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一新的重要论断,立足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定方向、立纲领,点问题、提神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挺立民族脊梁,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追求真善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中国文艺的灵魂。
1. 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这些要求,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支撑民族和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所依。
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缺少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即使搞得再成功,也会在另一方面变质。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应了人们对精神信仰的热烈关切,鲜明地亮出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今时代的精神底色,是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心里搞建设,核心是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人们的思想活动和精神表达有许多方式,文艺是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优秀文艺作品所具备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够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受众,使受众在艺术的享受中,在审美的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当年,歌剧《白毛女》赴冀中部队慰问演出,看到黄世仁逼死杨白劳霸占喜儿时,台下观众群情激愤,差一点引发小战士开枪打死“黄世仁”的悲剧。其原因,就在于文艺作品凭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将其所蕴含的反对阶级剥削、争取翻身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等思想价值观念润物细无声又强烈集中地融入观众的内心,使人们为之悲喜、为之动情。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李渔)。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自觉抵制“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的倾向。广大作家艺术家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实现核心价值观在文艺创作生产中的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说到底,它本来就生动而具体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关键是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通过艺术化的审美创造,使核心价值观化质成文、升华为美,形象生动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当前有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有的把作品简单当作理论图解、概念宣讲、政策解读,忽略了文艺特有的表达方式,没有充分调动起艺术手段,造成作品不生动、不感人,难以打动受众。这提醒我们,必须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通过诗意的笔触、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领域和空间,使得文艺题材领域的拓展、思想意蕴的表达、艺术形式的选择、审美风格的呈现都变得更加开阔、自由、丰富和立体。文艺创作最需要讲究形象的生动感人、细节的鲜活灵动、情感的真实饱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创作,需要把抽象的观念概念转化成具体丰富的文艺题材和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故事、活灵活现的语言、丰满圆润的形象。在立意构思时,要注意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弘扬主流价值的灵感,积极反映历史潮流、讴歌人间真情、塑造美好心灵。题材的选择、风格的追求、手法的呈现也应该是多样的,既要以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大制作反映历史大势,再现时代主潮,也要一叶知秋、小中见大,从凡人小事、生活情趣、乡村山廓、自然草木中发现真善美。既可以用宏大的、严肃的方式来表现,也可以用轻松明快的手法来演绎,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感兴趣、愿意看、乐于接受。比如,歌曲《高天上流云》唱道:“高天上流云,有晴也有阴。地面上人群,有合也有分。南来北往,论什么远和近。一条道儿你和我,都是同路人。莫道风尘苦,独木难成林,一人栽下一棵苗,沙漠也能成绿荫。莫怨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歌曲歌颂人间友爱,倡导社会互助,寓理于情,寓理于韵,令人百听不厌。讲故事是文艺的特长,要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激发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
2.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又自强不息,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众多方面中的核心,是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现。如何面对过去,如何看待我们的民族,如何对待我们的国家,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这些问题,文艺创作躲不过、绕不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的是个人与祖国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饱含着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最高体现,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所尊崇的忠诚、责任、正义、勇气、奉献等诸多美德,以及以国家、民族、集体为重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汇聚共识、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支柱,是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建设美好家园的力量之源,聚集和引导着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和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发图强。今天,爱国主义依然是人民群众最普遍、最基础的情感底色,拥有最广泛的认同基础,寄托着中华儿女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着中华儿女对祖国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
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纵观我国文艺发展史,许多彪炳史册、激励后人的爱国篇章,塑造了众多可歌可泣、光照千秋的英雄形象,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反复吟诵,成为永不磨灭的经典。无论是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还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杜甫的“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无论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还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还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论是岳飞的《满江红》,还是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些闪光的箴言、诗篇、乐章,无不饱含赤子之心、炽热真情,融进了生命中最为强烈的感情,鼓舞一代代人的报国情怀。当年,日寇的铁蹄踏破了祖国的河山,贺绿汀深情地写出了:“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游击队歌》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了抗日杀敌的战场。他创作的《嘉陵江上》,表达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每当我们重温这些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怀有深切依恋之情、强烈报效之志的文章字句和音乐旋律,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在迸发,都会激励出为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动力。
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有祖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诗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从事文艺创作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浓烈炽热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贯注到自己的创作中。每一个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只有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怀有深情,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热情相拥,他的创作才能充满激情,他的作品才会找寻到力量之源、血脉之根,才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国表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文艺作品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跃进,律动着时代的最强音,体现出新时代的活力与生命力。
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冲破封建束缚,勇敢投身革命,为国血洒沙场,保卫民族家园,当然是最浓烈、最炽热的爱国主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倾轧和迫害,热情讴歌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热血青年踏着《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太行山上》的节拍,奔赴前线保家卫国,前仆后继投身革命,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郭沫若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6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均取材于历史故事,通过历史人物的慷慨之举,表现爱国大义,号召中华儿女团结抗争、抵御外侮。杨沫的《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典型形象。此外,电影《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上甘岭》,小说《林海雪原》、《保卫延安》,歌剧《江姐》等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也深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满腔热情投身祖国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无私奉献,无疑是那个时代爱国主义的主要基调。诗歌《新华颂》、《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电影《创业》、《雷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今天我休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大型交响乐《红旗颂》以及歌曲《歌唱祖国》、《祖国颂》、《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团结就是力量》等一批优秀作品,鼓舞着广大群众意气风发、满腔热忱地投身国家建设。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老英雄孟泰靠捡拾冰层下废墟中的零件修复炼钢炉,打破了日本人“鞍钢只能种高粱”的轻蔑预言;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的好干部焦裕禄,扎根兰考,带领当地人民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同样浸润着特定时代的爱国主义深情。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唱劳动者、歌唱重获新生的喜悦,成为这一时期爱国主义文艺作品的鲜明主题。
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广泛的内涵。改革发展中开拓探索,中外商战中应付裕如,人生逆境中竞争进取,科技创新中精益求精,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等,都聚焦于和平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众多道德楷模、时代先锋,他们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他们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创造创新,在人类精神和智慧的刻度上提升了当代中国的水准。他们的事迹就是当代文艺创作中最好的爱国主义题材,代表了我们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文艺传统,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续写爱国主义的精彩华章。
当代文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近些年来,文艺创作中爱国主义的主调是鲜明突出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不时在创作领域出现,对中华文明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评和颠覆,出现了歪曲历史、解构经典、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现象。有的作品用个人主义冲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这些不良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造成价值观的消解、人心的涣散、精神的弱化,难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集体意志。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纠正不良文艺倾向,抵制文化浊流,反对“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思潮,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时避免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要大力扶持和加强爱国主义题材的重点文艺创作,不断推出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鼓舞激荡人心的作品,倾诉家国情怀,颂扬爱国英雄,讴歌时代楷模,使爱国主义成为当代文艺的主基调。要正确反映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生动反映各民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海内外儿女心向祖国的心路历程。要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大处着眼、小中见大,着力开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锤炼并不断发扬光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大书特书时代的风云人物,留下历史记录,使这些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奋斗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助推器,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优秀文艺作品承载着真善美。 对于真的认识价值,对于善的道德追求,对于美的愉悦需要,是构成文艺的基本价值所在。所谓“真”,是指文艺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以及作家艺术家的真诚体验表现出来。文艺的真实性,并非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和照搬,也非生硬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判断,而是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尽管它有时对反映的对象进行夸张或变形,但仍会具有鲜明的认知价值,并且构成其他价值的基础。所谓“善”,是指文艺要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理想道德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等,体现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力量。《国语》中说:“善,德之建也。”文艺作品中缺少了善,就难以感动人,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所谓“美”,是指文艺要充分体现艺术品质,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具体体现为语言美、形象美、精神美、意境美和形式美等。文艺的美是对现实美的升华,既有对人们情感愉悦、心境娱乐或生理快感的满足,也有对人们审美旨趣、精神境界、道德情怀的提升,从而发挥文艺重要的美学功能。
“真”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之基,“善”是文艺作品的价值之本,“美”是文艺作品的魅力之源。文艺的真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接受中,尽管会有所侧重,但文艺价值的根基始终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美的东西必然是趋真向善的,虚假和丑恶的东西很难够得上美。当然,我们所说的假恶丑是指内心的虚假、灵魂的丑陋、思想的恶俗,而非完全不能以“丑”为题材、为素材。许多好的文艺作品虽然写了丑的形象,但总会让人们从“丑”的表象下看到对真的向往、对善的呼吁、对美的渴望;善的东西也往往是美的和真的,假和丑往往与善相背离。文艺创作如果机械地、过分地、不经艺术处理地一味求“真”,就容易呆板,没有灵性;过分地、教条地、脱离生活实际和接受可能地去一味求“善”,就流于空洞的说教,缺乏感染力;单纯地、片面地、不问其他价值因素地去一味求“美”,作品就容易变得苍白、流于形式、丧失精神。只有把真善美真正统一起来,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当前的文艺创作中,存在着一些与追求真善美相背离的现象。有些创作热衷表现“恶之花”、“力比多”,以恶为美,以丑为美,毫无节制地放大人的生理本能与原始冲动,描写丑恶的人性、阴暗的人心、病态的心理,极力渲染烦恼、仇恨和绝望。这种以恶相向地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人心,局限于自我价值的过度膨胀、个人私欲的过度放纵,缺少理想和爱,难以与文艺的崇高追求合拍,也不符合人民的审美意愿,最终只能停留在粗鄙的境界之中。从根本上讲,这与艺术的审美追求是南辕北辙的。
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艺的天性和天职就是发现美和创造美,通过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与全面观照,弘扬良知和布达道义,宣示真理和传播文明。古往今来,举凡能够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正是因为作品承载了真善美,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虽然篇幅短小、语言平易,却耳熟能详,原因就在于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对真的洞见、对善的讴歌、对美的颂扬,感染了人,打动了人。今天的文艺创作,要以社会主义文艺观、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真善美为永恒追求,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生活现象之真、劝喻启示之善、鲜活灵动之美,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和刚健有为的思想氛围。
讴歌真善美并非不能表现和反映假恶丑。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审美再现,是非真假,善恶美丑,世间一切都可以为作家艺术家所撷取,成为创作的素材。作家艺术家可以有个人观察社会的独特方法和视角,可以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可以对任何人物、事件、场景等进行个性化呈现。但是,在其内心深处,应当有抑恶扬善、激浊扬清、抨击丑恶的风骨和硬度。文艺作品可以表现假恶丑,但它的立场是求真、扬善、审美。假恶丑进入文艺作品,有一个基本前提,即要站在坚持倡扬真善美的立场上,立足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基础上,本着维护社会正义和良知的目的,进行社会批判、道德批判、人性批判,而不能让揭黑曝丑成为博人眼球的噱头。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克罗齐说:“丑先要被征服,才能收容于艺术。”在文艺创作中,假恶丑只有被作为真善美的征服物出场,才能获得认同。只有假恶丑服膺在真善美的统摄之下,文学艺术才能够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在现代作家闻一多的诗作《死水》中,那一沟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死水,被诗人满腔的憎恨和批判所征服。支撑这种批判精神的,正是对真善美的坚守,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激发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文艺与道德密不可分,道德内涵并不是对文艺的额外附加,而是文艺的价值之源。孟郊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的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其中就包含着道德伦理之道。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题材选择、情节设置、形象塑造,通过故事结构、事件场景、人物命运,让人们或感受温暖、友情、善良,或看到冷酷、暴力、恶毒。文艺作品的道德取向不同,最终对读者、观众、听众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前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引人向善,成为推动社会和人类进步的积极力量;后者腐蚀灵魂,败坏人心,甚至将人推向罪恶的深渊。这说明,文学艺术在社会道德体系建构中承担着重要职能。这种社会职能,不由作者本人的意愿来决定,无论作者希望不希望、情愿不情愿承担这一职能,它都客观发生。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其创作行为,必须融入道德因素的考量,必须以推动人的灵魂向上为己任,最终实现整个社会文明刻度的提升。传递真善美,引领社会道德水准和文艺价值的提升,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这是千百年来文艺的重要功能。
呵护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道德使命。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创作者以“审美无功利”为理由,标榜“纯文学”、“纯学术”,片面追求艺术性,反对文艺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强调“去道德化”、“去价值化”。事实上,即便被有些人奉为“纯艺术”主张鼻祖的美学家康德,也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为艺术而艺术”的支持者、法国作家泰奥菲勒·戈蒂埃也认为,“荷马的诗、菲迪亚斯的雕像、拉斐尔的画,在提升人的灵魂方面比一切道德家们的论文所起的作用还要大”。这说明,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纯粹”的艺术,文艺终究要和价值判断、道德理念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还有,我们今天的一些文艺创作,也许不缺少直面生存的勇气和面对污秽的胆量,不缺少揭示负面现实的能力,却明显地缺乏呼唤爱、引向善、看取光明和理想的能力,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缺乏正面造就人心的能力。
弘扬真善美的声音,应该是一个民族文艺的支柱性精神需求。一个民族的文艺倘若没有自己精神上的正能量作为基础、作为理想,作为照彻寒夜的火光,它的人文精神内涵,它的思想艺术境界,就要大打折扣。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都应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担当精神,把美好的道德情感融入创作之中,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展现大真大爱大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使人们在艺术的熏陶与情感的激荡中,自觉而又自然地向时代所崇尚的价值观聚集,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境界。
4.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这些重要论断站在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上,视野开阔,论断精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自觉遵循。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文艺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凡是在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浸润着民族文化传统的有益滋养。伏尔泰认为:“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我们从大仲马、雨果、歌德、席勒、华兹华斯、雪莱、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川端康成等世界著名作家那里所感受到的法国文学的浪漫格调、德国文学的思辨色彩、英国文学的清绝气质、俄罗斯文学的批判精神、日本文学的感伤情绪,无不与其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这些国家独特的环境、民族、文化特质,造就了这些作家作品独一无二的文学风格和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精彩的内容之一。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艺发展史上的瑰宝,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虽然有开放进取的西学精神因素,但更多地来自于一大批作家扎根于这块深厚土地,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营养。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和发现新文化运动的根系,一直是五四时期许多著名作家的重要立场。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表明的与魏晋风度的精神联系,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文化品格。这一点,在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书画名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研习技法,总是要花大力气熟读传统文化典籍,目的就在于培根固本,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本,是中国文艺想象力的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中国文艺只有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向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和智慧,才能书写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这种趋势下,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因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弱势而被边缘化、逐渐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这些年国内国外、网上网下出现一些否定中华文化、歪曲中国历史的言论和作品,对传统文化典籍极度漠视或肆意诋毁,这些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现象反映的是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艺领域不时出现一些戏说历史、亵渎经典的乱象,有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的获奖过分夸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这些现象和不良创作倾向,无论是对文艺的繁荣进步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事实上,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完全拋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中国文艺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淘洗,形成了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的智慧、气韵、神采,留下了洋洋大观、辉煌灿烂的文艺经典,为当代文艺提供了汲取丰富营养的巨大宝库。中国文艺要获取更加绵长深厚的发展动力,要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独具魅力的精神标识,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豪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坚定不移地在创作中贯注中华文化的强健血脉,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价值、传承中华文化。隔断中华文化这个“根源”,逃离于此,寻求旁门左道,中国当代文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难以行远。
当代文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国外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不同国家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人类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重视作品的思想道德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实践,俨然融为一体,几千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和实践,不同时期的优秀文艺作品共同构建了民族优良思想道德精髓的传递与继承。《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和汉乐府中的《妇病行》、《孤儿行》等著名篇章所表现的民本主义主张,屈原的《离骚》所表达的求索精神,司马迁的《史记》所传达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旨趣,诸葛亮《出师表》所体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操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追求的大同社会理想,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传达的扶危济困的博爱情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追求……这些优秀作品无不是把中华文化的思想道德理念与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相交织,把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与忧患苍生、兼济天下的思想相融合,从审美的角度,以其巨大的感染力传达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和道德理念,锻铸成华夏儿女共通的思想道德基础。戏曲艺术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一出出传唱久远的戏曲剧目里,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还有美丑、善恶、忠奸等主题,其中蕴含的很多对后世有益的思想内容和合理的精神内核,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理想人格建构、道德价值追求,并对今天中国人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以及内在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建构,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都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把这些涵养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追求的传统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书法涵情养性的品格、中国绘画致高致远的追求、中国戏曲高台教化的作用、中国影视移风易俗的影响,发挥文艺自身特点和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转化成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美形式表现出来,让这些包孕着民族优秀文化密码的思想道德精髓展现在当代中国人的眼前、飘扬在当代中国人的耳边、激荡在当代中国人的脑海、渗透进当代中国人的血液。
当代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中华美学精神来源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理念。在美学内容上,推崇思想寄托和审美教化,指向高远境界,故有文以载道、文以气为主,以及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追求,包含美善相兼、道艺合一、文质彬彬、形神兼备的辩证关系,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的节制理念。在美学表达上,讲究感觉经验的贯通和沉淀式的经验回味,讲究意象、意境、以物比兴、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推崇情、趣、境、韵、味、品等格调神韵。
在千百年来的文艺实践中,中华美学精神深刻影响了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涵养培育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文艺与众不同的风骨、味道和传统。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全文不过百十字,却描绘出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洁气节。作者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之美,使“爱莲”之主题如烘云托月般莹然而出,寄予了作者洁身自好、追求君子人格、鄙弃追名逐利的美好情操。作品凝练节制、格调清丽,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对人们向往和追求理想人生、道德高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焕发着隽永的思想艺术魅力。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不仅集中表现了最能代表中国自然景观、代表民族精神的意象,如东升的旭日、苍劲的青松、莽莽的原野、蜿蜒的长城、奔腾的长江黄河、巍峨的珠穆朗玛峰等,而且赋予这些景物以鲜明象征意义。画卷气势磅礴,视野纵横万里,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表现了对新中国勃勃生机的礼赞。这种以意象、意境传情达意的方式,很好地呈现了中华美学的独有风范。
中国传统诗、词、曲、赋、音乐、绘画、舞蹈等民族传统文艺样式,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文艺美学精神。从先秦散文到两汉辞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从明清小说到现代经典,中国文艺形成了稳定而强大的传统。这种传统构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精神,这种审美精神又反塑了民族文艺。中国文艺作品的精妙磅礴之处,正在于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审美意识,积淀着中华美学的历史精髓,凝聚着中华美学的文化基因。例如,戏曲艺术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因子,蕴藏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而且萃取了传统诗、词、赋、音乐、绘画、舞蹈、武术等各种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集中地凝聚着中国古典美学意识和美学命题。戏曲舞台的写意性、艺术表演的程式化、人物塑造的以形传神等,无不受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影响,也无不体现着中华美学的风范,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当代的作家艺术家,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征服大众、获得认同,必须首先读懂中国人,读懂中华美学精神,这也是当代中国文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当代作家艺术家要从中华审美风范中汲取营养,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个人的艺术理念里,渗透进文艺作品的肌理中,努力通过意境的营造、线条的使用、画面的勾勒、镜头的处理,化无形为有形,为时代、为人民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华文化底蕴、审美神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当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结合起来,与发展民族文艺的样式、题材、体裁等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华诗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书画、曲艺杂技等的扶持,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彰显中华文化精神。
在继承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当代文艺创作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遵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极其博大、极其精深。其中,优秀文化是主体,是宝贵的精神资源,但也存在糟粕,一些观念和内容已难以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当代文艺创作在面对传统文化时,要警惕两种态度:一种是全面肯定、良莠不分、统统拿来,甚至把糟粕当精华;另一种是全面否定、厚今薄古、一味求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传统文化也好,中华美学精神也好,都需要辩证取舍、转化创新,以创新来引导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就是要坚持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继承积极思想文化,摒弃过时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传统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迷信观念、性别歧视等就应加以摒弃。创新,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当代文学艺术的创造中开拓新的题材、主题、形式与风格,同时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为今人所知、让今人所取,为当代中国文艺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继承是为了创新,创新中就包含有继承。在这一点上,中国绘画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和经验。正是因为有着“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造就新的时代”(林风眠)的文化自觉,有着“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徐悲鸿)的艺术自觉,在艺术实践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师法传统又有时代创新,使中国美术迎来蔚为大观的发展和繁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在吸收越剧曲调元素的基础上,把交响乐与我国戏曲音乐表现手法融合起来,创造出深情舒缓、感人至深的优美乐章,把唯美的中国古老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感染了无数中外听众,成为交响乐民族化的经典之作。
5. 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学习,强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正是得益于这种见贤思齐、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择其利于我者而用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和文明。中国文艺的发展,也从交流互鉴中受益良多。现代以来,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就一直在进行着。白话文、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话剧、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等都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成果。鲁迅等进步作家当年就大量翻译介绍国外进步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借鉴苏联文艺,如普列汉诺夫的艺术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苏联的芭蕾舞、电影等,苏联著名舞蹈家乌兰诺娃以及一些苏联著名演员、导演当年都来过中国访问。这种学习借鉴对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文艺对世界文艺的学习借鉴就更广泛了,大量引介和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艺作品、文艺理论,拓宽了思路和视野,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发展。现在,情况也一样,很多艺术形式是国外兴起的,如说唱表演、街舞等,只要人民群众喜欢,我们就要用,并赋予其健康向上的内容。
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要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任何学习借鉴,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面对外来文化,搞一些拿来主义,直接引进优秀作品,是必要的。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但是不能以引进和移植代替自我建设。对每一种外来文化资源,首先要进行鉴别,分清哪些是可以学习借鉴的积极因素,哪些是需要剔除抛弃的消极因素,而不能一股脑地拿过来,盲目崇拜,甚至“唯洋是尊”。在这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需要提高认识。比如,有的文艺工作者以追踪国外最新潮流为时尚,国外流行什么,第一时间抢过来,移植到国内,至于移植过来的东西可能会产生什么效果,则很少顾及。要做好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本土化。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资源,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过来是没有意义的,最终要实现本土化,融会贯通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中国的芭蕾舞、民族歌剧、油画、电影、话剧、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等,都是西洋艺术形式中国化、本土化的成功案例。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要将学习借鉴来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与本民族的审美文化相结合,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否则,不经咀嚼消化,生吞活剥,结果只能是食洋不化、徒劳无功。当然,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勇于面对挑战、面对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质量和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具有更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