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中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腹泻、昏迷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了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的动物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的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至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用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它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