伤害。
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 这是文艺之所以成为文艺的底色,也是文艺对社会的责任。对市场反馈出来的各种指标,要科学理性面对。要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搞唯发行量、唯收视率、唯点击率、唯票房论等。要构建体现定量定性相结合,社会影响力、群众点赞率、媒体传播率等相结合的作品评价体系和评价程序,从精神引领、思想启迪、审美品格、市场价值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文艺作品的综合品质。要营造有利于坚持正确导向、有利于文艺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健全有效的引导机制,规范和改进文艺评奖,增强文艺评奖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导向性。要积极倡导和推介社会效益明显、“两个效益”俱佳的作品,推动形成健康的文艺创作生态,从而不断引导市场、培育市场、拓宽市场,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两促进。
今天,受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作家艺术家们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境遇。但是,一个有作为的作家艺术家不能仅仅“著书只为稻粱谋”,把文艺作品简单地当成“取款机”,把文学艺术变成唯利是图的职业。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价值底线,这既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文艺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和价值追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严肃认真地思考作品的社会效果,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为虚名所累,不为利益所缚,不为欲望所惑。有理想的文艺家应该在利益的诱惑中排除干扰,在浮躁的氛围中沉潜下来,在艺术上勇攀高峰,在责任上勇于担当,在底线上保持清醒,创作更多经得起人民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