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慎独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刘子全书》)
译文:
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不会片刻离开人的。凡是可以离开人伦日用的所谓道,其实不是道。因此,君子要心存戒惧,唯恐听不到、看不到这个道。道虽然无处不在,但又有时候隐蔽而不可见,有时候很微妙,所以君子要慎独。
心中诚实,能从外表上表现出来,因此,君子要慎独。
道德学问,说到底就是一个慎独。如果做不到慎独,还叫什么学问呢。
谈到慎独,不能不说说“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天人相通,认为宇宙本根就是人伦道德的根源;人伦道德乃是宇宙本根之流行发显。本根有道德的意义,而道德也有宇宙的意义。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的心性与天相通。人是禀受天的德性以成为其根本德性的。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学。今天老百姓还经常将“天理”“良心”合在一起说。
正是因为天人相通,人们才敬畏天。有敬畏之心,才有慎独。“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强调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亦即西方所谓自律的道德。
万事万物都有当行之理,无时不在,无物不存,这就是道。它存在于事物中,也存在于人心中,表现为人的道德良知。恶念往往在幽暗之中、细微之事里开始萌动,虽然别人不知,自己却知。因此,君子要常存敬畏之心,虽不见不闻,也不敢忽怠。这就是道德修养中所讲的“戒慎恐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道理。如果内心不诚,心中有鬼,必然会在外表表现出来;反之,如果心底无私,外表必然是堂堂正正。所以怎么能不慎独呢!道德的学问,说到底就是一个“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它要求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其前提必须是对天道的敬畏。古人云:“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中得力。”“举头三尺有神明。”说的都是慎独。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慎独就是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去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以“慎独”而出名的人物,其中,名声最大的大概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了。杨震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被称为“关西夫子”,留下了“清廉诫四知”的典故。《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来。
清朝雍正年间,叶存仁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惹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即兴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将礼物“完璧归赵”了。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表面上的君子好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力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这样的事例举目皆是。如何将“私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堂堂正正”的真君子?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我们的品格和思想。太多的时候,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打上了鲜明的烙印,这时,我们所代表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自己,而是我们所处在的家庭、团队、国家的形象。若不谨言慎行,防微杜渐,极容易犯错误,误人误己。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对中国印象不好,其中部分原因是当地的一些中国富家子弟败坏了国家的声誉。
有个故事,说从前有个秀才,在又饥又渴的赶考途中,经过一片熟透的桃林,只淡淡地望了一眼便又继续低头赶路。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用以充饥解渴,他说:“桃李无心,我心有主。”意思是讲,主人不在,桃李是不会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则不存在了。“慎独”就是要自觉按道德良知去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放纵自己。只有这样来要求自己,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气质、帅气,做人堂堂正正,遇事不卑不亢。而这些外表的特征可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模仿出来的,它必须具备高深的涵养和文化底蕴。试想,一个常常心怀鬼胎,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怎能表现出好的气质来呢?所以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孟子说只有“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才能成为大丈夫。
做到了慎独,就会感到心胸开阔,气度豪迈,心底无私天地宽。然而,慎独需要锤炼,需要积累,通过长期的磨练,使之巩固,才能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简言之,积善才能成德。今天,我们有些同学,在学校、老师面前表现很好,规规矩矩,回到家里却判若两人,肆无忌惮,真是应该好好体味下“慎独”了。
曾国藩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个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还有人认为他是个圣贤。然而,不管怎样,他的慎独精神和治家之道着实值得后人称道和学习。在翰林院工作期间,曾国藩把修身当作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十二项课程,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其中对自己的人生修炼,有五个字。第一个字是“诚”,诚实、诚恳,为人表里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第二个字就是“敬”,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不能无法无天,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字就是“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五个字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对待。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曾国藩慎独的手段是记日记,每天记日记,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检查、进行反思,对自己在修身方面的作为作检讨。道光二十二年,他在日记里说,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别人得到一笔额外的好处,自己很羡慕;醒来之后他对自己痛加指责,说自己好利之心如此严重,做梦居然梦到,这是不能容忍的。中午到朋友家吃饭,席间得知某人获得一项分外收入,心里又是羡慕。他在日记里写道,早晨批判了自己,中午又犯了,“真可谓下流”。最为可贵的是,从三十一岁开始的修身,一直贯穿他的后半生。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即便身为军事统帅,每天在杀戮声中度过,他仍然“三省吾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身是曾国藩事业、治家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春秋时期晋灵公,荒淫暴虐,厚敛于民,广兴土木,好为游戏。宠幸一佞臣,名叫屠岸贾。在绛州城内,晋灵公筑起一座花园,园中起一高台,晋灵公与屠岸贾不时登临高台,或张弓弹鸟或饮酒取乐。一天,晋灵公和屠岸贾在台上用弹弓打人赌酒,打中眼睛者为胜。人群中有被打掉耳朵的,有被打伤眼睛的,吓得众百姓四处乱逃。还有一次,晋灵公命宰夫煮熊掌,晋灵公嫌不熟烂,怒而杀了宰夫,命人抬出去扔到野外。晋灵公无道至此。
相国赵盾是一位忠臣,刚正不阿,屡屡进谏,劝晋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晋灵公充耳不闻,反生忌恨。屠岸贾在一边撺掇:“自古臣制于君,哪有君制于臣的道理?这老家伙在,主公没法行乐。”晋灵公问:“怎么可以除掉他?”岸贾回答:“臣有一家人,名叫,家境贫寒,臣常周济,感臣之惠,愿效死力。”晋灵公说:“好,此事若成,记你一大功劳。”
当天夜里,屠岸贾秘密召来,告诉他说:“赵盾专权欺主,我奉晋侯之命,派你去刺杀他。你可埋伏在相国门口,等到五鼓赵盾上朝时刺杀,不可误事。”领命,带了雪花匕首,潜伏在赵府附近。五鼓时分,踅到赵府门首,见大门洞开,堂上灯光影影。潜进中门,躲在暗处,仔细观望。只见堂上有一位官员,朝衣朝冠,端然而坐。正是相国赵盾,因为要上朝,天色尚早,坐以待旦。
大惊,退出门外,感叹道:“早听说赵相国乃忠贞慎独之士,果不其然。不忘恭敬,国家栋梁。我若杀死这样的人,对国家不忠;可是,如果不杀,则违反君命,对主上不信。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于是,高声大叫:“我是,宁违君命,不忍杀忠臣,我今自杀,相国保重!”说完,望着门前一株大槐树,一头触去,脑浆迸裂而死。……
这个故事《史记》有记载。可见,庄敬、慎独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信念,一种气质,一种魅力。希望我们青年学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慎独地生活,慎独地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