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盗凿破坏与修缮 |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人为的盗凿破坏情况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到1940年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1949年以后直到1980年末龙门石窟受到人为破坏的状况已有改善,但大量石像已遭受了严重的蓄意破坏,为数众多的石像脸部被削平打碎,无法辨识或复原。随着旅游开发的开始,1980年后又出现少数人为的破坏。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附近的环境也得到当局的整治,拆除了附近的人造景观。

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苦心营造,在龙门石窟创 造出众多的
龙门石窟断断续续开凿了四百多年,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苦心营造,在龙门石窟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使其成为我国石刻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已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沧桑,它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演变,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